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封王風波(中)(1 / 2)

楚漢爭鼎 寂寞劍客 1548 字 2021-02-11

. .

發生在江陵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秭陵。

消息傳回來時,項庄正與項他、百里賢研究荊襄的人事問題。

兩個多月前滅掉臨江國時,楚軍其實只占領了江陵城,其余四郡五幾十座縣城都是荊襄士族主動獻城的,當時項庄為了安撫荊襄士族,以盡快穩定荊襄局勢,基本上都沒有異動過這數十縣的人事,甚至連四個郡守也是荊襄士族。

這種情形顯然是與楚國的基本權力格局背道而馳的,楚國如今的基本權力格局就是高度的中央集權,什么是中央集權?就是朝廷或者說國君,要對全國的軍事、人事、政事擁有絕對的主宰權,你荊襄的人事居然不受朝廷約束,那還叫中央集權嗎?

歷史上的荊襄,就曾在兩漢時期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士族群體,這個士族群體強大到甚至連中央政府都無法控制,三國時期,不管是劉表、劉備,還是後來的孫權,都無法真正有效地控制荊襄,作為一個穿越者,項庄又豈能不加以重視?

項庄剛剛打散了江東士族,又豈能眼睜睜地看著荊襄士族成形、坐大?

項庄用來抑止士族勢力成形、坐大的策略很簡單,但是很有效,那就是後世提倡的異地任職機制,簡單來說,就是江東的士族只能夠去荊襄或者巴蜀當官,而江東的官員,則只能是荊襄或者巴蜀的士子來擔當。

當然,這只是地方官,京官是沒什么地域限制的。

巴蜀兩郡是楚軍從漢軍手里奪來的,作為內應的巴蜀豪強在政治上也沒什么訴求,所以各郡、各縣的人事安排很容易,令尹府任命的官員也早已經走馬上任了,但是荊襄四郡五十余縣的情形特殊,要想異動人事還得費一番波折。

不過,先選拔一批官員准備著,還是很有必要的。

項他剛剛向項庄提交了一份名單,這批官員全都是國考選拔的太學學子,而且全部都有郡縣任職經歷,項庄還沒來得及審閱這份名單,屈不才就神情凝重地走了進來,看到項他和百里賢在座,屈不才便有些猶豫。

項庄蹙了蹙眉,問道:「老屈,什么事?」

屈不才便從衣袖里取出一封密集遞給了項庄。

項庄看完密信,卻只是哂然一笑,劉邦老兒竟然敕封高初為荊王?不過這心思卻注定要白費了,作為麾下最親信的心腹大將,高初是個什么樣的人,項庄最清楚不過了,若不是對高初有著足夠的了解,項庄又豈能放心地讓他獨鎮一方?

看完之後,項庄又將密信轉交給項他、百里賢傳閱。

項他看完之後眉頭為之一蹙,百里賢卻微笑搖頭道:「大王,這么陰損的招數,張良怕是不屑為之,這多半是陳平所獻,不過這一回,陳平卻是失策了,還是始之說得對,既便他真有不臣之心,可他手里沒兵沒將,拿什么稱王?」

項庄便是微微一笑,設立府兵制,就是為了防止統兵大將擁兵自重。

不過對於高初,項庄還是信任的,既便沒有府兵制,他也絕對不會叛楚自立。

項他卻有些擔心,提議道:「大王,始之對您的忠誠是不容置疑的,他當眾斬殺漢使便是明證,不過,難保他心里就沒有一點想法,再說這次荊襄大戰,始之一舉覆滅了彭越的十萬大軍,的確是戰功卓著,您看,是不是可以封他為假荊王?」

「不可,斷然不可!」百里賢急道,「大王,此先例斷然不可開,否則,明日劉邦再封子昂為巴蜀王,大王是不是也得跟著封子昂為假蜀王呢?封了假蜀王,如果劉邦又封天放為九江王呢?如此一來,我大楚就分崩離析、國將不國了。」

項庄點了點頭,說道:「封王的事,就不必再提了。」

項他也就不再多說什么了,再說這也的確不是什么好主意。

看看天色近午,項庄又對項他、百里賢道:「子翼、子良,時辰也不早了,你們也趕緊回府吧,名單留下,下午寡人再仔細看看。」

「喏。」項他、百里賢齊齊起身,告辭而去。

項庄起身伸了伸懶腰,也徑直去了曹姬寢宮,項庄離開後不久,一名宮女忽然從角落的屏風後面躡手躡腳地出現,然後徑直奔著後宮去了。

##########

再說百里賢,離了王宮後又去了畢書府上,跟畢書對弈了一局,等百里賢回府時,天色早已經黑了,在大門外,卻見到了二弟百里茂。

百里賢跳下馬車,問百里茂道:「二弟,你怎么回來了?」

百里茂負責訓練丹陽郡的府兵,平時常駐丹陽,很少回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