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5(1 / 2)

好生招待了大理寺一行,熬夜值守查案的,更是吩咐了廚房准備宵夜,親自送過來招待一二:「還望幾位見諒,招待不周,大家先喝口熱湯暖暖身子。大晚上的沒什么好菜,這湯面什么的讓廚房做稍微快一些,各種口味都有,方便大家選。等案子忙完了,我絕對好酒好菜招待哥幾個喝上個三天三夜。宋公子,您說是吧?這吃碗面也不耽擱破案?」

宋學慈含笑點了點頭:「多謝賈將軍了。」

=====

瞧著還冒著熱氣的雞湯面,宋學慈一筷子夾起水嫩青蔥綠油油的小青菜,再一次感嘆誓死不回家繼承家業,當皇帝能一口氣連吃兩碗面嗎?

這冬日難得吃口這么新鮮的小青菜。

「要是咱每次出現場都有這待遇就好了!」宋學慈戀戀不舍的放下碗,轉眸看眼個個埋著碗吃著歡快的下屬們,再看看不差錢的銀炭燒著供他們取暖,忍不住感嘆一句。

掠過難得一絲的日常生活,宋學慈眼眸微微一閉,思索起案件。

余幕僚是個葯罐子,常年吃葯,自打任賈家幕僚後,便有老軍醫隨時診斷,榮府每月也定期請太醫把脈。(哪怕之前在孝期,賈赦拿著自己的名帖也在請人。)這葯以及這病都是常年熟人看診,煎葯端葯的都是老軍醫的小弟子。這些都是有跡可循,也經得起查探。

今日戊時一刻左右,余幕僚用完膳,力尚可,招了孩子們考校一番功課。

因為近來有崔承衍大哥哥榜樣,賈璉也跟著表現不錯,向來叔侄形影不離的賈蓉,一個人落單沒人陪著熊,也跟著認真學習了會。所以這三表現都不錯。至於賈薔,作為賈家另外一個葯罐子,學習不是重要目的,能開口願意說話,跟人交際往來就是成功。當然,余幕僚也問了幾句課業,以及他的特長聲音。

作為先生,余幕僚對孩子們功課以及最新表現很滿意,留著他們說了會話。這葯便一直溫在小廚房的爐子上。

今晚幸運就幸運在聊著聊著,小醫童端著葯而來的時候,賈璉賈蓉爭著要表示自己的孝心喂葯,然後揪著托盤爭來爭去的時候,托盤翻了,整個葯碗「咣當」一聲掉地上。

一想到這個緣由,宋學慈除了好人有好報,完全找不著其他詞來形容。那流淌在地的毒、葯把波斯來的天華錦紋栽絨毯腐蝕出了窟窿,連地面都有些磨損。經過大理寺醫共以及太醫驗證,乃前朝末年方士研制出來的帶著強、腐、蝕性的劇、毒日蝕。

這葯配方已經失傳了啊。

現在知曉前朝余孽一詞,能夠串起一些線索來,但問題寧府眼下不是個篩子啊?!

他又不是睜眼瞎!

自打發生盜竊案後,寧府仆從已經篩選一遍了,大理寺親自幫著寧府將所有仆從仔仔細細調查了一遍,賈珍就只顧樂呵呵拿銀子賞剩下來的那些忠仆了。再者,寧府里里外外,太子幾乎把他自己能調動的人手全安排過來了。

到底什么方式下的毒?

========

就在宋學慈百思不得其解,加班加點盤查各方線索時,京城最為權貴繁華的皇宮,泰興帝一夜未眠,用敖紅的眼當眾下了個命令放諸皇子龍孫回家過個年,正月十五過後繼續訓練改造。

文武百官們恍惚過後,自然應下了。

沒有皇子的日子,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是挺祥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