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第108部分閱讀(1 / 2)

我要做皇帝 未知 2794 字 2021-02-14

,他就將回轉雲中,至少擔任一部都尉。

登基半年以來,劉徹到現在,已經將整個未央宮與長樂宮的宿衛部隊,司馬以上軍官的個人資料以及性格與外貌,牢牢的記在心中。

各宮門衛戍部隊與重要區域的巡邏衛隊,每一個新來的士兵,劉徹不管怎么忙,都是親自見過,並給予過勉勵。

這是學自天朝太祖皇帝控制其警衛部隊的方法。

通過這個辦法,劉徹現在不敢說,將南北兩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至少,各個宮門的衛戍部隊以及控制著未央宮與長樂宮各個重要通道的軍隊,他已經基本牢牢掌握在手中了。

劉徹用的手段,一點都不稀奇。

解衣衣之,推食食之。

三國演義里用爛的橋段而已。

但效果卻出奇的好

可以想象,假如你是那個士兵軍官,那么,假如發生了某種變故,你是會願意跟著一個記得你的名字,時常給予勉勵的領導,還是高高在上,連看你一眼都覺得有失體統的貴戚

這幾乎是不需要考慮的問題

「許校尉」劉徹的目光看著遠處,並沒有刻意的表現出什么拉攏的態度。但,他的話語柔和而有力量。不經意間,就讓許進感覺到天子。是在拿他當自己人看待作為皇帝,劉徹能這樣平易近人的與許進這樣的不過八百石的屯門校尉說話,本身就是屈尊降貴了

這幾乎跟後世天朝的boss主動去跟看守故宮大門的武警握手相比了

更別提,劉徹這個皇帝居然能喊出對方的姓氏。

可以試想,在天朝,oss與你握手後,還能叫出你的職務與名字,這對於你本身,是有著多么大的沖擊

許進此刻。真是激動的說不出話來,他挺直了腰桿,站在劉徹面前,道:「陛下有何吩咐」

「許校尉曾經在雲中服役三年」劉徹問道:「不知道許校尉對雲中防務有什么看法」

「回稟陛下」許進恭身答道:「小臣曾在雲中郡任職隊率司馬等職,前歲,匈奴大入雲中,小臣有幸,曾在故雲中郡守魏公麾下用事,與虜交戰。以小臣愚見,雲中軍民忠君愛國,上下勠力同心,城高牆深。加之有魏公坐鎮,可謂是萬無一失」

劉徹點點頭。

現任雲中郡郡守魏尚,是經年老將。

堪稱國家的擎天一柱

可能歷史上這位老將軍的著墨不多。知道的人也很少。

但,劉徹對這位老將軍。卻是仰慕已久

漢室立國至今五十多年,與匈奴凡大小合戰數百次。勝率就跟後世lol世界總決賽中國隊對韓國隊的勝率一樣。

絕大多數時候,匈奴一旦破關,幾乎就是長驅直入,所向披靡,一直要等到關中總動員,漢室集結起幾十萬軍隊,他們才帶著搶掠的財富和人口,悠哉悠哉的退出長城。

但,在雲中郡,匈奴人從來沒占到過任何便宜。

漢室有史記載以來,在雲中,匈奴人一敗再敗,甚至,在雲中城下,還曾戰死過大當戶這一級別的頂級貴族。

雲中郡,就是西漢初期,漢匈戰爭中一個永不陷落的城市。

也是始終屹立在漢匈邊境的一顆釘子

而一手將雲中郡打造成這樣的雄城的人,就是已經執掌雲中郡將近二十年的魏尚。

劉徹的前世,世人就曾經將魏尚郅都與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趙奢李牧相提並論

許進對魏尚的評價,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其實已經是很客觀了

對於長期為匈奴侵略所苦的漢人來說,雲中郡就是一面象征著希望的旗幟

雲中郡郡守魏尚的聲望,在當今這個時間段,幾乎是無人能及

去年,吳楚叛亂,劉徹的皇帝老爹,即使是在最危急的時候,也沒考慮過從雲中抽調哪怕一兵一卒,甚至,還曾從代北等地,向雲中郡增派了五千弓弩手,為的就是,防備萬一可能入侵的匈奴。

當時,漢室的戰略就是,萬一匈奴入侵,就以雲中代北等堅城為依托,進行抵抗,拖延。

而以目前掌握到的情報來看,當時的匈奴,也並非全然沒有考慮過趁火打劫。

只是,雲中城,成了讓匈奴內部的主戰派們絕望的城市。

三年前,匈奴右賢王以自身主力精銳分成兩路入侵,一路走代北,破北地郡,兵鋒直抵蕭關,烽火在長安都能看到。

另外一路則是選擇以雲中為突破口。

結果,代北這一路進展還算順利,但雲中方向,卻打成了消耗戰。

等到戰爭結束,匈奴人在雲中城下丟下了幾百個腦袋

堪稱漢匈兩國戰爭史上空前的大勝

雖然沒辦法跟後來霍去病衛青的斬首數量相比,但,在此時來說,卻是空前的大勝

而事後的情報證明,匈奴人在雲中城下戰死了一個大當戶

而且還是當時右賢王的心腹

甚至,匈奴當時的右賢王後來在政治斗爭中敗下陣來,與雲中之敗,有著很大的關系。

而匈奴對魏尚非常恐懼,恐懼到什么程度

根據漢室安插在匈奴的卧底發回來的情報,匈奴的某些部落里。有人用草扎成魏尚的模樣,天天用箭射。但總是射不中於是,匈奴人以為魏尚是神明。還給他立祀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匈奴人的宗教確實很奇葩但凡他們覺得打不過的人,就視若神明,為其立祀。

歷史上享受過這種匈奴立祀供奉待遇的漢將有很多。

魏尚郅都李廣衛青霍去病甚至連貳師將軍李廣利那樣的呆子都享受過匈奴立祀供奉的待遇

劉徹將視線從遠處收回。

他看著許進,道:「朕固知孟舒公長者,國之棟梁,只是,孟舒公年已七十,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然,終究已是壯士暮年,孟舒公近年已經幾次三番,上書請乞骸骨,朕與先帝,以雲中防務離不開孟舒公,固強留之,只是。朕亦知之,恐怕,得為孟舒公尋一繼任者了,許校尉。孟舒公在奏疏中向朕舉薦了卿與另外數位後起之秀,卿萬不可辜負孟舒公一片苦心」

這就是劉徹趁著今天考舉的空當來找許進談話的原因。

雲中郡,作為漢室樹立起來的一個招牌。一個旗幟,必須要選好繼任者

前世。漢室在這幾年,是陷入了太子廢立的政治斗爭中。幾乎沒有人去管雲中郡的事情。

結果,魏尚一死,雲中的防務,居然迅速的墮落了起來。

到小豬朝時,曾經讓匈奴人不敢窺視的雲中城,居然幾次三番,被匈奴鐵騎攻破

這樣的事情,劉徹可不希望再發生了

而更現實的考慮則是,雲中城作為目前漢室在長城防線上的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塞,劉徹自然希望能掌握在他手里。

下一任的雲中郡守候選,他自然要親自把關。

許進,算是其中的一個備選。

另外幾個備選人,劉徹都已經接觸過了,總的來說,並不是很滿意。

不然,劉徹也不會跑來找許進這個不過八百石的備胎考察了。

許進聞言,卻是低頭道:「小臣位卑,安敢望郡守陛下與魏公太過抬愛小臣了」

劉徹搖搖頭,笑道:「朕開始也是這么想的」

他提著綬帶,走到北闕的城樓箭塔口,看著正在考試的各個考場,道:「但孟舒公卻極力向朕推薦了愛卿」

事實上也是如此,假如不是魏尚極力推薦,劉徹是不可能將許進這樣的一個小小的屯門校尉放到堂堂兩千石郡守的備選名單中以常理來看,哪怕再給許進十年,他也未必夠格擔任兩千石的郡守,更別說是雲中這樣的軍事重鎮的最高長官了。

但好在,劉徹是皇帝。

只要他說行,那不行也行

根據劉徹目前的觀察和了解到的關於這個許進的情況來看,此人,帶兵還是有些水平的,而且,人也很穩重。

王道手下的情報系統,也已經將許進本人的祖宗三代都查了一遍,沒有發現污點。

而根據南軍各級將領反應來的關於許進的評價來看,這人在能力方面,沒有問題,政治態度上,也比較可靠。

現在,劉徹唯一不確定的是許進是否有能力擔任雲中郡郡守

最起碼,許進得給劉徹展現出,他具備擔任一郡郡守,保境安民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