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部分(1 / 2)

功能 和功能!錚慌祿岜仍誆懿偈值紫賂搖?br /

不過這些對太史慈來講都不重要,問題的關鍵是徐庶建議自己與劉虞結盟這個主意到底有沒有必要,甚至要考慮到利害關系。

要知此時的劉虞已經並非是歷史上的劉虞,因為這個不懂軍事的政治天才手下有了劉關張。這讓太史慈完全判斷不出歷史的走向。

中國的北方已經不再向歷史一樣,是曹c、袁紹、公孫瓚、呂布、乃至陶謙爭雄的地方了。至少多了他太史慈和劉虞。若是有人說劉虞在手下還有劉關張的情況下,還會被公孫瓚輕易滅掉,打死太史慈都不相信。

甚至太史慈都在擔心,最後的結果會否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並非是曹c,而是這個劉虞。他可是皇室宗親啊!

要他去投向劉虞,那么青州剛剛起步的改革怎么辦?難道就此作廢?劉虞做皇帝或許會不錯,但他無力改變世家大族把持政治的現狀,充其量就是第二個光武帝。

未來將會怎樣呢?

要是知道這樣,當初還不如讓太史慈當平原縣令,自己找個機會收拾掉他的了。

不過令劉備這樣的死法,太史慈又實在有點接受不了。

正在矛盾中,管寧匆匆而入,劈頭蓋臉道:「主上,曹孟德發出討伐董卓的檄文了!」

太史慈和郭嘉對望一眼,知道該來的終於會來。

公元一百九十年一月,諸侯會盟。

與徐州刺史陶謙聯袂而來的太史慈帶領大軍到時,已有許多人到此。

太史慈此次西來,以郭嘉為軍師,領軍中祭酒之職。

至於將領,只帶了高順、徐盛、廖化、杜遠、武安國幾人,兵力也不過五萬。但只要想一想這三萬人均是出自高順幾年來訓練的手筆,就可知道軍隊的可怕處——這是一只三萬人的陷陣營。

本來太史慈不想讓武安國來,生怕這位猛將見到呂布時弄得缺胳膊少腿的,那就得不償失了,誰知道那個多事的孔融偏偏讓武安國隨太史慈出征,理由是他不能去討伐董卓,要讓被他一手提拔的武安國代表他去。

這個武安國是個知恩圖報的人,當然慨然應諾,大軍出征前,孔融還特意送武安國到城外,弄得武安國眼眶濕潤,指天立誓要奮勇爭先,為國殺敵。

聽得當時太史慈就心中哀嘆,也不知道能不能保住他的那一只手,別搞不好連小命都丟了。

自從在洛陽與呂布一戰後,太史慈的武功終於迎來了突破,一直到現在仍然在精修漸進中,不過自己現在是否是呂布的對手則要打過才知道。要知道那時的呂布可是在於王越酣戰之後,殺氣和意志都有所下降的時候,雖然事後也曾查看過王越的屍體和傷口,也可以估計出個大概,但終有偏差。

轉過頭去看看陶謙這老狐狸,這次出征也沒有帶多少人,只比太史慈多一點點,並且才一見面就像太史慈大吐苦水,說昌稀難以對付,戰局不利,所幸有太史慈派出的臧霸大軍幫忙,否則不堪設想。所以將領就帶了一個曹豹,一個糜芳。而且士兵大部分都是步兵,並沒有名震天下的丹陽鐵騎。

太史慈好笑的看著陶謙,有一搭沒一搭的和陶謙嘮嗑,在無聊的行軍途中倒也是一件快事。

陶謙與太史慈到諸侯會合處時,眾諸侯已安營下寨,綿延將近有二百余里。

聞聽太史慈到來,曹c等人出中軍帳相迎。其中有許多老朋友:曹c、袁術、劉岱、鮑信、公孫瓚都是老熟人了,見面自然是十分的親熱。

曹c的好朋友陳留太守張邈,見到太史慈也還算親熱。看看正在微笑的曹c,再看看其貌不揚的張邈,太史慈心生感觸,只怕兩人此時還不知道日後的翻臉吧!又想要問問那個典韋是不是還在張邈的帳下用命,最後還是忍下了。

還有一個人對太史慈十分的熱情,當然是東郡太守喬瑁了,大概是因為自己那些年對他兒子的照顧吧?

氣派大得嚇人的當然是冀州刺史韓馥和山陽太守袁遺了。

其他如豫州刺史孔伷、河內郡太守王匡、廣陵太守張超、上黨太守張楊則是第一次見面,打過招呼便算完。

太史慈看看場面,發現正主袁紹還沒有來,那個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也沒有來。至於劉備嘛,則太史慈也無法判斷到底會不會來,畢竟在劉虞的手下辦事,而劉虞一直態度曖昧。

就在眾人客套時,又有一支人馬到來。

曹c連忙可派人去打探,結果竟然是太史慈剛剛掛念到的劉備!

太史慈聞言心中說不出的激動。

曹c聞言大喜道:「原來是破黃巾的劉玄德!眾位隨我去相迎。」

眾人的態度各異,曹c的好朋友鮑信當然沒話說,不過像袁術等人就態度一般了,太史慈看看眾人的反應,心知他們看不起毫無聲望的劉備,心中冷笑:在歷史上,你們這些人煙消雲散的時候,就是這位你們看不起的劉玄德,卻創立了蜀國。哼!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隨著曹c的腳步,太史慈手心微微冒汗。

劉關張,你們總算來了!

蒼茫的冬日下,大旗迎風飄揚。上面是一個大大的「關」字。

看樣子來的是劉備軍的先頭部隊。

太史慈舉目望去,幾可肯定,他第一個看見的人就是名動三國的武聖關羽。

獵獵寒風中,駿馬、綠袍、紅臉、倒提青龍偃月刀。

只是那還不足以形容眼前的關羽。

如果要太史慈打一個比方去描繪關羽的話,那么眼前的關羽就像一只無比巨大的螳螂!

那一身翠綠戰袍的下面覆蓋的是一具充滿了無窮爆發力的軀體。太史慈目瞪口呆的看著關羽那完美至極點的猿背蜂腰,心中想著在關羽揮舞青龍偃月刀時是多么的銳不可當。

看看那把青龍偃月刀,正像是螳螂的刀臂,此刻被關羽以奇特的姿勢倒提在手中,完全的蓄勢待發。

而那張紅臉則把關羽的嗜血殺氣完全提升至最高點,可偏偏總是眯起眼睛,令人在注意到他後,又會不由自主地忽視他,對他提不起半點的防備之心,仿佛自然而然的融入到了天地之中,可以想見這關羽睜開眼睛看人時將會是多么的驚心動魄,被他眼睛看去的敵人只怕還未與之交手,便已經被心志全奪,無法與之交手了。

再想一想關羽殺人的特點,太史慈越發覺得關羽像一只嗜血螳螂。

力大,刀沉,不動則以,一動奇快,而且不論敵人武功的高低,出手便全力以赴,往往在十招之內解決對手,更喜歡偷襲。這一切的一切與螳螂何其的相似?

只此一眼,太史慈便知道關羽是氣勢、力量、速度都達到巔峰的絕世強者,也許唯一的弱點就是持久力了。

太史慈甚至在想,如果關羽騎上奇快無比的赤兔馬的話,到底是怎樣的風姿?不禁悠然神往。

注意到關羽的不僅僅是太史慈,曹c的眼睛也亮了起來。在關羽還未下馬時,便早已快步上前,為關羽拉住了韁繩,抬頭笑道:「關將軍多日不見,風采依然,我心甚慰。」

關羽看了一眼曹c,翻身下馬,淡淡道:「原來是曹c大人,我兄長馬上就到,害眾位多等一會了。」

曹c聞言一愕,知道眼前這心高氣傲的關羽根本未把自己放在心上,不過聽他處處以兄長為先,心中不怒反喜,呵呵笑道:「也好,曹某也多時未見玄德在馬背上的風姿了。」

關羽聽曹c說起劉備,臉上的冰冷似乎才融化了一些。至於曹c身後的那些豪強,關羽則一個也沒有放在眼里,對著曹c的殷勤只是有一搭沒一搭的應付著,這對關羽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

太史慈早就知道關羽的脾氣,也不在意。不過其他人可就不這么想了。

要知關羽剛才與曹c的交談中絲毫沒有把眾人放在心上,口氣中更透露出這些人站在寒冷的冰天雪地中等待他的上司兼大哥劉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袁術最重的就是門第,要他出來相迎沒有聲望的劉備已經是十分的勉強了,畢竟要給曹c個面子,眼前這個出身一般的關羽的態度分外令袁術受不了。此刻便別過頭去,鼻子里發出冷冷地一哼。

別人的臉色也好不到哪里去。

局面尷尬起來。

就在這時,劉備和張飛姍姍來遲。

借由這件事情,交際能力驚人的曹c活躍起了現場的氣氛。

眾人紛紛向前,和劉備打著招呼。

太史慈知道這些人尊敬的並非是眼前的劉備,而是劉備代表的劉虞。當然與劉備最親熱的還是公孫瓚。

說實話,遠遠看去,單看外表,以這時代的審美標准來說,劉備真的不太好看,眼前的眾人一個個都留著這時代是美男子標志的胡須,可是劉備嘴巴底下的胡子就像是後世初入社會的打工仔的收入,根本就是寥寥無幾嘛!

不過要是放到二十一世紀那可就是帥哥一個了,在這時代當然只能吸取點教訓,今後努力多長點胡子了。現在在一群大胡子中間,還真有點別扭。

當然太史慈自己就是個例外了,畢竟年紀擺在那里,也就是才生出點短碴,離歷史上那種長須飄飄的形象還遠得很。

只是太史慈實在是不願意留胡子,看看關羽那放到女人頭上都可以辮條麻花辮子的胡須,太史慈就弄不明白這位武聖人每一天早上怎么洗臉?而且還容易生寄生蟲。

還有,在打仗的時候不礙事嗎?搖搖頭不去想他,否則實在影響關羽在自己心中剛剛樹立起來的形象。

不過劉備的長相還是讓太史慈長出了口氣:幸好長得和羅貫中寫的不一樣,說實話,以前看《三國演義》每次讀到劉備的時候,自己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起《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和豬八戒,「雙耳垂肩」、「雙手過膝」?這整個就是一孫悟空和豬八戒的結合體,而且還是最難看的兩個部分。不知道吳承恩再寫《西游記》時會不會想到這么多。

真正的劉備當然不可能是這樣子,否則還不成了怪物?

此時,劉備已經走到近前。

真正吸引住太史慈視線的是劉備的一雙眼睛。

從沒有見過這樣一雙眼睛。

那里面浩浩湯湯,仿佛一片汪洋。太史慈在其中分明看到了一種仁慈與無情的復雜結合,那仿佛是一種天地初開時的混沌,他讓太史慈想起了生我養我同時也殺我滅我的承載萬物的無邊大地。

也許在劉備的心中早已經不在乎一時、一人、一物的得與失。

是仁德?是虛偽?是剛強?是彷徨?那一切都不是太史慈可以看得透的。不過那種滄桑絕對不是可以偽裝得出來的,生命的經歷給予劉備的東西太多了。

要說劉備給人的感覺大概只能說是「道是無情卻有情」了,對一切人,對一切事。

直到這時,太史慈才突然覺得關羽跟隨劉備那是一件多么自然的事情。只有這樣的劉備才可擁有這樣的關羽,關羽的鋒利根本只有劉備才可真正的把握。若是說天地間還有一個真正了解關羽的人的話,那么一定是劉備。那是一種性格上的吸引,牢不可破。

也許此刻站在劉備身後的張飛也是一樣吧?

太史慈看著虎背熊腰的張飛,心中忍不住地想起了此刻正在洛陽許褚。這兩人從氣質上來講驚人地相似,只是張飛的眼睛中多了許褚所沒有的一種隱隱約約的靈動,看上去仿佛是世間少有的黑珍珠,那淡淡的幽深的色澤散發著驚人的價值,配之以剽悍的身形,一種傲視天下的無敵感覺不可阻擋的向四處彌漫。

太史慈看看張飛的那雙手,竟然和自己的手一樣,白皙、修長、有力、靈巧、手掌寬而薄。

不過太史慈自問沒有張飛那么多才多藝。

可以悍勇絕倫的殺敵,可以出神入化的繪畫,可以走筆游龍書寫,也可以游刃有余的宰豬。

當這三個人站一起時,就有一種說不出的默契,也許那就是同吃同住的結果。關羽和張飛更是完全的被包容在劉備的氣質之中了。

可以想象,這三個人到哪里都不會隱藏住他們的光芒,哪怕是最落魄的時候。太史慈開始忍不住幻想三英戰呂布的盛況了。

這就是自己日後的大敵了!

看看曹c與劉備談笑風生時候表現出來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氣度,太史慈竟然真的有點分不出誰勝誰負,難分伯仲!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古人誠不欺我也!

正在感慨間,卻見劉備把手伸向了自己,太史慈知道自己有些失態了,連忙上前和劉備打招呼。

劉備呵呵一笑,卻消弭不掉神情中的滄桑,道:「太史大人,備久仰大名,恨無緣相見,今日邂逅,可足慰平生。」

太史慈想起歷史上自己與這梟雄的見面還是劉備當平原太守時的事情,現在這梟雄卻因為自己的原因跑到了劉虞那里,心中充滿了奇異的味道,微笑著向劉備點頭致意。

眾人說話間,袁紹與孫堅也先後來到。

前者還是老樣子,只是更加趾高氣昂了,後者則是一方豪雄的典型形象,在威武中混合著一種不可小覷的智能。

想起自己在歷史上還是孫堅兒子孫策的部下,太史慈竟然莫名其妙的有一種難名的親切感,看看孫堅身後幾個身材形態各異的大漢,想必就是自己在歷史上的同僚了吧?

不過礙於身份,太史慈現在可是沒有辦法的詢問眾人的姓名。

袁紹身份尊貴,圍在他身邊的人也最多,反倒把孫堅從袁紹的身邊給擠了出來,就剩下太史慈和他交談。受了冷落的孫堅的臉上這才出現了一絲不大自然的笑容。

這時曹c笑道:「各位,天寒地凍,這種天氣中還有什么比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切煮酒談心更開心的事情?」

眾人被曹c的一番話激起豪情,紛紛大笑,隨著曹c紛紛向帳中走去。

待眾人進入大帳後,還有一幫文士和武將,當然是各路諸侯的文臣武將。大部分太史慈是只聞其名未見其人。當然也有幾個老熟人,比如說劉岱手底下那個白痴——王肱。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那個王肱看見太史慈居然翻了個白眼。弄得太史慈身邊的廖化肝火上升,看得出要不是這里人多,非讓王肱飽以老拳不可。

太史慈懶得理他,只是看著大帳中那些文物將官,有幾個還真是一看便知是歷史上的名人,不過令太史慈詫異的事情是公孫瓚居然沒有把趙雲帶來。令太史慈郁悶。真想看看趙雲和呂布交手是什么模樣。

雖然有資格進入大帳的人並不多,但場面也有點亂哄哄。吵得太史慈頭疼。

這時候,太史慈看見袁紹向長著一張刀條臉的王匡打了個眼色,後者會過意來,連忙拍手,待吸引了全場的注意力,眾人紛紛看向他時,這王匡才用尖聲細氣的聲調道:「今天到場的眾位都是忠君愛國之人,本為一心,不過沒有主事之人,我們難成大事,不知眾位以為然否?」

眾人紛紛點頭。太史慈好笑的看著王匡在那里表演,誰不知你是袁紹的好朋友?這意圖也太明顯了吧?

王匡意氣風發道:「今奉大義,必立盟主;眾聽約束,然後進兵。」

曹c當然對王匡的意思心知肚明,不過亦不得不承認,袁紹的確是在場中最有資格當盟主的人,在場的諸侯哪一個都是名動一方名士?要是說學閥,人人都是學閥,就連那個劉備和公孫瓚也是盧植的門生,誰也不服誰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袁紹就不同了,既然這事情無法阻止還不如做了順水人情,呵呵笑道:「依我看也不必選了,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又是漢朝名相之裔,他要是不做盟主誰做盟主?」

其他人當然也知道王匡的意思,不過沒有曹c反應快,當然是連馬p也沒有派上,只好紛紛稱是,其中以歷史上被袁紹給騙了的韓馥尤甚。

哎,給人家拍馬p有什么用?亂世還是實力最重要,看看人家劉備,一旦依附了劉虞,馬上身價倍增,可以和這些人平起平坐了。

太史慈同情地看著韓馥。

曹c說完後只是笑,劉備面無表情,在那里淡淡的喝酒,關羽直接就把眼睛閉上了,張飛有些急,看向自己那不動聲色的大哥,顯然在這張屠夫的眼里,只有他心愛的大哥才有這等資格。

袁術則是滿臉的嫉妒,不過心知自己爭不過袁紹,只能坐在那里生悶氣。另一個袁氏家族的人、袁紹的哥哥袁遺倒是無所謂,一看就是沒有野心的人,見到自己同族的弟弟當上盟主當然叫得歡了。

袁紹心中大喜,不過表面上還是要謙虛一二的,呵呵笑道:「紹何德何能,豈可屍位素餐?」轉頭看向曹c道:「曹孟德為此次傳詔之人,深明大義,可為盟主。」

曹c連連搖頭道:「本初,你饒了我吧,我這人出出主意還可以,盟主我當不了。」

袁紹又去向韓馥謙虛,後者自稱老朽,推辭出去,袁紹最後竟然看向了正在看熱鬧的太史慈,微笑道:「太史子義,治經極深,『君子配五德』之說,眾所信服,可為盟主。」言罷,神情中竟然露出微微的緊張,顯然是怕太史慈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