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兒臣趙乾順 完(1 / 2)

天下豪商 大羅羅 1612 字 2021-02-16

開封府,正是秋高氣爽的日子。陽光灑在梨花別院中,灑在後院當中小小的池塘上,也灑在了潘巧蓮和幾個不停鬧騰的武好古的孩子身上。

家里面的仆人忙忙碌碌的,趁著陽光明媚,將一床床准備帶去界河商市的被褥報出去晾曬。羅漢婢最近又有喜了,才三個月,本來該是好好安胎的時候,可她卻一點閑不住,還在院子里面跑來跑去,指揮一幫仆役收拾東西她雖然第二次懷了孕,也挺討武好古、潘巧蓮的喜歡,但是奴婢的身份卻沒有解除,不過在武家的地位還是顯著提升了。現在是武家的管家婆,武好古和潘巧蓮准備搬家去界河商市的事兒,自然要她這個管家婆忙活上一陣子了。這可是好大一家子啊!

武好古的六個兒女中,長子武義勇和長女武美娘,都已經到了可以開蒙的年紀。不過武好古卻沒有為他們聘請西席先生,而是讓潘巧蓮教他們算術和認字,還讓奧麗加教他們一點基本的武藝。

這倒不是他不重視孩子的教育,而是他認為宋朝的蒙學沒多大用處,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接受更加「現代化」的蒙學教育。

而這樣的教育,在開封府是沒有的。只有在界河商市才有一所籌備中的「新式蒙學」,是武好古按照記憶中後世的小學,再參考六藝書院的課程,再加上雲台學宮出來的老師,才辦起來的新式學堂,名稱就叫「啟蒙學堂」。

等武好古闔家遷往界河商市後,武義勇和武美娘兄妹,就將成為啟蒙學堂的第一屆蒙學生了。當然了,男女還是要分班的。

幾個小家伙歪歪倒倒的奔跑著,兩個大的在追逐一只皮球,就是蹴鞠游戲中使用的皮球。四個小的則跟著哥哥姐姐,搖搖擺擺的好像四只小企鵝。小孩子的叫聲和笑聲,響徹在庭院之中。他們一個個都長得健康壯實,看上去很讓人放心。

六個孩子鬧得滿頭大汗,而在旁觀看的潘巧蓮卻是嫻嫻靜靜的在看著書。她的長相本就美艷,現在成了兩個孩子的母親,年齡也長了一些,身材也婀娜了起來,變得猶如熟透了的果實,更加美艷不可方物。和煦的陽光灑下來,照在她的艷麗的臉龐上,而她卻專注著手中的書冊,秀美微蹙,若有所思。

武好古則站在她的對面,正在一張畫板上用鉛筆打稿他是剛剛從界河商市回來的,是來向趙佶匯報和談進程的。因為同遼國的和談涉及到了商市包稅分配的問題,所以武好古也就參與進去了。而且他還趁機給高麗人挖了個坑,現在就是為這事兒回開封府說明情況的。

潘巧蓮看的書,也是武好古和蘇迨、呂好問等幾個大儒一起編纂而成的,還是哲學方面的書籍,名字叫《理性論》沒錯,就是後世成為科學、民主和啟蒙運動哲學基礎的理性主義!

而之所以會有這本《理性論》的出籠,其實是《天理說》和《實證論》生理論沖突後的必然產物。

在武好古西征的這些日子里,雲台學宮內部因為《天理說》和《實證論》生了爭吵這其實也是大批「通才」和「博士」從學宮畢業後,又被留校做學問後,必然會產生的矛盾。因為《實證論》所強調的注重實踐和感官認知,同《天理說》的理論,存在著巨大的沖突。

這兩種理論之間,缺少的就是理性主義理性主義就是承認推理可以作為知識來源的理論基礎上的一種哲學方法(也就思考問題的方法)。

《天理說》其實是形而上學的范疇,探討的是不可證明的事物,自然是脫離實踐的。在實證主義的質疑之下,理性主義就應運而生了不過「道德」能不能作為推理的始基,可就是很值得商榷的了!所以《理性論》展下去,最終還是會動搖《天理說》的根基。

但是武好古卻顧及不了這么多,因為「推理」和「實驗」是探索自然科學的基礎,缺一不可!

潘巧蓮雖然不什么大儒,但是她也看出了一些《理性論》的問題這本書並不只有大道理,也存著具體的思考方法和實例。實例都是自然方面的,比如「水是生命之源」,比如「火是生命之源」,以及一些算學上的推理……也就是說,被用作理性推理始基的,都是可以用實踐檢驗的道理。

很顯然,無論是《實證論》還是《理性論》,都可以用來質疑《天理說》,在辯法和論道中,這可是個致命的缺陷啊!

當然了,潘巧蓮沒有想得那么深遠,只是隱約覺得不大對頭,正想要向丈夫提問的時候,奧麗加的聲音就傳來了。

「老爺,宮里來人了!」

宮里來人是宣武好古入宮的,說是西賊已經降伏!

「降伏了?」武好古一愣,他從界河商市回來的時候,可還在討價還價呢!

「是張樞相和蘇相公上的奏章?」武好古問了一句。

「哎喲,這咱家就不知了。」來傳話的宦官地位不高,和武好古也不大熟悉。「官家只是讓太尉趕緊入宮,去崇政殿召對。」

「好!本官換身衣裳就來。」

武好古心里面雖然感到奇怪,但還是穿上官服,跟著宮里來的小黃門去了瓊林宮的崇政殿。

崇政殿里面,一堆的宰執重臣都已經到了,個個都喜氣洋洋。武好古走進去的時候,他的老恩師蘇東坡還在一邊咳嗽一邊吟詩什么可汗啊,什么武功啊,什么萬世啊,總之都是花團錦簇的馬屁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