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第95部分閱讀(1 / 2)

我要做皇帝 未知 5913 字 2021-02-14

個宦官領著進了內殿。

一進內殿,劉徹就發現,整個殿中的氣氛都很緊張。

竇太後與薄皇後,站在天子御塌前,偷偷的流著眼淚。十幾個醫官,在天子塌邊,輪流上陣進行搶救。一旁的水盤邊,放著許多天被鮮血浸紅的白布。

劉徹見此情景。不知為何,眼淚止不住的就流了下來。

他真的意識到了。

他,從此以後,可能就真的要變成一個孤家寡人了。

不會再有一個大樹,為他擋風遮雨了。

他啪的一下,就跪了下來,撕心裂肺的喊道:「父皇,不孝子回來了」

他這一喊。薄皇後也跟著抽泣起來了。

劉徹心里,此刻,其實害怕與恐懼,多過悲傷和欣喜。

他十分清楚,假如他現在就登基的話,要面臨多少挑戰。

他不是皇帝老爹,皇帝老爹做了將近二十年太子,根深蒂固,羽翼早已豐滿。

因而,一登基。立刻就能接掌大權,將自己的心腹放到關鍵位置上。

譬如,任命晁錯為內史。周仁為郎中令,郅都為中郎將,這三步,就牢牢的掌控了關中的民政,軍事以及輿論。

因此,可以不懼任何挑戰

但自己呢

劉徹垂著頭,除了太子的這個頭銜外,他還有什么

張湯

一個上任不過四個月的刑曹令吏,一無資歷二無政績。怕是連眼下的位置,都還沒穩固吧

汲黯

黃老學的底子倒是不錯。也深的太後欣賞,但。在那些黃老派的政治家眼里,他恐怕也不過是個毛頭小子吧

撐死了,當一個少府尚書丞或者丞相長史。

想要獨當一面

問問朝臣們答不答應吧

至於武力方面,劉徹更是毫無根基,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把劇孟和義縱等人安排到周亞夫身邊,混了點資歷,回來,任命個奉車都尉駙馬都尉什么的,勉強可以掌握一部分宿衛武裝。

另外,太子宮的三百衛隊以及以前埋下的未央宮都尉王啟年,也還可以一用。

除此之外,他可謂什么准備都沒做好。

毫不誇張的說,他等於是要光著膀子坐到那個位子上。

除了大義名分外,他什么都沒有

當年,先帝太宗孝文皇帝從代國到長安,雖然也是號稱一窮二白,毫無根基。

但起碼,他身邊跟著的從代國入長安的大夫宋昌,將軍張武,都是可以一用的人才,外戚薄昭,更是一位能力與水平都不差的輔助。

他呢

粟家那些逗比要是靠得住,母豬都能上樹了

「最起碼,我得要立刻掌握一支只忠誠於我的軍隊,哪怕,數量少一些」劉徹在心里迅速的盤算起來。

前世,小豬在建元新政被廢黷後,能保住位子,除了館陶的保護外,最重要的是,他手里有一支羽林衛,人數雖然少,但絕對忠誠,日夜寸步不離的保護著小豬。

否則,竇太後雖然不廢小豬,但那些在建元新政中被打壓和受了委屈的貴族勛臣,豈會放過他

要知道,當年,少帝兄弟,就是被這些人的父輩祖輩,推進一個小房子里殺掉的。

斬草除根,他們比誰都懂

所以,掌握一支忠誠的武裝力量,保護自己,是目前最正確的選擇。

正這樣想著的時候,竇太後就走過來,擦了擦早已哭腫的眼眶,道:「太子啊別哭了,站起來,劉家的男兒,在不該哭的時候,即使被刀砍被火燒,也絕對不能哭」

「諾」劉徹連忙擦了擦眼淚。

老劉家的天子,貌似除了惠帝劉盈以外,整個西漢王朝,就沒有愛哭鬼。

這時候,似乎是感覺到劉徹回來了。

天子劉啟居然猛的睜開眼,喊道:「太子,吾兒」

他居然一下子就坐了起來,嚇得旁邊的醫官連忙就跪下來。

劉徹與竇太後也連忙中斷了要談的話題,連忙走過去。

劉徹走到塌邊,一下就跪到自己老爹面前,流著眼淚道:「父皇,您感覺怎么樣了可不要嚇兒臣啊」

這時候的劉啟,臉上容光煥發,仿佛像個沒事人一樣。精神抖索。

但所有人都知道,這樣的皇帝,代表著情況已經糟糕到極點了。

這是回光返照

天子劉啟握住劉徹的手。道:「朕剛剛做了一個夢,朕夢見了高皇帝。夢見了皇父太宗孝文皇帝,他們都說,朕現在本不該去見他們,可終究還是見了他們了高皇帝,賜了朕一柄寶劍,皇父賞了朕一套甲胄,他們都說,朕這個天子做的不錯」

說著說著。他的眼睛有些迷離了。

旁邊的竇太後聽著,卻是再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當年先帝臨終前,也是如此。

白發人送黑發人,人世間最大的悲劇莫過於此。

此時此刻,竇太後也不由得想起了去年駕崩的太皇太後,當初先帝駕崩,恐怕,她也與自己現在一般傷心和痛苦吧

劉徹重重的叩首道:「父皇掃沉珂,除逆賊,布德天下。便是三皇五帝,也不過如此」

原本的歷史上,這位天子。還將君臨天下十四年,掃清沉珂,積蓄了足夠十幾年開銷的財富,蓄養了足以掀翻匈奴帝國的戰馬,培養了足夠多的人才。

現在,他才當了不過四年皇帝。

功績雖然不如前世,但,也足夠彪悍了

滅吳楚,田稅三十取一。嚴懲貪官污吏,基本上已經掃清了內憂。劉徹接班,只要不是蠢到跟商紂王一樣。挑釁整個統治階級的利益或者像楊廣那樣激進,漢家江山上升的勢頭,已經不會改變了。

劉啟聽了呵呵一笑。

此刻的他,神色與方才簡直就是兩個人,臉上白得就像一張紙。

但他的腦子反而變得更加清楚,思維更加活躍了。

甚至比年輕時的想法還多

劉啟自然知道也清楚,這是為什么。

因此,他知道,現在的時間,每一分每一秒,都非常寶貴

於是,他也不再廢話,直接握住劉徹的說道:「這個天下,以後就要靠太子來看顧了」

他又抬頭看向竇太後,輕聲道:「母後」

竇太後連忙在侍女的攙扶下,彎下腰來,握住劉啟伸出來的手。

劉啟緊緊握住自己母親的手,深情的道「兒子不孝,怕是不能常奉母後膝前了,以後,就由太子代兒子來侍奉母後」

他說著就拉著劉徹的手放到竇太後手里,幾乎是懇求道:「太子年少,不懂事,以後還要請母後多多擔待,多多扶持」

劉啟此刻真是害怕,害怕竇太後在他死後,只想著扶梁王上位,那樣,不止劉徹要死無葬生之地,就是他其他的兒子,恐怕也沒幾個能活下來的。

竇太後聞言,已是泣不成聲。

兒子的意思,她豈會不懂

手心手背都是肉,她一個老婦人,又怎么會真的干出廢孫立子的事情

因此,重重的點頭,道:「皇帝放心,哀家知道怎么做,這江山社稷,是先帝的,是高皇帝的,也是皇帝的,哀家不會讓劉家的社稷,出半點岔子」

她也不敢

太尉周亞夫,手握大軍在外,又向來是皇帝的心腹,在這樣的關口,即使竇太後真想干出那樣的事情來,也沒有那個能力和實力。

囑咐完竇太後,劉啟的目光放在劉徹身上,他看著劉徹道:「朕將大行,太子你年輕氣盛,想法多,朕是知道的,以後有事情,多與太後商議,多聽元老大臣的意見」

「諾」劉徹連忙叩首。

「還有,朕把王娡姐妹關在宮里,朕駕崩以後,太子,就封阿彘和老十一為王,送她們去南方罷」

「諾」劉徹哪里敢不答應

「另外,東南初定,一切以穩為主,朕崩以後,太子就大赦天下,赦免所有參與叛亂的人,施恩,加威」

「諾」劉徹已是泣不成聲。

「去把丞相和御史大夫叫進來,朕要錄遺詔」

「諾」劉徹重重叩首。

旁邊,整個大殿,頓時哭聲大作。

不多時,丞相張歐與御史大夫晁錯聯袂走了進來。

除此之外,章武候竇廣國中尉車騎將軍郅都,也在其中。

天子劉啟在醫官們的攙扶下,勉強坐起來,看著跪在面前的臣子們,他揮了揮手道:「朕自承先帝遺命以來,夙興夜寐,不敢或忘,今日,朕將大行,丞相張歐,御史大夫晁錯,還有諸卿,都聽朕遺命」

大臣們頓時就哭著匍匐在地,道:「臣等俱在,請陛下下詔」

一旁的宦官,也立刻拿起筆墨,准備記錄。

「朕聞之仲尼曰:斯民,三代之所以直道也信哉其賜天下諸侯王以下民為父後爵一級,百姓戶錢一百,歸宮人夫人以下至少使,其令,太尉周亞夫為左相國,丞相張歐為右相國令太子徹即位」

遺詔錄完,天子劉啟就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量,頭一垂,閉上了眼睛。

殿中,偏僻的角落里,一個史官,拿著筆,在一策竹簡上,沾了沾墨水,寫下了一句話:丁亥年二月甲子,帝崩於甘泉宮,遺詔,令太子即皇帝位,以太尉為左相,原丞相張歐為右相,詔賜天下諸侯王以下民為父後爵一級,百姓戶錢一百,歸宮中夫人以下

劉徹呆呆的跪在地上,冰冷的地板,在這個初春的二月,更外滲人。

他呆呆的看著,聽著,這一切。

他有些手足無措。

這就,要做皇帝了嗎

他重重的低下頭,朝著皇帝老爹的遺體,叩首,再叩首。

然後,他就站起身來,面朝大臣們。

早就准備好的宦官們,一擁而上,為他披上嶄新的龍袍,戴上十二旒的天子冠。

「請家上遵先帝遺詔,於靈前即位,襲號皇帝,上承宗廟,下安黎庶」大臣們立刻就排好隊,按照等級,對著劉徹三叩九拜。

竇太後也道:「社稷為重,諸卿立刻護衛太子,前往宣室殿,傳詔在京文武百官千石以上,至宣室殿,叩拜新君,正君臣名分」

這是極為重要的。

早就周代,中國人的祖先就說過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

名正言順,才是正義,才是道理。

這時候,早就准備好的少府令岑邁,也立刻捧著兩個璽印,呈遞在劉徹面前,跪下來,道:「家上,此乃信璽與行璽」

又有一位宦官,在數個衛士的保護下,捧著一顆虎符,進獻於前。

而天子劉啟的身旁,也有兩個宦官,恭敬的對著天子遺體三叩九拜,然後,小心翼翼的取下一直掛在他身上的一顆玉璽,呈遞劉徹面前:「家上,此乃傳國玉璽,又為天子之璽」

說完也不管劉徹是否願意,就將那顆用和氏璧雕琢而出的,代表著天子威權與權柄的玉璽,系到劉徹身上。未完待續

ps:終於,主角要做皇帝了

其實,我本來計劃是起碼兩百萬字才會走到這一步的。

但奈何,很多讀者反映,太拖了,想讓主角快點上位,沒辦法,天大地大,讀者老爺最大。

當然,老婆更大,老婆最近很不滿我的更新速度,已經下了懿旨,明天起,日更不足一萬,別上床

俺不得不奉旨

第三百六十六節 新的時代2

劉徹頭戴天子十二旒,身穿天子絳袍,一步一步,在文武百官的矚目下,登上宣室殿的御階,朝著那至高無上的龍座走去。

按照漢家制度,新君正式登基,一般是在皇帝死後一個月。

但,登基只是一個儀式,一個宣告天下,這個國家換主子了。

相當於小孩子的滿月酒或者抓周儀式。

實際上,在登基以前,新君就已經被百官參拜,奉為共主了。

譬如,當年,高皇帝劉邦駕崩,當天晚上,惠帝劉盈就在百官的簇擁下,於未央宮即位。

劉徹此刻也是如此。

但他心里,卻與惠帝當年一樣,有著強烈的不安全感。

「這滿朝文武,究竟有幾人,真正效忠於我聽命於我」劉徹一步步的走上御階,心里不由得打起鼓來。

他走到龍座前,轉過身子,一揮袖袍,坐在龍座上,透過眼簾前的十二道旒珠,看向文武百官。

一個宦官,高聲唱諾:「新君即位,百官參拜」

文武百官,於是在右相國張歐,車騎將軍中尉郅都的率領下,朝著劉徹這個新君,三叩九拜,齊聲道:「臣等叩見陛下,陛下金安」

坐在龍座之上長風文學,www.cfwx的劉徹抬頭,挺胸,雙目凝視前方。

坐在這個天下至高的寶座上,劉徹感覺,身體里充滿了無窮無盡的力量。

這一刻,他感覺,他仿佛就是一尊站在雲間的神明。

世間種種。萬物蒼生,天下宇宙。俱在他的掌握之間。

這種感覺真是太爽了

「難怪,那么多人都想當皇帝」劉徹心道。

皇帝是什么

官方的解釋是受命於天。代天牧狩。

簡單的來說,這天下蒼生,郡國臣民,他從此以後可以殺生予奪,隨心所欲。

在理論上,除了冥冥中的上帝,沒有人比皇帝更大,除了虛無縹緲的上蒼,沒有任何意志與事務。能束縛皇帝。

即使是君權被貴族限制的西方,尚且有國王喊出了朕即國家。

在中國,皇帝不僅僅是國家的象征,更是神權的象征。

他是人,也是神

但劉徹知道,他距離成為他的皇祖父那樣的在世聖人的距離,就如地球到月球一樣,遙不可及。

就是他的皇父先帝的威權,也超越他起碼半個地球

他現在。不過是個光桿司令,甚至是傀儡木偶

然而,即使傀儡,即使是木偶。

他也是皇帝

是皇帝。就會迫不及待的想要掌握權柄,想要獲取更多的權力,想要將一切都掌握在手里。

因此。他決定試探一下,看看著朝廷里。究竟有幾個人,是真正效忠於他的。

「嘴炮。人人會喊,但行動起來的,才是真臣子」帶著這樣的念頭,劉徹清了清嗓子,朗聲對大臣們道:「朕永思孝道先帝即位以來,內撫黎庶,外御夷狄,掃逆賊,田稅三十取一,除肉刑,施恩德,上帝降以寶鼎嘉之,功莫大焉」

劉徹面不改色的看著朝臣們,一字一句的道:「朕蓋聞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故聖人制禮樂各有由,聞歌,所以發德也,舞者,所以明功也其令太常少府宗正太仆與右相國御史大夫,共定先帝廟宇之樂舞,以明修德,然後,著於竹帛,施予萬世,永永無窮」

聽了劉徹這位新君,坐到龍榻上後下達的第一個詔命,許多官員都是面面相覷。

這劉氏的節操,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少啊

許多人在心里嘆息著。

這新天子的話,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他要給先帝立廟,上廟號

在謚法制度中,只有有廟號的天子,才能享有特別為其制定的樂舞

只是,商周以來,謚法制度極為嚴格。

先帝在位不過四年,准確的來說是三年零幾個月而已怎么給他上廟號嗎

許多人在心里腹誹著。

此例要是開了,那以後,是不是是個皇帝都能有個廟號了

更多的人撓頭搔首,但偏偏,沒有人敢反對

新天子,以孝為本,尊先帝之功,給自己老爹撈個廟號,立個廟,誰反對,誰就是不忠不孝不義,直接可以拖出去彈jj彈到死了。

劉徹看著一片寂靜的群臣。

心里微微也有些得意。

給老爹立廟,爭取死後待遇,這是他自以為選擇的一妙棋。

在漢室,謚法制度極為嚴格。

最起碼,現在是這樣的

前世,皇帝老爹治理天下功績卓然,卻只能謚一個景字,廟號的話,連屁股都摸不到

就是歷史上,小豬的世宗廟號,還是宣帝給上的。

然而,宣帝以後,整個謚法體系就崩潰了。

宣帝的中宗,自然沒有疑問。

但逗比一樣的元成哀,居然也有廟號

搞的後來劉秀上台以後,也為這些個祖宗的臉皮之厚,感覺汗顏,毅然決然,堅決的廢掉了這些家伙給自己貼的金。

在這個謚法制度嚴格無比的時代,劉徹拋出這么一個命題,實則是迫於無奈,只能學習後世的明朝嘉靖皇帝的策略。

嘉靖是作為藩王子弟被迎立為皇帝的。

他上台後,立刻就搞了個大禮儀。

真當嘉靖是個孝順無比,以至於不顧宗法傳統的皇帝了嗎

嘿嘿

所謂大禮儀,在劉徹看來,其實就是個站隊的問題。

大臣們,你們是忠於朕,還是忠於別的什么

旗幟鮮明。立場明確的站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