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太學(1 / 2)

楚漢爭鼎 寂寞劍客 1600 字 2021-02-11

. .

在王宮休整了幾天之後,項庄便帶著一大群文武官員興匆匆地來到了位於秭陵城南的太學,楚國遷都之後,太學也跟著遷到了秭陵,如今的楚國太學,在項庄的引導和影響下,已經逐漸有了後世綜合性大學的雛形。

在機構和職能上,太學也已經分成了四個學院,分別是軍事學院、政治學院、魯班學院以及諸子學院。

軍事學院的職能就是替軍隊輸送中高級軍官,也就是將校,當然就目前來說,軍事學院走出去的學員都還只是低層軍官,離晉升將校還遠得很,但是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楚軍中的將軍將毫無例外都會是軍事學院的畢業學員。

政治學院的唯一職能就是替楚國培養合格的地方官,由於楚國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中央集權,因而可以強制性地將政治學院的畢業學員推向各地擔任基層官員,這對整個楚國尤其是新納入楚國統治的荊襄、巴蜀的穩定和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因為這些學員全都受過嚴格的學院教育,對新法有著很深的認識,更是中央集權制度的忠實擁護者和追隨者。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政治學院培養的這些官員將成為楚國的另一大利器,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楚軍是開疆拓土的利劍,而科班出身、學識淵博的官員將是楚國統治天下的基石,有了這支龐大的高素質的官員隊伍,大楚就絕不會重蹈大秦的覆轍。

諸子學院其實就是雜學院,、音樂、哲學等學科都有教授,不過選擇諸子學院的學員很少,太學的絕大部份學員都會選擇軍事學院或者政治學院,選擇魯班學院的都不多,願意進入諸子學院的更是鳳毛麟角。

都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立國根本,通過太學,如果不進行必要的引導,未來的大楚帝國在軍事上將會無比強大,政治上將會無比穩定,工商業也將會無比的繁榮,但是在、哲學等領域怕是不會有什么太大的發展。

這種情形顯然是不行的,項庄可不希望華夏族變成一群只知道開疆拓土、只知道征戰殺戮的野蠻人,要想華夏文明持續輝煌、歷經千年而不衰,天文地理、藝術、哲學醫學等各方面的學科就一樣都不能落下。

不過今天,項庄要去巡閱的卻是四大學院中的魯班學院。

魯班學院其實就是後世的科學院,職能有兩個,一是搞發明研究,再一個就是培養優秀的工匠,偉人說過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可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作為一個穿越者,項庄當然不會輕視科技的發展,尤其是軍事科技。

走進魯班學院大門,項庄就看見公輸車帶著五十幾個學員正在忙活。

太學的學制是三年,國考也是每三年一次,每次錄取的學員大概在六百人左右,也就是說,在校學員只有一屆,魯班學院能招到五十幾個學員就不錯了,換成是諸子學院,每屆也就廖廖十幾個學員,幾十個老夫子教十幾個學員,閑得蛋疼了都。

公輸車正帶著學員在拼接兩輛大車,卸下馱馬,再將後車的車轅搭上前車的車廂,又在車轅支架下特制的底座上釘下足有尺許長的大鐵釘,最後以備用的蒙了鐵皮的木板遮擋住車廂到地面之間的空隙,立刻就成了一堵丈許高的牆!

連好了兩輛大車,學員們又從車廂里搬下幾十只大麻袋疊在車牆內側,又搬來兩架床弩擺到了大車蓋板之上,十幾名學員再持刀往車牆後面的麻袋上一站,立刻就對車牆外擺出了居高臨下的防御姿態,卻是一次摸擬演練。

項庄頓時眼前一亮,這可是好東西啊!

項他見公輸車只顧著自己忙活,頓時不悅地道:「老公輸,干嗎呢?」

公輸車聞聲回望,見是項庄、項他和一眾文武大臣,趕緊放下手頭活計迎上前來,喜不自禁地對項庄說道:「大王,您看這輜重車如何?」

項庄沒有回答,而是大步走到了那兩輛大車旁邊,學員們便趕緊讓開。

繞著兩輛大車拼接而成的車牆轉了兩圈,項庄道:「不錯,若是地形得當,一百輛這樣的輜重車就能在半刻鍾內布置成一座堅固的軍事堡壘,既便是在平坦的原野上,這樣的車陣也能有效阻擋騎兵的襲擾,不錯,真是不錯。」

「大王,你再看看經過季真改良的雲梯!」

得到了項庄的肯定和誇贊,公輸車大為振奮,當下領著項庄君臣十余人來到了不遠處的操場上,只見操場上聳立著一座巨大的塔形建築,這座塔形建築高約四丈,頂寬兩丈,底寬四丈許,前後深度則足有十余丈,底部左右兩側排列著十幾個巨大的木輪。

這巨塔看起來像是一架井闌,但懸出井闌前部的吊橋說明它是架雲梯。

「季真,你過來。」公輸車向一個學員招了招手,吩咐道,「跟大王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