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趁火打劫(1 / 2)

楚漢爭鼎 寂寞劍客 1517 字 2021-02-11

. .

最近這十幾年,趙國一直采取與民休養的政策,除了三年前曾經遭到韓信大軍的入侵之外,就再沒有遭過兵災,而且韓信入侵時滿心以為能夠征服趙國,因而並沒有對趙國采取太大的破壞,所以,趙國的情形一直都是不錯的。

不過,趙國的不錯僅僅局限在經濟民生上,軍事上卻不怎么樣。

趙國大約有人口兩百萬左右,正卒、戎卒、更卒加一起足有四五十萬,但是趙國根本就召集不齊這么多大軍,因為趙國沒有足夠的武備,兵器、凱甲、馬匹奇缺,次將軍白宣極力要求加強武備,卻屢遭亞相張景、上將軍趙午壓制。

亞相張景掌理國庫,要是大肆增加武備,他第437章 趁火打劫手中的油水就少了,他當然不答應,至於上將軍趙午,反對擴張武備則是因為不想白宣威脅他的地位,就這樣,擴充武備的事情便一而再、再而三地拖了下來,邯鄲解圍之後都沒有改觀。

大約半個時辰之後,貫高、趙午和白宣便相繼進了宮。

聽完張景的介紹後,貫高等人盡皆臉色大變,好半晌都說不出話來,沒別的,這個消息實在是太讓人震憾了!

見無人說話,張敖便有些不托底,問貫高道:「老國相,您說幾句?」

貫高從無盡的震憾中回過神來,喟然長嘆道:「齊王一代兵家,竟然敗在了畢書這個豎子手下,實在是讓人意外,看來次將軍的擔心是對的,我們當初就不該跟楚國結盟,不過現在糾錯也還來得及,大王,趕緊擴充武備吧!」

「武備當然要擴充!」貫高話音方落,上將軍趙午便接著說道「不過當務之急是即刻出兵攻滅齊國,眼下齊軍新敗、韓信又死,齊國正是人心惶惶、舉國動盪之時,我王當譴上將率領大軍以雷霆萬鈞之勢攻伐之,則滅之不難!」

第437章 趁火打劫張景也附和道:「上將軍所言極是,眼下正是對齊國用兵之時。」

張敖有些猶豫,問白宣道:「次將軍,您的意見呢?」張敖懦弱歸懦弱,也不太有膽子敢違逆老國相、亞相還有上將軍的意見,可他始終牢記著先王臨死前的遺囑,因而對於白宣的意見也是相當倚重的。

白宣心下有些遺憾,趙國若真想對齊國用兵,並且從滅齊大戰中分一杯羹,那么早在畢書與韓信對峙之初就該出兵了,等到這時候出兵,楚國又怎可能再給趙國機會?不出意外的話,畢書只怕已經張開了陷阱,就等著趙國往里鑽了。

再說了,齊軍雖然新敗,韓信雖然已死,可哀兵真的就好欺負嗎?只怕未必!

不過白宣同樣清楚,既然趙午、張景都贊同出兵,貫高又是個老糊塗,這種情形下,以張敖的懦弱和無能,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敢違逆的。

所以,白宣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地減小對齊國用兵的風險,當下白宣說道:「大王,對齊國用兵也不是不可以,不過,得與燕國聯兵前往。」

「憑什么?」趙午大叫道「齊國這么大一塊肥肉,跟楚國分也就罷了,憑啥還要跟藏荼那個反骨仔分?」說此一頓,趙午又跪坐起身,沖張敖作揖請戰道「我王,臣請率領十萬大軍,克日出征,此去若不能掃滅齊國,誓不回邯鄲!」

張景跟著跪坐起身,朗聲道:「大王,臣願調撥糧草,全力配合上將軍!」

張敖扭頭看貫高,貫高雖然耿直用余,謀略和見識卻頗有不足,心里拿不定主意便只是低垂著老眼不發話。

白宣卻嘆息道:「若燕國大軍趁虛來攻邯鄲,如之奈何?」

貫高微眯的老眼霍然睜開,趙午卻大手一揮不屑地道:「這不可能,燕國可是趙國的盟國,他又怎么可能背後對趙國捅刀子?」

白宣反駁道:「劉邦還是項羽分封的漢王呢,他怎么就起兵造反了?」

趙午兩眼一瞪正要訓斥白宣幾句時,張景趕緊跳出來圓場道:「大王,臣也以為次將軍的擔心不無道理,可眼下也的確是攻伐齊國的天賜良機,因而不妨由上將軍領兵出征,而由次將軍留守邯鄲,藏荼若來自有次將軍抵擋!」

白宣心下嘆息,當下也就不再多說什么了。

##########

幾乎是趙午帶著十萬趙軍開拔的同時,燕王藏荼也召集了五萬軍隊准備南下,顯然,藏荼存了跟張敖一樣的心思,都認為現在正是痛打齊國這只落水狗的好時候,就算最後最大的好處會讓楚國占去,可作為盟國,燕國怎么也該分得一兩個郡。

可是沒等燕軍開拔,來自邯鄲的急報便送到了他的案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