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血浸居延澤(1 / 2)

楚漢爭鼎 寂寞劍客 1609 字 2021-02-11

. .

燕然山麓,打鐵城。

當天色將幕時,慘烈的大戰終於落下了帷幕,三千多匈奴護軍幾乎全部戰死當場,只有數百騎匈奴騎兵看到大勢已去才選擇了逃跑,不過他們應該不是膽怯懼戰,而是跑去找冒頓報訊去了,畢竟,漠北發生了這么大的變故,得有人趕去報信。

匈奴人的殊死反擊給楚燕聯軍造成了極大的傷亡,尤其是這三千多匈奴護軍全部裝備了剛剛打造好的鐵制兵器,這更使他們戰力大增,惡戰過後,沖殺在最前面的三千燕騎幾乎全軍覆滅,楚國驍騎也傷亡了千余騎!

三千多匈奴護軍,卻殺傷了四千多聯軍!

這還是由楚軍驍騎跟燕軍精騎組成的聯軍,盡管他們剛剛經過了連續一個多月的長途急行軍,又經歷了單於庭的血戰,可不管怎么說,他們都是百戰精銳,而且是在絕對優勢兵力的圍攻下傷亡了這么多,這說明了什么?

這說明,裝備了犀利鐵器的匈奴人在野戰中非常之可怕!

望著浸血的大漠以及橫七豎八躺滿一地的屍體,畢書不禁心頭暗凜,事實證明,大王的擔心並非多余,匈奴人一旦裝備了犀利的鐵制兵器,簡直如同猛虎插上了翅膀,既便是禁軍驍騎中的精銳,野戰單挑竟然也不是匈奴人的對手。

再望著前方打鐵城中那上百座鐵匠爐子時,畢書也必須承認,大王的戰略眼光絕對是無人能及的。當別人還根本還沒什么感覺時,大王卻從微末之中洞察到了匈奴的威脅,並且不惜消耗國力、不惜錯過對漢國趁火打劫的機會,也要跟漢國聯手先鏟平匈奴。

什么是洞察萬里,這就是洞察萬里,什么是高瞻遠矚,這就是高瞻遠矚!

畢書正感慨不已。前方卻忽然發出了一陣巨大的喧嘩,急抬頭看時,只見燕太子藏衍帶著最後剩下的三百余騎正在瘋狂屠殺打鐵城中的鐵匠。之前一直在作壁上觀的兩萬多中原鐵匠(少量鐵匠加大量學徒)正在四散奔跑。

顯然,藏衍已經氣紅了眼,於是把怒氣撒到了這些中原鐵匠頭上。

這個蠢貨。畢書忍不住在心里罵了藏衍一句,也不看看現在是什么時候,這里又是什么地方?要知道這里可是大漠深處的打鐵城,一旦燕軍的殺戮驚嚇了這些鐵匠,然後讓他們逃進燕然山中,再想把他們歸攏起來就難了!

如果讓這些鐵匠留在大漠,既便匈奴難逃此劫、敗落下來,下一個占據大漠的游牧民族也會憑借這些鐵匠帶來的先進的冶鐵技術而迅速強大起來,並且再次對中原王朝構成致命的威脅,如此一來。楚燕聯軍的犁庭掃穴就將變得毫無意義!

當下畢書吩咐呼延道:「呼延,你帶兵過去阻止太子衍,再派出大量斥候游騎封鎖打鐵城,絕不能讓一個鐵匠出城!」

「喏!」呼延轟然應喏,領命去了。

畢書輕舒一口氣。緩步走下了尚未築成的城頭,現在是應該考慮怎么處置這兩萬多鐵匠了,還有單於庭的大量中原婦孺,如果有可能的話,畢書當然不介意帶他們回去,然而。要想帶著三十多萬婦孺、工匠返回,真的有這可能嗎?

如果冒頓大軍火速回返,再將這婦孺工匠截返,後果將不堪設想!

一時之間,畢書陷入了劇烈的天人交戰之中,理智告訴他,必須冷酷地毫不猶豫地處決所有被匈奴人擄來漠北的中原婦孺及工匠,可是,畢書卻實在下不了決心,如果是匈奴人殺了也就殺了,可這幾十萬人卻都是袍澤啊。

##########

居延澤,匈奴營地。

在三萬多漢軍驃騎的雷霆萬鈞的猛攻之下,逐次投入戰斗的萬余匈奴騎兵很快便不支敗退,這支匈奴騎兵雖有一萬余騎,裝備鐵制兵器的卻不多,因此在戰場上的表現遠不如打鐵城的匈奴護軍,也基本上沒有對漢軍驃騎造成太大的威脅。

在冷兵器時代,影響一支軍隊的戰斗力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因素當然是訓練,其次才是士氣,也就是戰斗意志,最後才是裝備的優劣,但是,當交戰雙方的訓練、士氣全都相差無幾時,裝備優劣立刻就成了決定性的因素。

單就訓練而言,楚軍驍騎、漢軍驃騎全都訓練有素,匈奴人則自幼生活在馬背上,騎馬射箭是他們的本能,因此在這個方面三支軍隊相差不大,非要比出個高下與優劣的話,應該是匈奴人稍占上風,但也相當有限。

士氣方面,三支軍隊也差相仿佛,都不缺決死一戰的意志。

但在裝備方面,裝備了環首刀的楚軍驍騎無疑是最強的,其次是使用雙刃重劍的漢軍驃騎,最後才是使用木制馬叉或者青銅短劍的匈奴騎兵,但楚漢兩軍之間的差距有限,匈奴人跟楚漢兩軍相比卻差了整整一個時代,劣勢明顯。

正因為此,楚軍驍騎在面對裝備了鐵制兵器的匈奴護軍時,勝得很艱難,而漢軍驃騎在面對僅僅只裝備青銅兵器的匈奴護軍時,卻勝得相對輕松。

周冠夫血浸重甲,騎著赤龍馬回到了白墨面前,一邊將滴血的雙戟插回背後,一邊興奮不已地說道:「丞相,這回咱們賺大發了,末將剛才粗略估計了一下,這里至少也有上百萬頭的牛羊牲畜,還有十幾萬匹戰馬,哈哈哈……」

白墨微微一笑,說道:「戰馬可以帶走,牛羊恐怕就帶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