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大道在前人必爭(一)(1 / 2)

萬法無咎 巡山校尉 1630 字 2021-02-11

<abl aliri><r><><><r><abl>五屏山,千絕峰。

千絕峰是越衡山門中震位九十九山的最高峰,無數露珠雲霧隨風匯聚而來,最後凝成一股浩浩盪盪的水勢,宛如天河玉帶,環住千絕峰峰頂。自山峰之外觀看,山底裹翠,山頂披銀,將這山峰虛實牢牢遮住。二色分明優游不定,實在蔚為奇觀。不僅如此,百十里外便可聞水聲相激,發出嗤嗤聲響。

可在這千絕峰的內部,一道碧綠竹林仿佛圍牆,圈住一片約數千丈方圓的青石道場。除此之外倒也沒有什么殿宇樓閣、宮觀洞府。站在道場之上抬首望去,天光大放,雲消霧散,儼然神氣清朗。極目遠眺,五屏山其余十二峰似乎依稀可見。不但視野四通達,略無阻隔,更難得既曠且幽,針落可聞。如果有人一直常住此峰不出,實在難以想象這座山峰其實是被一道水流所掩映

數十稀疏人影圍坐道場正中,默然無言。

一道流光閃過,原來是千絕峰外有二人御使著貌如白鶴的法器飛行到峰前停下。其中一人於懷中掏出一枚銀色令符,對著水光輕輕一晃,只見回環水流化作旋渦,豁然洞開一個徑長丈許的口子。二人鑽入其中隱沒不見,旋渦入口也立即恢復如初。

不多時,又有三三兩兩來人,駕馭各色法器,取出令符如法炮制,進入這千絕峰中。這些人有男有女,身著各色服飾。

衡越宗百十山一萬零二十四峰中,如千絕峰這般,被「涵元真水陣」所掩蓋的山峰,共有四十七座。此陣對處於陣內之人毫無影響,雖看不到峰外之人,但山水天地宛然在目。然對於陣外之人來說,目光卻被一道流水遮住虛實。除了視野受限外,這道水幕更有極強防御能力,即便數百余個元嬰真人合力,也攻之不破。

其余四十六座山峰無一不是本門重地,不但均以金丹修士為主,且坐鎮其中的元嬰真人,至少也有數名之多。而這千絕峰,方才進進出出的似乎都是些真氣境的修士。

雖然如此,這千絕峰的重要程度,在四十七峰之中卻排在前列。因為三年一度的沖霄閣「真傳銓選會」便在這千絕峰雙龍池舉行。

此時距離法會開始還有半個時辰,前來旁觀的沖霄閣真氣境弟子來了約半數,浮游在法器之中無所事事,東張西望。空中時不時突然冒出淡淡的旋渦,從中鑽出一個兩個人影,一陣張望,懸停而立。

而參與此會的靈形境弟子,卻無不早在半個時辰之前就一一落座。

道場正中是數十個三尺高的古朴石台,每個石台上坐著一個人。第一列是歸無咎、成不銘、喬修廣、容常治、陸守拙、宮直文、計雪峰等;第二列是審玄永、甄少華、胡至清、封明城、鍾子昌、張炫隆等;第三列卻是六個女子,分別是寧素塵、秦妙真、尹冰蘿、葉疏影、染冬菱、殷彩蝶。

這二十余人面色都極為平淡,絲毫看不出至多數個時辰之後,其中有三人將成為那內府真傳,在大道之行中踏出重要的一步;而其他二十一人,雖也能在外府傳承中挑選出較為出色的一門,將來也有極大希望邁入金丹甚至元嬰境界,但到底是無望道途。

歸無咎自進入越衡宗修行以來,雖然知曉彼此之間有一場道途之爭是避不過的,但表面上大家都是和和氣氣,並不生無謂的齟齬。即便「道不同不相為謀」如成不銘、容常治之輩,也不過是無所交通,井水不犯河水而已。

此時坐在這石台之上,相爭之人盡在眼前,倒是涌起一股奇妙的感覺。

最開始,他是「引詔金符」失信,遂不得不踏上爭途,一試這真傳之會。現在他卻覺得,這個「爭」字,本身就是大道的一部分。

他正在品味流淌的思緒,卻突然發覺數百丈外有人正在擠眉弄眼、搖頭晃腦吸引自己注意力,抬頭一看,卻是木愔璃那丫頭身著湖藍衣衫,坐在一件棋盤狀的法器上對自己打招呼。身後還站著一人,木愔璃的腦袋剛剛及得上此人胸口。

木愔璃身後這人一襲藕荷長裙,朗目疏眉,顧盼流轉,也是沖自己甜甜一笑。正是真氣重境修為的謝月屏。其實謝月屏也是一個古靈精怪、天真爛漫的性子,只是此時更年幼的木愔璃蹦蹦跳跳的站在她身前,倒把她襯托出一股雅淡如菊的風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