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蒙家四虎(1 / 2)

楚漢爭鼎 寂寞劍客 1544 字 2021-02-11

. .

「子良,你坐。」項庄肅了肅手。

百里賢便一甩袍裾跪坐到了矮榻的另一端。

沉吟了片刻,項庄最終還是說道:「子良,贏妃死了。」

面對百里賢,項庄並不想有所隱瞞,賜死的就是賜死的。

百里賢駭然,遂即化為一聲輕嘆,叔孫父子串連京畿、吳郡兩地官員借請封世子項治阻撓遷都洛陽之事,並沒有表面上那么簡單,這個百里賢是知道的,他也能猜得出來,詩曼宮的贏妃必然是參與了這件事的。

大王雖然沒說是贏妃是怎么死的,但她多半是被大王賜死的。

對於贏妃今日的下場百里賢是早有預料,因為這個女人的權力**太強烈了,盡管她極力地想要掩飾這一點,但她的這點微末伎倆又怎么可能瞞得過大王呢?作為國君,最忌諱的就是內外勾結,贏妃竟與叔孫父子暗中勾連,大王又豈能饒她?

「望兒最近學業如何?」項庄忽然問道,「他的書法怎樣了?」

隨著項庄後宮的日漸寵大,他的子女數量也在持續增加,迄今為止,項庄已經有了二十九個兒子外加十八個女兒,其中最大的項政已經成年,最小的那個好像是前幾日才剛剛降生的,出於保護太子的考慮,項庄對這些子女很少過問。

有句話說得好,最是無情帝王家,項庄並不想當個無情的帝王。但他的確做不到像一個普通人那樣給予自己子女足夠的父愛。因為他是國君,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甚至是一句無意間的話都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影響。

打個比方,如果項庄對某位世子過於寵愛,這位世子的母親就會母憑子貴,這位後妃的父族就會得勢,然後大臣們也會爭相揣摩上意,進而爭相結好這位世子,久而久之,這位世子身邊就會聚集起一大股勢力。就會嚴重威脅到太子的地位。

屆時,既便這位世子沒有權勢**,既便他不想當太子,可聚集在世子身邊的官員勛戚們也會挾裹著他往著闖。逼迫著他把太子拉下台、取而代之,而這,便是禍亂之源!

所以,為了防微杜漸項庄只能疏遠自己的子女,竭盡全力扮演一個無情的父王,其中的苦楚和孤寂,恐怕只有項庄自己才能知道了。

不過這次賜死贏貞,卻使項庄對項望產生了濃烈的愧疚之情。

百里賢慌忙回答道:「回稟大王,公子望的書法已經小有成就了。」

百里賢只說項望書法小有成京,而絕口不提學業。項庄便知道項望還是不愛讀書,只是沉迷於書法之中,不過轉念一想項庄也就釋然了,所謂兒孫自有兒孫福,項望沉迷書法而不喜兵略政事,未嘗不是一件幸事,至少太子就不會忌諱他。

百里賢忽又想到了另一件事,當下說道:「大王,天放尚在遼東。」

項庄聞言頓時瞳孔微微一縮,他當然聽得出來百里賢的弦外之音。蒙殛素來以贏氏守護者自居,當年在九原,三千老秦鐵騎之所以投效楚國,也是因為贏貞,若是知道贏妃已被項庄賜死。蒙殛還不知道會有何反應呢。

而這,也正是項庄所擔心的事情。

項庄並不擔心驍騎軍會跟著蒙殛造反。事實上,驍騎軍的主體是江東子弟,當年從九原追隨項庄的三千老秦子弟,死的死、殘的殘,在驍騎軍中已經只剩不到百人了,所以蒙家父子既便想造反,驍騎軍也斷然不會追隨他們。

蒙殛更不會造反,蒙家世代以忠義傳家,其操守絕不是假的。

要知道,蒙家子弟素來恪守忠義之祖訓,從蒙驁到蒙武,再從蒙恬及至蒙殛,無不是忠義兩全、節操高尚之輩,昔日在九原,蒙殛就已宣誓效忠贏氏及項氏,那么今日,他就絕無背叛項楚的可能。

項庄唯一擔心的就是,蒙殛會因為贏貞的死而萌生死志。

因為不管怎么說,蒙殛都算是先秦遺民,他雖曾立誓效忠項氏,可贏氏血脈才是他真正的守護對象,現在贏貞死了,贏氏血脈已經絕了,那么他的宿命也就完成了,依照蒙氏忠義傳家的祖訓,其自殺明志的可能性還是相當高的。

蒙殛忠勇節義、有勇有謀,項庄委實不願失去這樣一員大將。

百里賢當然也知道項庄在擔心在什么,當下說道:「大王,此事終究是瞞不住的,天放早晚必會知道,不如臣去一趟遼東吧?」

「也好。」項庄點頭道,「你把望兒也帶上,到了遼東你應該知道怎么做。」

「臣知道。」百里賢輕輕頷首,大王讓他把公子望帶上,其用意可想而知,就是想讓蒙殛知道,贏妃雖然死了,可贏氏血脈並沒有絕,公子望的身上畢竟流淌著贏氏的血,認真計較起來,公子望至少有一半的老秦血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