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三十年後(大結局)(2 / 2)

楚漢爭鼎 寂寞劍客 2119 字 2021-02-11

所以,項庄是真不知道現在具體有多少皇族弟。

項庄估計,現在三四百個皇族弟應該是有的。若華夏朝能傳承三百年,皇族弟的數量應該不會比大明朝的龍龍孫少,十五萬估計是要超出的。不過這對於龐大的帝國來說根本不算什么,偌大一個帝國,養個十幾萬閑人又算得了什么?

畢竟華夏帝國的皇皇孫是沒有王爵的。待遇也並不優厚,每個皇族弟也就從宗人府領些例錢口糧,過得只比普通貴族好些罷了,不要說十幾萬皇皇孫,後世滿清養了五百多萬頭旗人,所需花費不也只占國庫歲入的極小部份?

百里賢道:「太上皇,這次有六十九位皇參選。」

「六十九個,這么多?」項庄蹙了蹙眉,說道,「老百里。回頭讓你家小牽頭,給皇帝上一道折,廷推皇儲的規矩的確有必要修改修改了,只規定皇儲不得連任還不夠,還得規定參選皇的數量。先海選,終參選的皇不要超過五個。」

百里賢點了點頭,低聲道:「太上皇,這回廷推,不會又出什么亂吧?」

項庄道:「老百里,我問你。你覺得今後還會出政兒那樣強勢的皇帝嗎?」

百里賢回想著二世皇帝項政在世時的種種表現,搖頭道:「恐怕是不會了。」

「這就對了。」項庄笑道,「連政兒這么強勢的皇帝,都拿武院的貴族武將無可奈何,今後的皇帝就不成了,你就放心吧,出不了什么大亂。」

的確,現如今的武院的確已經形成氣候了,四千六百多個貴族武將,幾乎囊括了帝國所有的精英,皇帝再想撇開武院肆意妄為,已經絕無可能了!連項政那樣聲望、能力、手腕各方面都堪稱卓著的皇帝都沒能奈何武院,後世還有誰可以?

而且,隨著歲月的流逝,隨著帝國疆域的不斷擴張,不斷會有武將因功晉升貴族,武院的規模也會越來越龐大,假以時日,皇帝就拿武院沒轍了。

除非帝國擴充到極限,再沒有多的戰功來維持武將的晉升,帝國武院的規模會止步不前或者出現萎縮,不過憑項庄給帝國設計的水陸兩個擴張方向,至少在三百年內帝國絕對到不了擴張的極限,至於三百年後的事情,項庄就管不了啦。

而且三百年後,若帝國真的擴張到了極限,再沒有多的戰功來保證武將的晉升時,其實還有個解決之道,那就是將貴族終身制改成貴族世襲制,因為那個時候,帝國肯定已經達到了極盛,然後不可避免地要走向衰落了,就算階級固化也無所謂了。

百里賢所擔心的卻不是皇權失去制約,當下搖頭苦笑,說道:「太上皇,老臣擔心的不是這個,老臣是覺得武院已經對皇權形成了極大的擎肘,若是武院上下齊心、就很可能會形成尾大不掉,若是再出個呂不韋、李斯式的權臣……」

「老百里,你多慮了。」項庄擺了擺手,笑道,「武院上至國公、下至校尉,足有四千六百余人,而且今後人數還會多,這么多人,而且個個都是能帶兵、能打仗的人雄,又有誰會真正服氣誰?又有誰能夠真正控制別人?」

項庄這話不是白瞎的,世間萬事,只有利益是永衡的。

以武院的架構以及影響力,再加上帝國尚武的國策,其事權的擴大那是不可避免的,現在武院還只有廷推皇儲的權力,但是將來卻很可能涵蓋所有的大政方針,但是要說武院會出現一個統一的聲音來取代皇權,那絕對是天方夜譚。

首先,武院中貴族武將的爵位有高有低,地位卻是平等的,誰也沒辦法拿自己的權勢去壓服別人,而只能靠利益去拉攏別人。

所以,既便出現個把野心家,也只能夠通過利益或者三寸不爛之舌去拉攏一部份人,因為武院中也分成了好幾百個派系,你拉攏了這個派系,就勢必要得罪另外幾個派系,除非遭到皇權挑釁這樣的外來威脅,否則武院的各派系是很難統一的。

其次,除了統兵官由皇儲提名、皇帝直接任命,其余領兵將校的任免權、戰功的考核權全都捏在兵部、禮部手中,讓誰出征,裁定誰有多少戰功、能晉升什么爵位,全都由兵部以及禮部說了算,換句話說,武院四千六百多個貴族之間並不存在你能制約我、我能制約你的利害關系,這就從根本上杜絕了武院中出現一個扛鼎人物的可能性。

再次,兵部、禮部官員的官帽又捏在內大學士的手中,而內大學士則又是皇帝的秘書班,皇帝一紙特簡就能夠讓他信得過的大學士進入內。

在項庄的設計下,帝國的權力格局形成了一種脆弱的平衡,皇權受到武院的制約,武院受到兵部、禮部制約,而兵部、禮部又受到內及皇權的制約,這就成了一個連環套,誰都有人監督,誰都有人制約,誰都無法肆意妄為。

不過總體上講,武院還是處於明顯的優勢,因為此時的帝國正處於擴張期,武人擁有遠超文人、商人以及農人的地位,所以隨著歲月的流逝,武院的影響力、話語權肯定會越來越大,終形成皇帝、武院二元制的權力格局估計不可避免。

不過項庄已經想不了那么多,顧不了那么遠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將來的事,就由後世孫去想辦法吧,他能做的已經全做了,問心無愧了。

「說的也是,現在武院的那些個年輕人是真囂張,都敢指著老臣的鼻罵娘,不過這些年輕人也是真有本事,就說蔥嶺鎮剛鎮壓的蠻族暴亂,整整十幾萬蠻兵,結果蔥嶺總兵只用五百騎,一個夜襲就把他們打了個落花流水,就算老畢當年也就這樣了。」百里賢說著忽然想到了畢書,問項庄道,「太上皇,這回老畢怎么沒來?」

項庄嘆了口氣,道:「老百里,老畢已經先走一步了。」

說著,項庄的眼瞼便緩緩垂落了下來,跪坐著不動了。

「啊?」百里賢聞言有些傷感,黯然嘆息道,「故人是一個一個地凋零了,不過這樣也好,這世間也就沒什么值得留戀的了,早些下去陪這些老弟兄也是不錯的。」說罷,百里賢又舉起酒觴敬項庄,「來來,太上皇,再飲一觴。」

項庄卻毫無反應,百里賢再喚兩聲,依然沒啥反應。

百里賢這驚覺不對,趕緊顫巍巍地跪坐起身,湊到項庄跟前伸手一探,剛剛還有說有笑的太上皇卻已經沒氣了。

如果您覺得還不錯就請,以便下次方便看書。如有章節錯誤請與管理員聯系。本月為您推薦唐家三少最新巨著《絕世唐門》

看最快更新,就來<<>>

列表

.全部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