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均瑤役、平算賦(1 / 2)

楚漢爭鼎 寂寞劍客 1532 字 2021-02-11

. .

當下蕭何問道:「白小哥以為,大漢該怎么推行變革呢?」

白墨並沒有立即回答蕭何的問題,而是反問蕭何道:「蕭國相以為,大漢國現在最匱乏的又是什么呢?」

蕭何沉吟片刻後道:「白小哥是個明白人,本相也就不必虛言相欺了,大漢國目前缺錢缺糧更缺壯丁,不過歸根結底,缺的還是人。!只要人口充足,錢糧稅賦自然就會充足,可供征募入伍的壯丁也就不缺了。」

白墨輕輕擊節道:「蕭國相一語中的!」頓了頓,白墨又道:「所以,要想國富民強,諸如推行編戶齊民律、田賦法那都是治標之舉,只有獎勵生育、積蓄人口那才是治本之道,大漢國若欲推行變革,當以此為突破。!」

蕭何沉吟著道:「獎勵生育,積蓄人。?」

「對,獎勵生育,積蓄人口。」白墨說罷舉起酒觴掩袖飲盡,又道,「不過,以今時之局勢,大漢國要想真正做到這些,並不容易。」

蕭何輕輕頷首,說道:「願聞其詳。」

白墨放下酒觴,又道:「今時之關中,土地田產大多掌握在世家、士族手中,數量龐大的黎庶百姓很多都是世家、士族的佃農,真正擁有自家耕地的自耕農其實並不多,而且所擁有的耕地也極為有限,可這些佃農、自耕農卻承擔著全部的瑤役、算賦以及田賦。」

蕭何默默點頭,白墨說的都是事實,關中沃野千里,良田上百萬頃,至少有一半多掌握在各大世家以及大大小小的士族手中,只有不到一半的耕地屬於自耕農,而這些只擁有不到一半耕地的自耕農卻承擔了大漢國全部的田賦!

還有那些租種世家、士族耕地的佃戶和雇農,除了承擔高額田租外,還要承擔國家攤派的瑤役、更卒以及算賦(人頭稅),負擔不可謂不重。

白墨扳著手指著細數道:「蕭國相你看,自耕農以面積很小的耕地,除了要養活妻兒老小,還要繳納田賦,算賦,還要服瑤役,還有更卒之累,這樣的情形下,既便國相你獎勵生育,可他們敢生么,需知多生一口,就要多繳一份算賦哪!」

蕭何聞言默然,這種情形之下,黎庶百姓的確不敢多生,因為他們根本養不起。

白墨舒了口氣,又道:「世人只知道戰爭是造成人口損失的一大誘因,孰不知繁重的瑤役、算賦以及田賦才是制約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頓了頓,白墨又道,「所以,大漢國要想獲取更多的人口,更多的稅源、兵源,就必須均瑤役、平算賦!」

「均瑤役、平算賦?!」蕭何霍然色變,沉聲道,「願聞其詳。」

白墨說道:「所謂均瑤役,就是將壯丁每年的瑤役折算成定額的銀錢,這樣一來,漢國壯丁就可以只繳納定額的銀錢,再不必有瑤役之苦了,國家如果需要大量壯丁用工時,則可以支付銀錢從民間招募勞動力。」

「均瑤役如此,那么平算賦呢?」

「所謂平算賦,則就是廢除算賦(人頭稅)。」

「算賦乃是國庫最大的稅源,如果驟爾廢除,豈不令國庫拮據?」

「誠然如此。」白墨點了點頭,又道,「敢問國相,如今關中計有多少。?」

蕭何不假思索地道:「如今關中四郡外加巴、蜀二郡,計有三百余萬丁口。」

「好。」白墨伸出右手又豎起五根手指,道,「那就以五百萬口做一個定額,然後將這五百萬口應繳的算賦折算成銀錢,連同瑤役一並折算進田賦之中,並重新量定田賦額度,同時規定無論世家士族,舉凡耕地皆需納賦,如此,大事遂矣。」

蕭何悚然動容,道:「你是說,將瑤役、算賦都折算進田賦之中?」

白墨重重點頭,道:「對,將瑤役、算賦折算進田賦之中,大漢國境內有多少田地,便有多少稅源,國庫收入多寡從此只跟田地多少有關,與人口多少卻是再沒有什么關聯了,這樣一來,制約人口增長的因素也就不存在了。」

「制約人口增長的因素一旦去除,再加上國家鼓勵,黎庶百姓就敢放心生養了,人口一多,則必然要開墾更多的耕田以養活家人,如此一來,大漢國的耕地面積就會更多,大漢國的稅源也會更多,這就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了。」

蕭何得承認,白墨所描繪的前景的確很誘人。

方今天下,一個普遍的現實就是,廣大黎庶百姓只擁有少量耕地,卻承擔了大部份的苛捐雜稅,少數世家、士族擁有大量耕,卻幾乎不承擔任何稅賦,正因為此,黎庶百姓才不敢多生、不敢多養,因為他們生養不起。

如果白墨所說的均瑤役、平算賦能夠順利推行,則絕大部份稅賦負擔就會轉嫁到少數世家、士族身上,廣大黎庶百姓的負擔就會大大減輕,再加上再不用繳納算賦(人頭稅),若再有國家獎勵,他們也就敢放心生、放心養了。

完全可以預見,屆時大漢國的人口將會爆炸式增長!

伴隨著人口的激增,大漢國的耕地面積也將會激增,如此一來,大漢國的稅源、兵源也會激增,則最多五十年,大漢國的綜合國力就能將關東各國遠遠地甩在身後,而這,可是連當初的強秦都未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