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4(1 / 2)

組暫且不說,綱吉和迪盧木多一定會成為想要實現願望的那一組的眼中釘,到時候想要佛系參戰估計不可能。

在這樣的前提下,消除內部的不和諧是必要的。

是的,除了涉世未深的綱吉,斑和天草都看出來了,迪盧木多的不對勁。

凱爾特神話中,迪盧木多原本是騎士團的首席勇士,有著極為看重他的主君芬恩,但是這一切,在迪盧木多因為魔法,被迫帶著芬恩的未婚妻格蘭尼公主私奔後終結。

如果神話是真實的,那么迪盧木多的時代在公元3世紀左右,那個時代自然沒有什么「騎士道」神,迪盧木多注重騎士道,原因之一,是因為愛爾蘭的奧納騎士團是亞瑟王與圓桌騎士的傳說故事的原型,在流傳過程中,因為名聲被傳揚而成為英靈的迪盧木多難受到影響。舉個例子,芬恩、格蘭尼公主以及迪盧木多,他們三人的故事被認為是亞瑟王與其王後以及騎士蘭斯洛特的故事原型,作為蘭斯洛特「原型」的迪盧木多,如果在聖杯戰爭中對上蘭斯洛特,是有微妙的克制效果存在的。

原因之二,則是因為迪盧木多本身在神話故事中的做法,譬如在被追殺的過程中也不向曾經的同伴們出手,對之後與自己一起生活的格蘭尼公主愛護有加是的,貴婦們偏好找個騎士情人,丈夫是貴族,情人是騎士,在騎士盛行的歐洲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按照這樣的理念來看,騎士與別人的妻子在一起,也不算什么,君不見後來英國人又藉此編造出了亞瑟王、桂妮維亞王後與騎士蘭斯洛特之間的三角戀情嗎還有湛的身手,種種都能看成是騎士的配置。

神話流傳的過程中,人們潛意識地認為迪盧木多是個騎士,或者應當具有騎士風格,英靈座上的他難受到了影響。

最初的他本來就不排斥騎士道,因為帶著格蘭尼公主私奔,辜負了主君芬恩,從此對騎士道更加看重,也是難的。

迪盧木多想要找一個能夠讓他再次效忠的主君,可以說是為了贖罪,像是綱吉這種本身沒有什么願望,參加聖杯戰爭也只是意外的主君也就算了,要是迪盧木多恰好有一個與他的秉性完全相反,要么是個陰險小人、要么極為高傲不把迪盧木多的訴求放在心上的主君,那又該怎么辦呢?

想必最終,他還是會為了騎士道,放棄這位主君,選擇做自己認為是正確的事情吧!

一個主君,如果說冷血一點,那么可能就不會把屬下當成自己的親近之人,而當成是好用、但是自己需要防備的工具。

迪盧木多想要找的是自己能夠效忠的主君,也就是說,他希望主君的處事原則能夠達到他的期望,一個主君,如果行事都符合一個騎士希望他達成的准則的話,除非他也是一個騎士,否則的話那就沒有可能,總會有不符合迪盧木多之意的地方,除非他的主君對他完全放任。

這么看來,與其說迪盧木多的願望是希望找到能讓他效忠的主君,倒不如說是能讓他奉獻完全的騎士道神的人,換而言之,就是他的願望其實是能夠體面地履行騎士道神。

天草和斑都不知道他們這兩組後頭會采取怎樣的行動,反正,如果不得不拿到聖杯的話,那他們會采取的行動不一定完全正派。

天草四郎時貞的傳說來源於德川幕府時代的「島原天草大起義」,通稱「四郎」、名為天草時貞的青年為了反抗德川幕府對於切支丹教徒也就是如今所稱的天主教徒的迫害,率領眾多切支丹教徒揭竿而起。

發展到後來,起義軍的人數高達五萬,震怒的德川幕府三代將軍家光在最初的輕敵慘敗後,派出了以老中松平信綱為首的十二萬討伐軍,天草所領導的起義軍毫不畏懼,甚至多次打退討伐軍的進攻,最終在討伐軍的圍城策略中不幸敗於糧盡與瘟疫。

領導了這樣大的起義的天草,雖然因為切支丹教徒的身份,在傳說被尊為聖人,職階也是特殊的ruler,但是他的行事可不一定符合騎士准則,能達成最終目的,能減少犧牲,手段如何,並不是最重要的。

宇智波斑就更不用說了,指望他一個忍者出身、在貴族權術中受到多年熏陶,老爹還生怕他太直腸子的人,行事遵循騎士道?

tan90°,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