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陸遜遣將赴毗陵,顏悅輕騎盡斬敵(1 / 2)

第361章陸遜遣將赴毗陵,顏悅輕騎盡斬敵

卻說甘述取得毗陵關,並得到了一千三百多人的投誠,活捉了毗陵關守將譚雄

簡單將關內的事情處理一下,他便將關中的事務交給了副將李福,立刻帶著三百名水鬼退回江北渡口。

原來出發前,姜維便告之,陸遜得到消息後一定會派兵來救

水鬼之戰一觸即發

是故,姜維令其奪取毗陵關後火速帶著參戰的水鬼退回渡口

江中水鬼之戰還需要他

而且,關平大軍渡江,才是重重之重

果不其然,毗陵關外僥幸逃脫的士兵們,在關外便分成了兩撥。

一路逃向了西面的南徐,一路逃往南面的吳郡。

南徐駐守的士兵們肩負著十分艱巨而隱秘的任務,那就是南徐是曲阿的糧倉,也是陸遜所部的旱軍大寨

而吳郡駐守著一支五千人的兵馬,其防范的對象則是海外上來的賊寇,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倭寇

統軍將領乃是老將程普的兒子程咨、程節和程儀。

先說南徐旱寨之中,陸遜看著跪在堂下的殘兵敗將,嘆了口氣,遂揮了揮手,讓他們下去,然後問向呂蒙:「子明,江上有何動靜關坦之可否出兵渡江」

「剛剛探哨回來稟報,江南毗陵渡口的幾十艘戰船已經北渡江面上都是甘槐所部的舢板往來馳騁」呂蒙回答道。

陸遜臉色凝重的說道:「看來他打定主意要和我一決高下了水鬼之戰,真要動手嗎」

呂蒙說道:「既然他們已經動手,我們若是還按兵不動,豈不落了人家的口舌」

「他們只不過是占據了一個毗陵關而已,何必勞師動眾呢更何況我軍水兵尚未訓練成熟,此時擅自挑起戰斗,於我不利也子明切莫擔心某自有辦法」說完,陸遜派找來黃蓋之子黃炳。

不一會兒,黃炳進來。

見禮之後,黃炳問道:「不知都督召末將前來有何事吩咐」

「江北關平部下昨夜奪取了我軍毗陵關要塞本都督欲派兵奪回,不知將軍可願意前往」陸遜問道。

黃炳雙手抱拳,微微一躬,應聲答應:「都督放心,末將定不辱使命」

「好,本都督許汝三千兵馬,即刻啟程」

「諾」

既然敵人已經打了過來,那么先將岸上之人打回江中再說

這是陸遜的打算。

而且,他又豈會放任長江對岸的關平肆意往毗陵派兵

但不知他如何對付江北

總之,他已經派出手下最厲害的武將前去征討那已經上岸的敵軍

孫劉之戰,就在這么小的一場交鋒中開始了

次日凌晨,李福早早就穿衣起床,換了盔甲,帶著兵刃,來到了關上,巡查崗哨

他可不輕心大意,不然自己這些士兵丟了性命是小事,影響了都督的計劃才是大事件

這里,咖啡給大家介紹一下李福。

三國演義中有記載的。

李福,字孫德,梓潼涪縣今四川綿陽東人,三國時期蜀漢官員。劉備平定益州,任用李福為書佐、西充國長、成都縣令。建興元年,轉任巴西太守,為江州督、揚威將軍,後入朝任尚書仆射,封平陽亭侯。諸葛亮臨死之前,劉禪派李福詢問諸葛亮國家大計。延熙初年,大將軍蔣琬出征漢中,以李福為前監軍領司馬,最終死於任上。

登上毗陵關的最高處,他朝著西北方向看去。

忽然,他愣住了

只見三里多地的遠的地方煙塵乍起,他心中一緊,急忙喊來士兵:「立刻派探馬去那里打探消息」

「諾」士兵應聲而去。

不到一盞茶的時間,探馬跑來稟報:「啟稟將軍,發現敵軍正在安營扎寨。」

「果然不出我所料,真的是敵兵有多少人統軍者何人」他問道。

「回將軍,統兵的人是黃蓋之子黃炳,大概有三千余人」

「哼,只派出了三千人,便想奪回毗陵關真當我等軟弱好欺不成你速速趕往江北,稟明都督」

「諾」

是不是該趁此機會,殺他一個措手不及呢

可是他又擔心另外一個方向的敵軍若是殺來,自己便會被左右夾擊一個不好,便會落一個全軍覆沒的結局1

就在他心中不停地猜測之時,士兵來報:「啟稟將軍,副都督顏悅帶領五千兵馬已經進入了關隘」

哎,真是來的太及時了

聞言大喜,他匆匆朝著關下走去。

來到兵營,他與顏悅走了一個碰面。

「屬下見過將軍。」

「李將軍辛苦了。陸遜的兵馬是不是已經到了」顏悅問道。

李福回答道:「回將軍問話,城外三里處便有來自南徐的三千余兵馬,正在安營扎寨」

「來的倒是很快毗陵關西面比鄰南徐,那是陸遜兵馬的大本營;南面有一個江東抵御海盜倭寇的兵營,御軍統領乃是孫權麾下唯一一位幸存的老將程普的三個兒子,程咨、程節和程儀三兄弟」看來,顏悅對江南的兵力部署都已經研究清楚。

李福問道:「將軍,今可否出兵,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那三千人的統軍將領何人」顏悅問道。

李福答道:「江東已故老將黃蓋之子黃炳。」

「原來是這廝據說,這廝乃是江東排的上號的猛將之一,更甚其父當年之勇不過,若是排兵布陣,論起智謀,他倒是短了很多若是偷襲,或許可以成功只是……」顏悅看了李福一眼,一笑:「李將軍年長於我,若是多有得罪,還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