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五對無與倫比的鐲子(1 / 2)

一件藝術瑰寶,這是對如今的人而言,那如果放在清代呢

內務府造辦處幾名頂級工匠一段時間的心血;管事的一件比較會讓上頭滿意的產品;可能會賜給某個後妃的一件精細首飾;乾隆皇帝最多看一眼,甚至看都懶得看的一件小工具小玩意

技藝失傳了,這就是樣為極少數人服務的技藝。

當張楠度過了普通老百姓有錢人負債累累的窮光蛋有錢人世界頂級富豪的神奇經歷後,倒是認為這樣的頂級手藝對普通人而言有沒有失傳都沒啥關系。

就算有,那也不是普通大眾能夠享受的。

特權階級極少數人才能享用的技藝,沒了就沒了吧,還不如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創造實實在在的社會財富生產力上。

張楠為啥對紅的黃的綠的都不感興趣

因為這些都不從事生產,就這么簡單。

不過自己這會是有錢人,還是最有錢的那種,好東西總是喜歡的。

看到姐夫也覺得這是件好物件,就把手鏈放回首飾盒,手上一遞:送給我姐。

項偉榮也不客氣,接過來往邊上一擱。

要了。

就是件首飾,甭管是不是清宮造辦處的,這玩意要是就藏著掖著當寶貝,那它就會像張楠地下彈葯庫里那些見不得光的寶貝,這會完全失去了本身的價值。

首飾嘛,那就是用來戴的。

張楠的女人們可不缺首飾,給姐姐挺好。

等下個月你回去,那套定做的鑽石首飾也該完工了

鑽石手鏈只做了一條,那到時候挺著大肚子的姐姐另一只手就能戴這條清宮手鏈,絕對貴氣逼人。

中外結合跟潮流,80年代末很流行的理論。

這條手鏈太精致了,精致到小鬼子也知道把它化成金碇是爆斂天物。

不過大概鬼子在緬甸那一塊搶的東西太多,沒提前將這些細小珍寶送往本土,最後只能和那些金碇一道撤到菲律賓。

這樣的寶貝都沒先運走,可以想象狗日的當初當初搶了多少

手鏈歸了姐姐,張楠再打開一個盒子。

金光閃閃,是對金手鐲:不是常見的大路貨,是非常精細的那種。

金鏨雙龍戲珠鐲,內徑6公分不到點,采用鏨金工藝加工。

表面鏨麟紋,雙龍首相對,張口,嵌珍珠一顆,寓意二龍戲珠。

精細,非常精細立體,工藝就比那條手鏈差那么一點釘點。

內壁上有戳記,仔細一看,是和義。

和張楠混一塊的時間長了,項偉榮也知道這是件民間金鋪的玩意,不過看著工藝和款式,顯然不是封建時代老百姓能用的。

民國的

張楠搖搖頭,清代的工藝,民國貨比這個要粗得多。

清代後期清宮造辦處規模縮小了不少,不少首飾就讓民間頂級字號代為加工。

這件也不一定是清朝宮廷定制的,那些四方小國也常年有使節在京城,也能為他們的國王後妃什么的去定制,不違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