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主動出擊(1 / 2)

楚漢爭鼎 寂寞劍客 1553 字 2021-02-11

. .

江陵,高初正在徐姜、破軍的簇擁下巡視城防。

江陵其實就是故楚都城郢都,自楚文王到共尉,江陵已經當了五百多年的國都,其城防的堅固那是不必多說了,環繞城池的護城河也是又寬又深,單以城防的堅固程度論,只怕連秭陵都要相形見絀。

不過,在各種配套設施上,江陵就無法跟秭陵比了。

還有,江陵的人口只有不到五萬人,遠遠少於秭陵的三十萬。

但在楚國朝堂上,現在就有這么一種聲音,認為秭陵偏安江東,距離巴蜀太過遙遠,很難對巴蜀進行有效控制,因而應該將國都遷往江陵,江陵的地理位置那是用不著多說的,西扼巴蜀、東控江淮、南接五嶺、北望中原,做國都那是再合適不過!

不過,相比支持遷都的聲音,反對遷都的聲音更大,道理是明擺著的,一大批既得利益者是不可能將好處拱手讓出來的,譬如那些已經在秭陵購置了產業的勛戚,如果將國都遷往江陵,那么他們此前的所有投資就全打水漂了,他們當然不甘心。

還有江東士族,一旦國都遷往江陵,他們就會喪失許多好處。

朝野議論紛紛,楚王項庄卻從未就此事表過態,不過,像百里賢、畢書這些大臣還是可以隱約猜到,項庄其實是贊成遷都的,只是現在遷都的時機和條件並不成熟,所以項庄才隱忍不發,一旦將來時機成熟了,項庄是必定要遷都的。

破軍一邊走一邊對高初道:「將軍,江陵城高溝深且糧草充足,城里的滾木、擂石、猛火油等守城物資更是堆積如山,末將以為既便漢梁五十萬大軍來攻,我們也能從容應付,至少堅守半年時間絕對沒有問題。」

高初默然搖頭,這天下就沒有攻不破的城池!

大王早就說了,秭陵不可能再派更多的援軍來了,一切只能靠他自己!

不是楚國沒兵,而是楚國沒糧,有道是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太倉里的糧食都沒了,還怎么調動大軍來援?除非大王狠下心來,在荊襄籌糧,但這么做就是從荊襄士族和百姓嘴里奪食了,既便最後守住了荊襄,這民心多半也失掉了,得不償失。

然而,單憑五萬人堅守江陵六個月?談何容易,誰知道漢梁大軍壓境之後會使出什么樣的手段來?水淹?火攻?或者直接掘城?困守江陵等著敵軍打上門來,太被動了,這不符合他高初的行事准則,他高初要主動出擊,拒敵於國門之外。

退守江陵,那應該是走投無路、迫不得已下的最後選擇。

幕僚徐姜雖然追隨時間不長,卻明顯猜到了高初的內心想法,當下問道:「將軍該不會是想主動出擊,拒敵於國門之外吧?」

高初停下腳步,扶著垛堞說道:「大王說過,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御!」

說此一頓,高初又拔出橫刀在城頭上劃了兩個圈,說道:「根據烏木崖提供的情報,漢軍三十萬,梁軍十萬,正從上庸、武關、宛縣三個方向往江陵逼近,其中梁軍行進尤速,快則半個月,慢則月余,必至江陵,我想先吃掉宛城方向的梁軍!」

破軍聞言倒吸了一口泠氣,凜然道:「將軍,梁軍足有十萬!」

破軍不能不吃驚,雖說不久前荊襄又增了兵,但既便是增兵之後,荊襄的楚軍也只有五萬人,稱得上精銳的更是只有虎賁右營一萬老兵,憑這五萬人就想吃掉彭越的十萬梁軍,開什么玩笑?彭越可不是善茬,十萬梁軍更不是土雞瓦犬。

「十萬又怎樣?」高初冷然道,「當年巨鹿之戰,二十萬秦軍精銳不也讓先王五萬人給滅了?」說此一頓,高初又道,「在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事情是做不成的,關鍵就看你有沒有膽量?有沒有決心?有沒有毅力?!」

徐姜沉吟了片刻,忽然說道:「將軍,沒准還真有機會!」

「嗯?」高初霎時目露精芒,望著徐姜道,「說說你的看法。」

徐姜揚起右手又伸出三枚手指,朗聲說道:「在下以為,我軍有三大有利因素:首先,無論是漢軍,還是梁軍,都絕對想不到我軍竟敢以弱勢兵力主動出擊,而這,便是孫子兵法上講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嗯,有道理。」高初點了點頭,又道,「還有呢?」

徐姜頓了一頓,又道:「其次,梁王彭越還是原來那個彭越,可他麾下的十萬梁軍卻未必是十年前的那支銳不可擋的虎狼之師了。」

「嗯?」高初蹙眉道,「你這話是什么意思?」

徐姜道:「十年前的那支梁軍可以說是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毫不誇張地說,那十萬人就是十萬頭用人血喂養的猛虎,所以銳不可擋!」說此一頓,徐姜又道,「但是,此後十年梁軍卻幾乎就沒打過什么大仗了,一支依靠殺戮來維持其戰斗力的軍隊,卻已經十年沒有打過仗、十年沒有殺過人了,他們還能保留幾分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