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許諸斗嚴顏(上)(1 / 2)

「末將心知自己不配與虎侯為敵,但劉益州對末將有知遇之恩,故末將早就想好,但若能拼死一搏,僥幸得勝,便領臨江城上下背水一戰,說不定還能創造奇跡,保住臨江城。但若不能,實乃天意也,末將也不必負偶頑抗,自當歸順曹丞相,以應丞相征伐巴蜀的號召」

「哦看來你不但為人勇烈,卻也有幾分心思。罷了,你教你的麾下打開城門罷。」許諸聽了,似乎旋即去了疑心,並與蔣頜謂道。

蔣頜聞言,立刻精神一震,振聲領命,旋即也不敢上馬,跑了一陣,向其麾下大喊起來。不一陣後,卻看城門大開,許諸見了,虎眸精光驟射,遂令虎衛軍隨其一同進入臨江城。這時,卻有一人快速地策馬沖了上來。

「虎侯,那蔣頜新降不知會不會使詐,不如先讓末將帶些人馬進去一探,確認並無伏兵埋伏,虎侯再是入城也是不遲。」卻聽那虎衛軍將領似乎有意說給蔣頜聽似的,扯著嗓子大喊起來。許諸聽了,卻是大笑起來:「哈哈哈哈~不必了,就這區區臨江城,哪里能困得住虎爺虎爺追隨主公這些年東征西伐,什么險境未曾遇過就算是龍潭虎穴,虎爺也敢一闖」說罷,許諸便喊起了蔣頜,讓他回來上馬帶路。蔣頜暗暗在聽許諸的話,聽後,不由暗暗一喜,心想許諸並無疑心,竟然眼下自己未能拼死成事,卻也下定決心,接下來依照法正的吩咐行事。

不一陣後,卻看在蔣頜的引路之下,許諸率領著三千虎衛軍陸陸續續地進入了臨江城。

半個時辰後,此時在臨江城西面十數里外的一處叢林之中,卻看叢林之內有一支人馬正在戒備著。而在這支人馬的垓心里面,正停著兩架馬車。

而其中一架馬車里,此時法正正聽李嚴在稟報臨江城的戰況。

「回稟軍師,據細作來報,蔣頜果然還是不敵許諸,不過蔣頜隨即敗北之後,也並無擅自行動,依照計劃,向許諸獻了臨江城。而許諸似乎也並無起疑,如今已引兵進入了臨江城內。」

「哼,我早看出這蔣頜並非那許諸的敵手,此人雖有志氣,但實力與許諸相差懸殊,不過說不定正是如此,蔣頜反而能贏得那許諸的欣賞。也正因如此,昨夜我才答應讓蔣頜拼死一搏。雖然這狀況與我早前所設置的有所變化,但眼下並不影響總體的大局。再加上,前段時間,細作報來說那許諸似乎與司馬懿兩人有所芥蒂。這應該是許諸在司馬懿麾下不得重用,而與司馬懿置氣。不過這也難怪,畢竟許諸也是曹老賊麾下的老臣子了,在資歷上司馬懿是無法與許諸相比的。但可惜的是這許諸空有一身武力,卻無韜略,當先鋒自能勝任,但卻無法當上統領三軍的大將。至於那司馬懿,雖然資歷不高,但據說此人才能出眾,更有鬼神莫測之謀略,自然要比許諸更要勝任。再說老賊會不惜破格提撥這司馬懿,並交予其如此重大的任務,這司馬懿自有其出眾之處。而司馬懿卻也並無令老賊失望,他能如此迅速地取下建平、巴東以及夔關等地,已經足以證明他的本領。不過這有利則有弊,司馬懿雖然立功不少,但他畢竟資歷尚淺,自然難以服眾,更不必說許諸這具有資歷並又有著蓋世之勇的虎將了。」

「軍師的意思是說,如今司馬懿和許諸兩人關系並不融洽,我軍說不定可以將之利用,以成大事」

「說得對當初我聽聞那許仲康率三千虎衛軍來時,心里已有了料算,並令四路人馬之中,距離臨江最近的巴郡一路人馬,加緊趕往臨江。隨後便先與許諸糾纏,另外又令巴西、東廣漢的兩路人馬加緊行軍,務必要趕在司馬懿的大軍未到之前,將臨江城火速包圍」法正此言一出,李嚴不由面色大變,遂是沉心細想之後,不由暗嘆法正隨機應變的能力實在是太可怕了,不由嘆道:「雖然此番司馬懿的大軍並無依照軍師先前的計劃,大舉殺來,先取臨江。但若我軍能圍住那許諸,得到的效果,卻也不會比原先的設想差到哪里去。再加上,若是司馬懿的大軍進入了臨江城,得了臨江作為屏障,我軍也只能圍而不攻,以損耗其糧草。但這所謂遲則生變,若是在這期間,曹老賊不惜派重兵入川來援,到時戰事恐怕又會延續下去。但眼下我軍若能圍住許諸,狀況卻又不同,畢竟許諸乃老賊極為重要的心腹,而司馬懿與其芥蒂的消息,連我等的細作都能打探得知,沒可能老賊會不知道。司馬懿必也知道瞞不過曹老賊,因此但若許諸有個萬一,曹老賊說不定會懷疑司馬懿是有心報復許諸,故意不去為許諸解圍。曹老賊疑心重,那是天下皆知。想必那司馬懿也很明白,但若自己引起了老子的懷疑,日後他在老賊麾下恐怕難以再有出頭出路。因此,說不定司馬懿到時反而會因為許諸為圍困臨江,而大事方寸。這般一來,我軍便可趁著其軍亂了陣腳,而迅速作出一系列的反擊,最終攻破彼軍,甚至是把那許諸以及司馬懿也一並擒下」卻聽李嚴疾言厲色,眼神爍爍發光地快速說道。法正聽了,不由露出幾分驚異之色,沉吟好一陣,才頷首嘆道:「李將軍眼光獨到,難怪黃權公如此竭力地向我引薦你。」

「幸得軍師以及黃權公如此欣賞,末將自當加倍努力」李嚴聽話,連忙低頭拱手謝過,倒也頗為謙虛。法正聽了,卻是長吁了一聲,吶吶道:「我巴蜀的俊傑何其之多,當初若主公願意聽從我和黃權公的勸說,趁著馬超與張魯激戰,出兵偷襲東川,取下漢中,然後再破馬超,遂合兩川兵力,趁勢一舉殺入涼州,如此一來,主公便將得到稱霸天下的根基。隨後再趁中原諸侯混戰,韜光養晦,不出數年,便可兵出三輔,取下長安,再於長安登基為帝,遂盪平九州,一統華夏,更不在話下只可惜啊,主公他性子太過孱弱,固守自封,以至於空有巴蜀如此根業,卻反而成了遭到諸侯窺視」

法正此言一出,李嚴不由神色微微一變。很快法正似乎也知道自己一時激奮,說錯了話,神色遂是變得有些難看起來。這時,李嚴卻抬頭道:「軍師所言甚是。眼下巴蜀有難,其實巴蜀許多俊傑都暗怨主公過於懦弱,也使得眾人無出頭之日。軍師才能出眾,如今巴蜀俊傑皆視軍師為鰲首,還盼軍師能夠率領我等巴蜀俊傑,名揚天下,他日但若能取之富貴名望,定不辜負軍師的提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