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虛擬工廠(1 / 2)

撿到一個星球 明漸 1193 字 2021-02-22

9月2o日。

上午八點半。

寶山工業區,星海科技的第四研工廠,走進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這些「客人」大多面色凝重、步伐急促,微微抖動的雙手,表明他們的內心並不平靜。

這些人中,走在最前面的是忠芯國際的董事長張衛京,跟在後面的是執行總裁丘慈峰、總經理梁孟楠、研總監楊明……忠芯國際的管理層,可謂集體前來。

「張總,你們來了,失禮失禮,都沒有在門口迎接你們。」

工廠內的陳今,本以為張衛京他們會9點後過來,沒想到足足提前了半個小時,不得不表示歉意。

張衛京擺了擺手,並不在意,同他握了握手,湊到他的近前,無比鄭重地問道:「陳總,你說的那樣『技術』,貴公司……真的研成功了?」

他臉上還是有些難以置信,那么夢幻的技術,真的有可能成為現實?

「差不多可以用了。」

陳今微笑著點頭:「我們星海花五億買來的第二台tc9ooo,運算度雖然還是不太夠用,但應對較為復雜的生產場景,還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沒有問題?」

張衛京的眼睛瞪圓起來:「芯片制造可不是『較為復雜』那么簡單,而是『極其復雜』!你的『虛擬工廠』真能模擬這么復雜的生產場景?」

他心里還是不太相信。

在工業領域,有兩樣東西是皇冠上的皇冠。

其中一樣是航空動機,另一樣就是芯片!

尤其是芯片的制造工藝非常復雜,一條生產線大約涉及5o多個行業、2ooo-5ooo道工序。

拿代工廠來說,需要先將「砂子」提純成硅,再切成晶元,然後加工晶元。晶元加工廠包含前後兩道工藝,前道工藝分幾大模塊光刻、薄膜、刻蝕、清洗、注入;後道工藝主要是封裝互聯、打線、密封。其中光刻是制造和設計的紐帶。

其中許多工藝都在獨立的工廠進行,而使用的設備也需要專門的設備廠制造;使用的材料包括幾百種特種氣體、液體、靶材,都需要專門的化工工業。另外,集成電路的生產都是在凈間進行的,因此還需要排風和空氣凈化等系統。

以目前忠芯國際能掌握的最先進的14nm芯片制程為例:要在一片表面積只有2-3平方厘米的晶元上,集成幾十億個的晶體管與控制單元,加工完成後,還要進行封裝、測試……總的工序過了2ooo道。

要是把晶體管的尺度再做小,產生的工序還要增加。

現在星海科技的虛擬工廠技術告訴他:只要把現實世界中的流水線設備、技術參數、工藝流程,全以數據的形式,輸入到級計算機中,搭建一個「虛擬工廠」,這座虛擬工廠可做到模擬現實中的情況,模擬芯片的制造。

在「虛擬工廠」中,從切割晶元到封裝測試,2ooo多道工序全走一遍,加工出虛擬的「芯片」出來。

張衛京不知道這是不是模擬動畫還是真的跟現實無限接近的「虛擬工廠」,但他一聽到這個概念,眼睛就睜大起來,立刻意識到了其中的巨大意義。

將會帶來一場工業領域的變革!

這么夢幻的技術,掌握在一家成立不過兩年的年輕公司手中?

陳今搖搖頭道:「張總,級計算機連核爆炸都能模擬,為什么模擬不了工業生產?你要是不相信的話,可以看看我們的『虛擬工廠』,親自操作一下,試試用這種方式能不能模擬制造芯片?」

「好!眼見為實!」

張衛京點頭,然後讓忠芯國際的總經理梁孟楠與研總監楊明,坐在電腦屏幕面前,操作電腦里的虛擬工廠。

梁孟楠、楊明二人在芯片領域摸索多年,是忠芯國際的兩員大將,沒有這兩員大將,忠芯國際的芯片制程工藝,恐怕還在28nm附近徘徊,不可能那么快進入14nm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