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部分(1 / 2)

人們甚至可能認為,兒童的這種最初的愛情關系是注定要消亡的,而原因恰恰在於它是最初的東西,在於這種早期的對對象的精神專注常常包含著高度的矛盾心理。強有力的攻擊性傾向總是伴隨著強有力的愛。一個兒童越是熱烈地愛他的對象,他對於從那個對象所遭受的失望和挫折就越加敏感,而這種愛最終一定會屈從於積聚起來的恨。這種關於在性的精神專注中存在著一種諸如上述的原始矛盾心理的見解,有可能會遭到否定。人們或許會指出,這是母親與兒童關系的特殊性質,它以同樣的必然性傾向於毀滅兒童的愛。因為甚至最溫柔的撫育也不可能避免運用強制手段和采取各種約束,而任何這種對兒童自由的干預,都必將激起兒童的反抗性和攻擊性傾向,以便反對這種干預。

我想討論這些可能性大概是十分有趣的。不過又出現了另一種反對意見,它迫使我們把興趣轉向了其他領域。

人們發現,輕蔑、愛的失望、妒忌和由於禁忌而產生的誘j等因素,畢竟也在男孩與母親的關系中起作用,但卻不可能使他放棄把母親作為愛的對象。

因此,我們只有發現某種東西,它僅為女孩所特有,而不存在於或不以同樣的方式存在於男孩身上,我們才能說明女孩終止對母親的依戀這種現象。

我相信我們已經找到了這種特殊的因素,而且的確是在我們所期待的地方找到的,盡管它采取了令人驚奇的形式。

這種特殊因素存在於閹割情結中,這也正是我們所期望找到它的地方。兩性間的解剖學性質的區別最終會表現為心理學的結果。

不過,當我們在精神分析中聽說女孩聲稱她們的母親應對她們缺少yj這一不幸負責,認為自己因此受到損害而絕不寬恕她們的母親時,我們是感到十分意外的。

因此,正如你們所聽到的,我認為婦女也具有閹割情結。

但由於種種有趣的原因,它的內容卻不可能與男孩的情況相同。

後者從對女性生殖器的觀看中了解到,他們十分重視的那個器官並非一定要與身體相伴隨,之後他們就產生了閹割情結。

在這種情況結中,男孩回想起他因為玩弄那個器官所招致的恐嚇,他開始相信那些恐嚇的真實性,並形成了害怕閹割的恐懼情緒。這種恐懼將成為他以後發展的最強大的動力。女孩的閹割情結也是在看到異性生殖器後產生的。她們立刻注意到了那個不同的東西,而且想必也承認它的重要性。

她們感到非常委屈,常常表示她們希望「也有那樣一個東西」,於是變成了「yj羨慕」(envyforthepenis)的受害者。這種羨慕將在她們的發展中、她們性格的形成過程中留下難以消除的痕跡。

哪怕在孩子最受寵愛的情況下,如果不付出巨大的心理能量,這種羨慕感也是無法克服的。

女孩對自己沒有yj這一事實的認知,決不意味著她們很容易就會屈服於這一事實。

正好相反,她們長時間地堅持希望自己獲得某種yj那樣的東西;在很長的時間里,她們還相信這種可能性。精神分析還表明,當兒童對現實的認識否定了這種願望,指出它不可達到之後,它就存在於無意識之中,並且保持著相當可觀的精神專注能量。

獲得yj這一願望,最終有可能不顧一切地促使形成某種動機,該動機推動成年婦女向精神分析求教,而她們從這種分析中合乎情理地希望獲得的東西——例如繼續從事某種知識性職業的能力——常常可以被確認為是這種受壓抑願望的升華後的變型。

人們是無法懷疑這種對yj的羨慕心理的重復性的。如果我斷言,羨慕和妒忌在女人心靈生活中要比在男人心靈生活中作用更大,你們就可能把這種斷言作為男性不公正的一個實例。

我並不認為羨慕和妒忌這些特征不存在於男人身上,也不認為在女人身上這些特征的基礎只是對yj的羨慕。但是,我傾向於主張,這些特征在女人身上之所以具有更大的重要性,原因即在於yj羨慕的影響。不過,現在已經有一些精神分析者顯示出一種傾向,他們貶低女孩最初時期的yj羨慕在崇拜男性生殖器階段的重要性。他們覺得我們從婦女的這種態度中所發現的東西,主要是第二位的構造物,是後來婦女發生精神沖突時,回復到這種早期嬰兒沖動的場合下產生的。

不過這是深層心理學(depthpsychology)的一般問題。

在許多病理學的甚至異常的本能態度中(例如在一切性倒錯行為中),產生了下述問題,即這些本能行為的強度有多少應歸因於早期嬰兒的固定作用,多少應歸因於後期經驗和發展的影響。

在這些場合,這個問題幾乎始終是如同我們在關於神經病起因的討論1中所提出的那種互相補充的問題。上述兩種因素以不同的重要性在這種因果關系中發生作用;如果一個方面的作用較小,另一個方面的作用就要大些,以此達到平衡。

嬰兒期因素在所有場合都建立了模式,但並不總是決定這個問題,盡管常常是決定性的。正是在yj羨慕這一場合,我要堅決地論證嬰兒期因素的優勢。

發現自己被閹割是女孩成長過程中的轉折點,由此開始了三條可能的發展路線:一條導致性約束(sexualinhi-tion)或神經病;一條使女性的性格向女性男化情結(ma-sulinityplex)方向轉變;第三條則通向正常的女性氣質。我們對這三條路線已經知道了相當多的東西,盡管並沒有認識一切。

第一條路線的基本內容如下:幼女迄今為止是以男性方式生活的,她可以通過刺激y蒂得到愉快,並把這種活動與她以母親為目標的性願望聯系起來,這種願望常常是主動的;但是現在,由於yj羨慕的影響,她失去了男性生殖器性欲意義上的樂趣。

因為與更為優越的男性的同類物作比較,她的自愛心(self—love)受到了傷害,於是她放棄了從y蒂獲得愉快的手y方式,並否定了對母親的愛。與此同時,她還常常壓抑她的一般性欲傾向中的合理方面。她對母親的反感無疑不是突然出現的,因為女孩一開始只是把她的閹割看作個人的不幸,後來才逐漸把閹割與其他女性聯系起來,並且最終也與她的母親聯系起來。她的愛是指向在她看來具有男性生殖器的母親的,由於發現母親也遭到閹割,她就有可能不再把母親作為

1見《引論》第二十二、二十三講。——英譯注。

愛的對象,結果她身上長期以來一直在積聚的仇恨動機便占了上風,所以,這種情況表明,對於女孩來說,就像對於男孩和成年男子來說一樣,由於發現婦女缺少yj,她們的價值就降低了。

你們大家都知道,我們的神經病患者把他們患病的重要原因歸之於他們的手y。

他們要手y為他們的一切煩惱負責,我們很難使他們相信他們錯了。

但是事實上,我們卻應該對他們承認他們是對的。因為他們在嬰兒期的性欲正是通過手y得到發泄的,他們確實深受嬰兒期的這種處於不完善發展狀態的性欲之苦。可是神經病患者多半卻把責任歸之於青春期(periodofpuberty)手y;他們通常都忘卻了早年嬰兒期的手y,而這種手y才是症結所在。

我希望日後能有機會向你們詳細闡明,早期手y的所有真實細節對於個體後來產生的神經病和性格是多么重要。

這種手y是否被發現了,父母是怎樣極力反對它或容忍它的,或者,是否兒童自己成功地把它壓抑下去了,這些情況都在兒童的發展過程中留下永久性的痕跡。

然而總的來說,我很高興我不必這樣做。

這將是一件艱苦而沉悶的工作,而且在它結束之際,你們一定會要求我提供一些關於父母或教師應當怎樣對待幼兒手y的切實可行的建議,從而使我陷入為難的境地1。我可以從女孩的這種發展中——這是我本次講演所關心的問題——為你們提供兒童本人努力擺脫手y的事例。如果對yj的羨慕激起了僅對yj手y的強

1弗洛伊德關於手y的最詳細的闡述,見他寄給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舉辦的專題討論會的論文(1912f)。——英譯注。

烈沖動,而y蒂手y仍然拒絕讓步,結果就會發生一場「yj羨慕」從y蒂手y控制下爭取自由的激烈斗爭。在這場斗爭中,女孩本人可以說接替了被她所黜的母親的角色,並在反對從y蒂獲取快感的努力中,表現出對自己的低劣的y蒂的全部不滿。多年以後,手y活動雖然早已被制止了,但是對這種手y的某種關注依然存在,我們應當把這種關注解釋為是對某種仍然令人擔心的手y方面的誘惑的防御心理。這種誘惑表現為同情那些陷入類似困境的人們,它在人們締結婚約的行動中起著動機的作用,甚至可能決定對丈夫或情人的選擇。

根除早期嬰兒手y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或尋常的事情。

隨著y蒂手y的放棄,女孩的主動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廢除了。如今被動性居於優勢。女孩借助於被動性的本能沖動,基本上完成了以父親為目標的轉折。你們可以發現,上述的發展浪潮把女孩在崇拜男性生殖器時期的主動性掃除一空,從而為形成女性氣質廓清了地基。

如果在這種掃除過程中女孩的主動性未因壓制而喪失過多,那么所形成的女性氣質最終就可能是正常的。導致女孩轉向父親的願望最初無疑就是一種對yj的願望,它在母親那里已遭到拒絕,現在則寄希望於父親。但是,如果對yj的願望被對嬰兒的願望所取代,也就是說,在一種早期的象征性的「等同」中,對嬰兒的希冀代替了對yj的希冀,一種女性情勢也就隨之建立了起來。

我們不是沒有注意到,早在崇拜男性生殖器這個安寧的階段,女孩就已經在盼望著有一個年幼的嬰兒了。這當然就是她和玩偶做游戲的意義。但是那種游戲實際上所表現的並不是她的女性氣質,而是模仿母親的自居作用,其目的在於用主動性代替被動性。

她在扮演母親的角色,而玩偶就是她自己。

她現在能夠對這個玩偶嬰兒做她的母親曾對她做過的一切事情。一直到產生了對yj的願望時,這種玩偶嬰兒才變成了來自女孩父親的嬰兒,後來又轉變為最強烈的女性願望這一目標。

倘若這種對嬰兒的願望日後在現實中實現了,女孩就會覺得非常幸福,而如果這個嬰兒是一個帶有女孩所渴望的yj的小男孩,情況便尤其如此1。在「來自父親的嬰兒」這一復合描述中,給予充分強調的往往是嬰兒而不是父親。

渴望占有yj這個古老的男性要求,仍然以這種方式在現已形成的女性氣質中隱約可見。不過,我們或許反倒應該承認,這種對yj的願望是一種十分典型的女性願望。

隨著對yj—嬰兒的願望進一步轉向父親為目標,女孩便進入了俄底浦斯情結的狀態。她對母親的敵視——這無需重新產生——現在大大加強,因為母親變成了女孩的競爭者,她從女孩父親那里得到了女孩也渴望從那里獲得的一切東西。

按照我們的看法,女孩的俄底浦斯情結長時期地隱蔽了她在前俄底浦斯階段對母親的依戀,然而後者仍然十分重要,它留下了種種極為持久的固定現象。

就女孩而言,她的俄底浦斯狀態是長時期艱難發展的產物。

它是某種初步的解決,某種不會很快放棄的寧靜狀態,在作為為期不遠的潛伏期的開端時尤其如此。

我們現在已對兩性間的區別有所認識,這個區別對於俄底浦斯情結與閹割情結的關系大概是十分重要的。處於俄底浦斯情結中的男孩想望母親,而且可能希望趕走作為競

1參見下文第133頁。——英譯注。

爭者的父親。他的這一情結是很自然地從崇拜男性生殖器的性欲階段發展而來的,然而閹割的威脅迫使他放棄了那種態度。由於害怕失去yj,俄底浦斯情結乃遭到摒棄和壓抑,在最正常的情況中也是被完全破壞(參見第92頁),嚴厲的超自我則作為它的繼承者建立了起來。在女孩那里發生的情況幾乎正好相反。她的閹割情結是為俄底浦斯情結作准備而不是破壞它;她因為羨慕yj而不得不放棄對母親的依戀,她置身於俄底浦斯狀態就仿佛是躲入了避難所。由於不存在對閹割的擔擾,女孩便缺少一種導致男孩克服俄底浦斯情結的主要動機。

她在這一階段停留了或長或短的一段時間;她後來催毀了俄底浦斯情結,但很不徹底。在這些條件下,超自我的形成將會受到妨礙;它無法得到使它具有文化意義的力量和獨立性。

可是,當我們向男女平等主義者指出這個因素對一般女性特征所具有的影響時,他們並不表示高興。

現在我們返回去談一下。

我們曾經提到,強有力的女性男化情結作為對發現女性被閹割的第二種可能的反應發展了起來。

這一情結意味著,女孩似乎挑戰性地拒絕承認被閹割這一討厭的事實,她甚至誇大她過去的男性氣質,堅持y蒂手y活動,而且逃避到模仿在她看來是具有男性生殖器的母親或父親的自居作用中去。那種促使產生這一結果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呢?

我們只能假定它是某種氣質上的因素,是較高程度的主動性,諸如男性特征那樣的東西。不管它可能是什么,這個過程的本質在於:在發展的這一時刻,女孩躲開了開辟轉向女性氣質道路的被動性流潮。

這種女性男化情結的極端實現,似乎會影響到女孩的對象選擇,使之趨向於明顯的同性戀(hoamosexuality)。當然,分析的經驗教導我們,女性同性戀極少或者決不是從嬰兒的男性氣質直接延續下來的。對於這種女孩來說,她甚至必然在某個時期把父親選擇為對象,並進入俄底浦斯狀態。

不過此後她不可避免地會對她的父親失望,結果便是退回到早期的女性男化情結中去。這些失望情緒的重要性不應加以誇大;注定要形成正常的女性氣質的女孩也會產生這些情緒,然而它們具有不同的影響。

這種氣質的重要性似乎是無可爭議的;而女性同性戀發展的兩個階段則充分地反映在同性戀者的實踐中;她們經常和明顯地既相互扮演母親和嬰兒的角色,又相互扮演丈夫與妻子的角色。

b我在此告訴你們的東西,可以說是婦女的前歷史(pre-history)。

它僅僅是最近幾年的研究成果。

作為精神分析工作的一個詳盡事例,它可能已經使你們發生了興趣。

由於它的主題是婦女,我在此將冒昧地提到幾位女性,她們對這一研究作出了富有價值的貢獻。魯特。邁克。布魯恩施維克(ruthmackbrunswick)醫生(1928)第一個描述了下述神經病病例,這種疾病返回並固定在前俄底浦斯階段,並且從未到達過俄底浦斯階段。

這種病例采取妒忌狂想症的形式,事實證明治療對其是有效果的。珍妮。拉姆普—德。格羅特(jeanelamaldegrot)醫生(1927)通過某些值得信賴的觀察,證實了女孩在崇拜男性生殖器階段對母親所進行的那種不可思議的活動。海倫。多伊特朔赫(helenedeuthso)醫生(1932)表明同性戀婦女的性行為再現了母親與嬰兒的關系。

我不打算追蹤探討從青春期走向成熟期的女性氣質的進一步表現。

而且,對於這個目的來說,我們的知識也是不夠的。

但是在下文中,我將把若干特征綜合起來。

我把婦女的前歷史看作某種出發點,故在此我將強調女性氣質的發展仍然受到來自早期男性化時期的殘留現象的干擾。趨向於前俄底浦斯階段固定現象的回復行為頻頻出現;在某些婦女的生活進程中,男性氣質占優勢的階段與女性氣質占優勢的階段交替重復存在。

我們男人稱之為「婦女之謎」的東西的某個部分,大概來自於關於婦女生活的雙重性別特征這種印象。但是在這些研究過程中,對另一個問題作出判斷的時機似乎成熟了。

我們已認為性生活的動力是「利比多」。性生活是被男性—女性的對立傾向所控制的。

所以,這種見解主張要考察利比多與這一組對立面的關系。如果這種見解能夠證明每種性別都有適合於自己的特殊的利比多,以致一種利比多追求男性性生活目標,另一種追求女性性目標,那么這種見解就不會令人感到奇怪了。

但是上述情況並不存在。

實際上只有一種利比多,它既適合於男性的性功能,也適合於女性的性功能。

我們不可能把任何一種性別指定為利比多本身。我們若是按照主動性等於男性氣質的傳統公式,傾向於把利比多描述為男性的,那么我們不應忘記,它也包含著具有被動性目標的傾向。然而,說存在著與此並列的「女性利比多」則缺乏充分的理由。我們的看法是,當利比多被迫用於女性功能時,它就受到了更大的壓抑。

而且,用目的論的話來說,比起男性氣質的情況來,大自然較少關心它的女性功能的要求。

目的論還認為,不關心的原因可能在於這一事實,即生物學目的的實現已經托付給了男人的攻擊性,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已經不經婦女的贊同而實現了。

婦女的性冷淡(thesexualfrigidity)——它的頻繁性似乎進一步證實了這種冷淡——是一種尚未充分認識的現象。

它有時是由精神沖突引起的,在這種情況下它容易接受影響。

但是在其他場合,它卻暗示了下述假設,即它是由氣質上的因素決定的,甚至有某種解剖學的因素在起作用。

我已經允諾過,要告訴你們一些我們在精神分析觀察中發現的成熟的女性氣質的其他精神特質。我們並不要求這些斷言具有很大的有效性。而辨別這些特質中什么東西應歸之於性功能的影響,什么東西應歸之於社會的熏陶,卻並不是很容易的。

例如,我們認為大多數自戀現象屬於女性氣質。

這種現象也影響到婦女對對象的選擇,以致於對她們來說,被人愛較之愛他人是一種更強烈的需要。而且對yj的羨慕對婦女天然生成的虛榮心也發生影響。因為她們一定會高度估價自己的魅力,以此作為對她們早期性低能的一種晚期的補償1。

羞怯心被認為是一種非常優秀的女性特征,然而它遠比我們所料想的要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