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0(1 / 2)

弄算盤算了又算。終於填補了風景區的缺了。

「二啊,你嫁得還挺值得啊,小崔啊,你娶得媳婦也有錢啊。」黃大官順帶還表揚了一下自己的「一兒一女」。

賈家叔侄兩光吃紅利,每年就能躺著賺錢,尤其是賈珍。這娃當年不識銀票,但他有庫房鑰匙,就算牛繼宗送回來了,可賈代化也是個人外加疼孫子,直接入股了。

一兒一女恭維:「還靠您生得好。」

牛繼宗:「……」

等牛繼宗略適應了有些突變的皇家畫風,而後說起了要緊的事:工匠技術等人才的引進和發現的馬鈴薯、紅薯等新糧種和新果蔬,而且還斗膽說了一下想要推出的「神話故事」梗。

黃大官對此到無所謂,示意權看黃小崔的態度。

黃小崔原本覺得注意不錯,但是不經意間想到了賈赦昔年推行玉麥的態度既然能早一日幫助人,又何必拖拉著?不缺用「救命糧」攢功德。

「後宮的事情我能跟朝臣打持久戰,衍兒今年秋便可大婚了,再往下拖拖,沒准我大胖孫子都能抱起來了,到時候也不會有人太關注我了。」崔宇沉聲:「況且,今年山東,河南那邊隱隱已經有大旱的苗頭了,這兩種薯若是能夠種植,比玉麥還不拘土壤水分的,那還是盡快趁早推行。」

「不過操作妥當,倒是也可利用一二,以安民心為主。」

一聽這話,其他人也沒意見,紛紛獻計獻策,該如何大力推廣了。

這馬鈴薯不比玉麥,一年能兩種,它的種植季節冬春交際時期,初夏便可獲。紅薯卻有兩種,春天的紅薯種子和夏天的紅薯種子。所以眼下先推行夏紅薯的種植,以趕得上種植的時令。

與此同時,賈赦倒不知新糧種的消息,只看著一日比一日火熱的小金烏,邊擦著手帕,邊核對著戶部的存糧,以及翻尋著資料關注山東等地地方報上的縣衙糧倉數量和當地戶籍人數。

他現在也懂的,沒按著白米飯算,只按著喝粥算。

也扔掉了糧倉一半的數量,充當了陳米舊米霉米以及層層油水等等,可剩下一大半的糧食,老百姓喝粥吃饅頭,也是夠熬過這一關的。

但是賈赦發現自己個還是太天真了點。

第134章賑災二三事

旱極而蝗。

到了秋時節,災情一封封入內,非但山東河南,便連陝西等地也出現了旱災,賈赦這些日子直接都囤戶部了,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戶部出的糧倉存糧。

保准都是白胖胖的大米粒,都還帶著谷粒味。

為了這一批批米糧能夠安全運送到災民手中,減少層層剝惜的途徑,他還自己掏了腰包,打點了一番。

「賈大人,你不必如此。」因為張青山丁憂提拔上來的戶部尚書,原先的戶部侍郎,也算張一手帶出來的徒弟,知曉賈赦的舉動後,私下找人推心置腹的交談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