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秋糧(1 / 2)

楚漢爭鼎 寂寞劍客 1546 字 2021-02-11

. .

一轉眼大半個月過去,石韞終於從烏傷返回了山陰。

然而,石韞並沒有給石家帶回好消息,石韞帶去烏傷的鹽、鐵、絲綢、布外加三娘、窈娘等十幾個美人黃伯倒是全收下了,不過,石仲提出的要求黃氏起兵的事情,黃伯卻是絕口不提,石韞催促了幾次,黃伯便干脆避而不見了。

其實,黃伯並非不想起兵,而是實在沒辦法起兵。

因為烏傷黃家跟大末毛家素來不和,近來毛家忽然間得到了一大批鐵制兵器,甚至還弄到數百戰馬組建了騎兵,這讓黃伯很是擔心,如果他帶著族中壯丁出征在外,會不會被毛家趁虛搗毀了老窩?需知山越並不是鐵板一塊。

石仲鐵青著臉,問石韞道:「這么說,黃伯不會起兵了?」

石韞嘆息了聲,搖頭說道:「阿爺,怕是不可能了。」說此一頓,石韞又道,「阿爺,面對現實吧,稽北的各姓宗族都是一盤散沙,要想對抗王權根本就是自取滅亡,我們石家如果執意抗法,則難免重蹈孫家的覆轍哪。」

石平也道:「是啊,如果擁護新法,大哥至少還是山陰縣令,阿爺你也還是亭長,遠近十里八鄉仍是阿爺你說了算,若不然,只怕就什么都沒有了。」石平還有一句話沒說,如果石家執意抗法,那他這個縣丞也是當不成了。

「罷了,那就這么著吧。」石仲長嘆一聲,頹然坐回了席上。

石韞驚愕地發現,這才半個多月沒見,阿爺竟然已經是白發蒼蒼、老態龍鍾了,仿佛一下子蒼老了十幾歲。

##########

吳中城外的山道上,項庄一馬當先,冉冉而行,項庄身後,高初、龐鈺並綹而行,不過龐鈺有意落後了高初半個馬頭,不管怎么說,高初現在都是大王麾下頭號心腹大將,他龐鈺可不敢跟高初並駕齊驅。

在高初、龐鈺身後,則是晉襄的五百虎賁衛。

項庄勒馬回頭,望著身後隨行的高初、龐鈺,不禁略略有些失神,遙想當初剛從野馬原突圍時,高初還只是一個小小的親兵屯長,然而現在,這廝卻已經是獨鎮一方、統帥千軍的大將了,還有龐鈺,還是昨天才行的冠禮。

龐鈺的冠禮是項庄親自主持的,極是隆重,也讓不少楚軍宿將羨慕不已,冠禮之後,項庄又賜了字,鈺者,氣宇軒昂者也,因而賜字子昂。

今天,高初、龐鈺卻是陪項庄來穹窿山打獵的,如今兩人已是獨鎮一方的大將,就不常跟在項庄身邊了,時間久了,君臣之間難免會生疏,所以,趁兩人回都之時一起喝喝酒、打打獵、聯絡聯絡君臣之間的感情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自從尉繚故去之後,項庄的政治手腕是越發的嫻熟了。

轉過前方一道山梁,迎面就是大片稻田,此時已是八月中旬,稻田里的水稻已經是一片金黃,眼看就能收割了,一陣山風吹過,稻浪層層起伏,空氣里更是彌漫著稻谷的芬芳,項庄不覺心情大好,看來今年的秋糧能夠豐收了。

只等秋糧收上來,國庫的困窘就該緩解了,如今的楚國國庫,真可謂是捉襟見肘啊,這個月就要派發祿米了,這可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別看楚國才剛立,可官員勛族的數量卻著實不少,再加上因軍功賞賜的爵位,開支就更重了。

昨天項他把俸祿清單呈送到項庄案頭時,項庄著實嚇了一跳,各級官員、軍中將領、世卿勛族(主要就是故楚世族)、新晉貴族(主要就是因戰功獲得爵位的老兵)全加一塊,竟然要派發十多萬石稻谷,這還不算其他的錢物。

其實,十多萬石稻谷並不算什么,關鍵是家底太薄了。

項庄相信,只要撐過今年,等到明年,楚國財政就絕不可能如此窘迫了。

現在的江東雖然還算不上是魚米之鄉,至少跟關中、巴蜀相比,還是要略遜一籌的,但長江中下游平原擁有得天獨厚的天然灌溉便利,隨隨便便就能開墾上千萬畝良田,按畝產一石計算,那就是千萬石,再按十五稅一收田賦,那就是六十多萬石。

當然了,這得有足夠的人口才行,否則良田再多沒人種還是沒糧食。

值得慶幸的是,《編戶齊民律》的推行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據最新的統計,江東四郡五十六縣共有編戶六十八萬余戶,齊民兩百六十余萬,兩百六十多萬人口,少說也有近百萬壯勞力,耕種千萬畝水田並不算多。

好半晌,項庄才從稻田里收回視線,隨口問身後的高初道:「高初,廬江郡今年的秋糧能不能豐收?」

「唉,別提了。」高初嘆了口氣,說道,「番陽、柴桑、歷陵、彭澤諸縣全遭了蝗災,雖不至於顆粒無收,但是大面積減產卻是不可避免了。」說此一頓,高初又叫苦道,「大王,廬江郡各級官員的祿米都還沒著落呢,您可得支應一二。」

「你呀,你呀。」項庄搖頭笑道,「可真會挑時候伸手。」

高初便嘿嘿笑,遂即又拍著胸脯說道:「不過大王你放心,等明年夏糧收齊了,臣必定如數奉還,哦不對,是連本帶息一並還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