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借人(1 / 2)

楚漢爭鼎 寂寞劍客 1533 字 2021-02-11

. .

總之,光靠太學儲備的兩百來個士子是絕對解決不了全部的問題了,這點江東士族早就看在眼里了,然而,聽任三郡治下四十六縣一直無序、混亂下去,那也是斷然不行的,現如今只能想別的轍了,當下項庄問道:「諸位,可有良策?」

項他、項佗、武涉等人相對無語,范增也是無計可施。

百里賢搖了搖羽扇,忽然對項庄、范增說道:「大王,老軍師,事到如今,也只有兩條路可走了,一是向他們妥協……」

「不行,斷然不行!」百里賢還沒說完,就被項庄直接打斷了。

范增輕輕頷首,也道:「沒錯,寧可將那四十六個縣交給那些縣尉治理,寧可那些大頭兵將地方治理得一塌糊塗,也絕不能向這些混帳東西妥協!」頓了頓,范增又道,「老夫早就說過,抗法就是跟項氏為敵,就必須予以鎮壓!」

百里賢嘆了口氣,說道:「那就只能借人了。」

「借人?」項庄聞言神情微動,道,「子良,此話何解?」

范增卻是兩眼一亮,欣然說道:「箕兒,子良的意思是向淮南國借官!」

向淮南國借官?!項庄、項他聞言怦然心動,項佗、武涉卻是滿頭霧水,自古就只聽說過借兵、借糧,從未聽說過借官哪?而且,淮南國雖然跟楚國結盟了,可英布卻未必願意將淮南國的官員借給大楚哪,需知,楚國想借的可不是幾個,而是幾百個官員哪。

項庄摸了摸唇角濃密的胡子,道:「子良,你說這事到底有幾分成功的可能?」

百里賢微微一笑,說道:「臣以為至少有九成把握,理由有三:首先,淮南國如今也在變革,其變革的大方向雖然跟咱們大楚不盡一致,但幫助淮南王強力掌控各郡縣的宗旨卻跟咱們如出一轍,所以,淮南王跟淮南士族之間同樣存在矛盾。」

「嗯,說得有理。」范增欣然道,「沒准英布還巴不得咱們去借人呢。」

百里賢頓了頓,又豎起了第二枚手指頭,接著說道:「其次,淮南本屬楚地,淮南士族也大多都是故楚舊部,淮南國相蒯徹的新法致使不少淮南士族利益受損,大王只需一紙求賢令,這些淮南士族就完全有可能舉家遷入江東,為我王所用。」

「嗯。」項庄點了點頭,又道,「還有呢?」

百里賢最後豎起第三枚手指頭,接著說道:「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這些淮南士族都是外來戶,在江東毫無根基,他們要想在江東站穩腳跟,就必須借助大王的鼎力支持,正因為如此,這些淮南士族才會全力支持新法!」

項他聽了卻還是有些擔憂,起身對項庄說道:「可是,真正願意遷來江東的淮南士族只怕不多,撐死了也就百十來族,能夠主政郡縣的人才只怕更少,臣擔心這區區一杯水,怕是滅不了四十六縣士族這團熊熊烈火呀。」

「不然。」百里賢微笑反駁道,「令尹所說誠然在理,然則江東士族也並非鐵板一塊,一旦有淮南士族介入江東,並且奪走了原本屬於他們的部份官位權益,則江東士族勢必就會出現分裂,一部份態度不夠堅定的士族只怕立刻就會改弦易轍。」

百里賢這話倒是不假,江東有多少官位就有多少士族,基本上就是一個蘿卜一個坑。

江東士族之所以敢抗衡王權,就是仗著身後有退路這點底氣,可一旦有淮南士族介入其中,情形立刻就不一樣了,屆時蘿卜多了不少,坑卻還是那么點,這種局面下,江東士族就很難再保持淡定了,因為再淡定下去,坑早被人搶光了。

「好!」項庄擊節贊道,「這就叫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外來的和尚?念經?」百里賢、范增、項他、武涉等人聞言頓時面面相覷,需知這個時代佛教遠未傳入華夏,因而和尚這個詞匯也根本未曾出現,所以,縱然是范增、百里賢這樣的絕世智者,此刻也是滿頭霧水了。

「呃……」項庄趕緊轉移話題道,「那個,還是先議議出使淮南國的使者吧。」

百里賢搖了搖羽扇,有些愕然道:「大王,這個怕是不用再議了吧?上大夫當然是出使淮南國的不二人選。」

武涉也起身作揖道:「大王,臣願往。」

項庄有些汗顏地道:「那行,你回家收拾收拾,今天就走!」說此一頓,項庄又道:「哦對了,你也別空著手去,去軍馬場挑選五百匹矮腳馬一並帶去彭城吧,就算是寡人送給淮南王的禮物,順便替寡人問淮南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