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蘇州(1 / 2)

斜風 紫釵恨 1542 字 2021-02-13

. .

「小槍劈山,方為我湘軍根本!」曾國藩說得振振有詞:「洋槍洋炮雖然精利,但不及小槍劈山制造簡易,威力又大……」

這是曾國藩的真實想話,他在軍事技術上算是一個固步自封的人物,雖然洋槍洋炮已經普及到湘軍的方方面面,但是仍然把能夠自行生產的鳥槍、抬槍與劈山炮視作湘軍的立身根本,到了太平天國後期還時不時給曾國荃寫信推銷自己改造過的劈山炮,號稱比洋炮更為精利,他這種態度一直持續到他結識張樹聲的馬步隊之前。

只是在本時空,曾國藩並沒有引發湘軍大將們的熱情,那邊武紅船已經第一個站了出來:「侍郎,我六破紅賊,百戰皆捷,唯一所憾者,在於紅賊洋槍洋炮不計其數,器械犀利,今我若得洋械之助,則賊與我可並分槍械之利,所以請侍郎酌情拔發洋槍洋炮一大宗……」

他的說法也代表著整個湘軍的看法,大家過去與虹軍交戰多次,都在虹軍的槍炮如林面前吃了大虧,因此對於改進已方裝備最為敏感,那邊劉長祐已經又站起來,他直接捊了袖子說道:「從撫州到南昌,我這一軍因為械不如人吃了多大的虧,侍郎,許多仗明明可以打勝的話,就因為紅賊槍炮犀利反而吃了大虧,侍郎,明日我軍全力出戰,只求發給槍炮一大過……」

大家都有相近的表示,曾國藩一下子為難了,他說道:「俄人槍炮雖然已經運來,但這一艘洋火輪不過有洋槍八百桿,洋炮八門,洋火葯六十桶而已及其它軍械若干而已,大家都要洋槍洋炮接濟,豈能擺得平……」

一聽說只有洋槍八百桿,洋炮八門。大家先泄了氣,倒是彭玉麟是個老油條:「侍郎,洋炮八門在陸路發揮不出威力來,不若改用於水路……」

那邊鮑超就不肯干了:「彭雪琴。明日我陸師獨力出戰,如何能將洋炮借給你水路,不可,萬萬不可!」

一見大家起了爭執,趙烈文趕緊說道:「此次俄人接濟洋槍洋炮數量雖然不少,但是長江形勢為之一變,我覺得大家還是不要孟浪出擊為好!」

「為何?」彭玉麟今天剛剛吃了敗仗。得了俄人軍火接濟的消息之後,還正想著翻本:「今日李續賓大營又受圍攻,折損兵將不少,兵貴神速,迪庵為賊所破的話,大勢去矣!」

趙烈文卻從大局上分析:「俄夷法夷為何接濟我軍火,當是想自上海出兵擊賊,今日紅賊精銳。盡集於南昌城下,下游精銳者,只有磐石一路。」

趙烈文這么一分析。湘軍將帥們都明白過來了,甚至連鮑超這個武夫都說道:「只要守住南昌,形勢大有作為。」

這是很顯然的一件事,雖然不知道俄夷法夷出兵干涉的規模有多少,但是根據十多年前英夷犯華的經驗來看,絕不是一個小數字,現在紅賊在江浙之兵雖然為數不少,但多是後起之師,非是精銳,恐怕抵敵不住英夷法夷的進攻。

那樣的話。龍槍營與楠溪營這兩路紅賊精銳必然象去年石達開經略江西一般,回師南下,那樣的話,只要南昌在手,一切形勢大有作為,只是彭玉麟很快說出了一個問題:「那李續賓怎么辦?」

原本湘軍是打定了依托南昌城逐次抵抗。最後依城決戰的態勢,哪料想紅賊突然將李續賓大營割裂開來,企圖將這六千人全部吃掉,兩日圍攻下來,李續賓部折損頗大,只能再支撐數日而已。

曾國藩已經有了主意:「迪庵之師,是為我湘軍救亡之師,不可不救……」

大家對於這一點表示同意,李續賓的部隊可以說是駐贛湘軍中戰斗力最強而且兵力最多的一支部隊,如果連李續賓這一支部隊都被虹軍強行殲滅的話,那么湘軍各路都沒有駐壘與虹軍決戰的決心了。

曾國藩繼續說道:「但是要救援迪庵,務求一戰功成,絕不得有任何閃失,因此明日不出兵,後日水陸兩路並進,所有洋槍洋炮發給各軍,一戰破賊於南昌城下!烈文先生,迪庵是否再堅持一日?」

趙烈文答道:「今日李續賓大營消息不通,但據實戰情形來看,彭雪琴大帥統水師救援之時,楠溪賊頓兵不攻,形勢尚屬不錯!」

「那好!」曾國藩下了決心:「後日水陸並進,不但要將迪庵接應出來,還要擊破楠溪一股……此岳州、半壁山故事也!諸將可有信心?」

有了俄羅斯人的洋槍洋炮接濟,湘軍將帥們一下子就有了信心:「破賊自有信心……」

……

「上海有大隊法兵與俄兵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