第212章 負棘請罪(1 / 2)

楚漢爭鼎 寂寞劍客 1531 字 2021-02-11

. .

歷陽城郊,在造紙坊附近,這幾天又建起了一個印刷坊。

百里賢僅僅花了一個晚上,便把常用的五千多個文字全部由小篆體轉譯成了楷體,遂即項庄又讓公輸車安排雕工雕刻字模,幾百個雕工夜以繼日,只用了不到兩天,便將五千多個常用字全部雕刻成了字模,像之乎者也等常用字,更是雕了上百個之多。

遂即就是排版、印刷,等到第三天的下午,華夏文明史上第一本線裝書《尉繚子·四十二篇》就正式誕生了!

百里賢、武涉各拿著一本《尉繚子·四十二篇》,不禁感慨萬千。

百里賢、武涉都非常清楚,書藉對於一個讀書人來說意味著什么!

毫不誇張地說,書藉就是讀書人的生命,就是讀書人的一切,不過,由於竹簡、木簡制作不易,而且笨重,導致書藉的抄錄、流傳成為很大的現實難題,既便是儒家學派的煌煌巨著《論語》,也只能在小范圍內流傳,許多書藉更是些孤本。

就說咸陽國家圖書館內收藏的幾十萬卷書簡,項庄專門騰出上百輛牛車載去九原,從九原南下江東時,又用了好幾千匹馱馬才不遠萬里馱回了江東,這幾十萬卷的書簡里面,至少有一大半都是孤本,其中就包括儒家學派的另外一部巨著《尚書》。

這么多孤本,天下讀書人原本根本就沒機會閱讀,可是現在,有了紙和印刷術,有了手中這本薄薄的線裝書之後,天下讀書人就完全有機會閱讀到大秦國家圖書館中收藏的幾十萬卷書藉了,因為這本線裝書造價並不貴,而且不重!

有了這些線裝書,書藉的流傳將變得非常容易!

「上將軍,這可是件大事哪!」武涉激動得聲音都變了。

百里賢更是向項庄深深一揖,肅然道:「上將軍,你替天下讀書人辦了件大好事,在下替全天下的讀書人……謝過上將軍!」

「言重了,兩位先生言重了,而且這也是公輸先生的功勞。」項庄擺了擺手,又吩咐公輸車道,「公輸先生,還得麻煩你把諸子學說等一百多種書藉印出來再裝訂成書,每種書藉各要兩百冊,本將軍還等著急用。」

「喏!」公輸車揖了一揖,領命去了。

百里賢微微一笑,忽然說道:「上將軍,這可是一份大禮!」

項庄選的這一百多種書藉都是經典名著,可既便是江東最大的老世族叔孫氏,也未必能收藏有其中一半的書藉,像《尚書》這樣的孤本,更是絕無僅有,完全可以想象,當叔孫氏的族老叔孫貫收到這批書藉時,將會何等的驚喜?

對於詩書傳家的世家大族來說,書藉幾乎就是他們的命脈!

「是么?」項庄摸了摸唇角的胡子,淡然道,「但願如此。」

這批書藉絕對會得到江東世族、士族乃至宗族的熱烈歡迎,項庄此舉也必定可以達成籠絡人心的目的,不說收買全部的世族、士族以及宗族,至少收買大部份是不成問題的,然而這些世族、士族乃至宗族卻並不知道,書藉的出現,將徹底改變他們未來的命運。

本來,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這些世族、士族經過兩漢四百余年的演變,最終將形成門閥的雛形,在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後,門閥的勢力將會達到巔峰,從此以後,高官顯爵被士族完全把持,庶族則完全喪失了進入權力中樞的可能。

到了西、東兩晉,就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畸形權力格局!

套用後世的術語,這種畸形的權力格局就叫階級固化,一個階級固化的社會,是沒有任何希望的,也必然會走向衰弱、滅亡。

歷史已經證明了這個結論的正准性,由於國家的上層建築長期被依附於各大門閥的一小撮士族子弟所把持,大量有能力的寒門子弟無法上位,無法為國效力,許多寒門子弟空有渾身本事,空有滿腔熱血,卻根本不受朝廷重用。

這種畸形的權力格局最終導致了兩晉的長期積弱,進而導致了五胡亂世的悲劇,如果不是武悼天王冉閔橫空出世,華夏血脈只怕早就斷了。

然後直到隋煬帝史無前例地推行科舉,門閥體系才終於土崩瓦解!

如果說秦始皇是千古一帝,那么隋煬帝就是當之無愧的千古二帝,隋煬帝對於華夏文明的貢獻雖然略遜於秦始皇,卻也是不遑多讓了,推行科舉鏟除門閥這顆毒瘤是其一,其二就是修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從此使華夏南北完全融為一體!

不得不說,對於秦始皇、隋煬帝這兩位帝皇,後世史書的評價是極不公正的。

不過,隋煬帝之所以能夠推行科舉,卻是有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的,那就是數量眾多的寒門學子,如果沒有價格低廉的書藉,如果沒有數量眾多的寒門學子,隋煬帝就是想推行科舉制度都沒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