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部分(1 / 2)

心態的能量 未知 5962 字 2021-02-25

e。智商和情商

f。溝通和爭辯

g。負責任的冒險和孤注一擲

h。主觀和客觀

i。嚴肅和嚴謹

j。我希望和我來做

k。知道和做到

l。能力和權力

m。焦點在外和焦點在內

n。體驗和概念

o。技術性和調適性

p。自我和角色

q。舒適區和學習空間

r。我贏和共贏

s。頑固和堅持

t。目標和成果

u。創造性張力和情緒張力

v。知識技能和心態素質

w。不喜歡和不願意

x。利益和立場

y。情緒和情緒化

z。理性和合理化

下面的這些區分只是區分了其中的一個方向,並不是唯一的答案,謹供參考:

a。自責、負責、指責

這幾個概念感覺上有相似之處,但其實各有不同。自責是向內的;指責是向外的;負責是中立的,積極的心態!而自責、指責是偏激的,不中立的心態。

比如,公司的某個項目搞砸了。這時候,自責的心態可能會造成你情緒低落,反而影響項目的後期跟進。而指責就更不可取了,會把一個團隊弄得j飛狗跳、人心渙散。只有負責的心態,才可能促使大家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如何進行項目的善後。

當然,對於「負責」也是有不同區分的。

在你的信念里,你和他人(也可以指團隊)願意為一件事情(團隊)所負責任各占的百分比是怎樣的?這里有四種區分,每一種區分都代表了不同的心態:

b。負責任≠承擔過錯

負責任與對錯無關——對錯發生在過去的時間,對現在已經沒有意義!而負責任是發生在現在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過錯的!對錯是評估、比較後的結論,而負責任僅僅是心態。

第42節:擺脫「混淆人生」的26位密碼(2)

例如,朋友去你家,把杯子打碎了。

你要不要收拾?要!

但是不是你的錯?不是。

可是你願不願意為其他人負責任?願意!

為什么這時候明明不是你的錯,但是你願意負責任?因為你是主人。這說明負責任並不代表你要承擔過錯。負責任只是一種心態。

當然,我們還要弄清楚關於負責任的另一種區分:

心態上的負責任,不同於法律上的負責任;兩者范疇不同,前者是心態范疇的,後者是法律范疇;心態上的負責任無對錯之分,而法律上的負責任是有對錯的!前者是無形的,後者是可以有形也可以無形!

c。大我和小我

大我是追求理想、有創造力的我。

小我是基於本能和習慣的我。

大我和小我可以是矛盾的,也可以是和諧統一的。一般來說,我們首先需要戰勝基於本能和習慣的「我」,養成優秀的習慣,培養卓越的本能,才能夠實現有追求、有理想、有創造力的「我」。而當我們實現了大我以後,大我和新的小我又重新統一起來。

比如,你想成為一個炒股高手,這是你的大我。但同時,你不長於計算,做事也不夠果斷,這是和你的大我相矛盾的小我。

為了實現你的大我,你應該怎么做呢?當然是改造小我,通過不斷的訓練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同時讓自己變得果斷起來。最後,你實現了炒股高手這個大我,而新的小我——精於計算、做事果斷也成為了「我」的一部分。

d。意向強烈和急於求成

意向強烈是承諾於目標,有計劃有激情地去創造。

急於求成是活在將來,想僥幸拿到成果,心態浮躁,不腳踏實地。

意向強烈常常容易造成急於求成。兩種心態最關鍵的差別是什么呢?是在心態決定下的行動。意向強烈,最後會轉化成更高效、更成功的行動。而急於求成,則常常容易拔苗助長,妄想跳過事情的基本步驟,去達到最終的目標。

e。智商和情商

智商是人認識和駕馭外部世界的能力。

情商是人認識和駕馭自身的能力。

f。溝通和爭辯

溝通是平等的,有明確目標,通過交談解決問題或達成共識。

爭辯是壓倒對方,為了分出勝負,證明自己或觀點是對的。

比如,當你和同事討論一個問題的時候,你的出發點是得出某個項目的解決方案,這是溝通。但是,如果你希望證明你是對的,而且語氣強硬,態度強勢,這就叫爭辯了。

第43節:擺脫「混淆人生」的26位密碼(3)

g。負責任的冒險和孤注一擲

負責任的冒險,是願意為實現目標,突破自己能力的安全區域去做事情,是積極地願意承擔並且已經准備好承擔後果的。

孤注一擲,是盲目的冒險,用賭博心態去拼一次,不會為結果負責任。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積極地去創業。那么,怎樣的創業心態叫做負責任的冒險,怎樣又算是孤注一擲呢?

酷6網站的創始人李善友說過這樣一段話:「創業時,要准備如何成功的計劃,更要准備萬一失敗的計劃。在我接觸的許多成功人士中,似乎都是做了周密的失敗打算的,他們的成功計劃反而更像是一種失敗的流程。而我見到的那些最終失敗的人,卻很少做過失敗的打算。把失敗計劃好,也許才是成功的第一步。知道可能失敗的人,大概才知道怎樣成功。」

只想到成功的創業,是孤注一擲。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都願意為結果負責的創業,才是負責任的冒險。

h。主觀和客觀

主觀是人的思維所反映出來的一切。

客觀是人腦以外的物質世界。

i。嚴肅和嚴謹

嚴肅是人有原則又不苟言笑的表情。

嚴謹是有原則又認真細致的態度。

j。「我希望」和「我來做」

「我希望」只是自己產生想法,但是不一定是自己來做,某種程度上是想別人使事情發生!

「我來做」是我使事情發生!

k。知道和做到

知道停留在「我明白了」、「知道了」思維的層面。但世界不會因為我們知道多少而改變。許多人明白但就是不去做。

做到是通過行為拿到成果。世界因做到而改變。所做所為決定人生的價值。

這就像是你在交通嚴重堵塞的主路上開車,你明明知道旁邊有一條輔路可以走,可是你為什么拐不進去呢?因為你雖然知道外面旁邊有輔路,但是你不知道出口在哪里,你仍然做不到。所以有的時候,知道並不等於能做到。

知道為什么不一定能做到?因為,有可能你知道的還不夠具體,還不夠清晰,還不夠支撐你去做到。而只有你做到了,才能證明你真的知道。

有一句話叫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只有你在實踐中「做到」了,我們才能確定你「知道」的真理到底真不真!

l。能力和權力

能力是自身擁有的改變世界的技能和力量。

權力是機構或者別人賦予的行使命令的資格。

第44節:擺脫「混淆人生」的26位密碼(4)

能力一旦擁有,就沒有人能夠奪走。但是權力,只要賦予你權力的機構或者人物消失,哪怕你在權力的巔峰,你也有可能跌下來。

m。焦點在外和焦點在內

焦點在外是忘我,專注於外面的人和事。

焦點在內是焦點關注於自身的想法、情緒、行為等。

n。體驗和概念

通過行動得出自己的經驗和感受是體驗。

通過書本或別人身上學來的知識和經驗是概念。

o。技術性和調適性

靠用知識、技巧和方法來解決的問題是技術性的。

靠調適心態、打開信念、提升素質來解決的問題是調適性的。

p。自我和角色

自我是小我,活在生理本能層面的我。

角色是大我,或是擔當的職位,或是追求理想時的定位。

有一段我和b總裁的對話是這樣的:

b總裁:我很不喜歡我的副總裁,總是跟他處理不好個人關系,我很苦惱。怎么辦?

我:不喜歡他什么?

b總裁:他是南方人,個子很小,外表長得很難看,說話聲音又是娘娘腔,尤其他做事總是很小氣,我們單位好多人都討厭他!

我:他的工作怎么樣?

b總裁:工作倒是搞得井井有條,業績也很不錯,但這些都是他分內應該做的!

我:你認為你剛才講這番話是站在個人的角度講的,還是站在一個總裁的角度講的?

b總裁:我自己個人啊!噢!我明白了,我是老板!

我:個人可以有七情六欲,是代表小我的利益;而總裁是一個職位,代表一個團隊的領袖,是大我,你以這個身份做事的時候是代表團隊和企業的立場!而現在,像你這樣做,你有可能會為此付出什么代價?

b總裁:有時很生氣,我真想炒了他!但是,又沒人能頂上!所以,有可能會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

我:你現在想要個人的小利益呢?還是堅持企業的大立場?

b總裁:是啊!我現在清晰了,當然是企業的大立場了!過去我有很多時候區分不清這些,炒了很多人,損失了很多人才!也影響了企業的發展……

作為一個管理者,你的自我是什么呢?你的角色是什么?

角色是領導者,自我就是你作為個體所擁有的喜怒哀樂。

如果這個管理者說,我不喜歡a員工,我喜歡b員工,是自我還是角色?是自我,他把「自我」的好惡帶進了「角色」。

第45節:擺脫「混淆人生」的26位密碼(5)

站在管理者的「角色」,可不可以說我喜歡a,不喜歡b呢?不可以。管理者評價員工的標准,應該是員工在工作上的表現。

q。舒適區和學習空間

舒適區是我們現有的能力范圍,也是安全區域。呆在里面有舒適的感覺。

學習空間是指人向內學習時,超出人的舒適區和能力范圍以外的空間,需要突破和冒險的。在舒適區之外,人往往會有壓力或者興奮的感覺。

很多人喜歡做在自己的「舒適區」之內的工作。但是其實如果一項工作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圍,反而能激發你的潛力,對你更有幫助。只有不斷地突破你的學習空間,你的舒適區才能夠相應地拓寬。

r。我贏和共贏

我贏是一種結果,一種是我贏了自己,是真正贏了;另一種是贏別人,有可能是贏了,有可能是輸了,也有可能大家都輸了。所以,我贏有時僅僅是一種表面現象或者是自定義的標准。

共贏是一種心態,在我贏的同時讓別人也贏,前提是我要贏。

s。頑固和堅持

頑固是頑強地固執於過去的東西。

堅持是基於未來的目標。

t。目標和成果

目標是一個大方向,是無形的,或是基於大方向分解成若干小段的任務。

成果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是目標的檢視點。

舉個例子來說,年初定目標的時候,公司同事們一起定下了今年的目標,大家都說,下一年我們一起完成1000萬。

到了7月份的時候,大家看了上半年的銷售報告:「太好了!已經完成了800萬,看來今年的年度目標可以超額完成了!」

這里,完成800萬,就是一個階段性的成果。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個階段性成果,我們對於完成目標才會更有信心。如果我們只有目標,卻不重視成果,就會有可能漸漸地偏離目標。

u。創造性張力和情緒張力

創造性張力是大我基於願景去追求和創造的力量。

情緒張力是小我執著於固有的習慣、信念和舒適區域的力量。

v。知識技能和心態素質

知識技能是關於智商的,需要用加法來學習。

心態素質是關於情商的,需要用減法來學習。

w。不喜歡和不願意

不喜歡是活在自己的標准當中,不符合自己的標准就不喜歡,實質是沒能力喜歡對方。

不願意是任性、執著於小我的舒適區。

第46節:擺脫「混淆人生」的26位密碼(6)

x。利益和立場

利益,指的是所有能給小我帶來的方便與好處。

立場是大我表現出來的正直、中立、客觀、堅持、愛心、挑戰……等我們要具備的正面積極的態度。

以上兩點往往是成反比的。

很多人過度追求利益就會為失去立場而苦惱,過於執著立場也會影響利益,最佳的平衡是堅持立場做人,得到合理的利益。

y。情緒和情緒化

情緒是人身上與生俱來的純粹的、自發的能力。

情緒化是一種人為的計謀和技巧,用來c縱別人的。

z。理性和合理化

理性是人運用思維,客觀、中立、邏輯分析時的表現。

合理化是運用理性來保護自己,逃避壓力的方法。

每種區分都是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每個人都有能力為自己選擇最好的路,但首先要懂得如何區分。

將混淆的信念區分開,視野才會更開闊,行動范圍才會更寬廣,也會更容易達到目標。

因此,你能讓自己的表現發生改變的關鍵所在——就是幫助自己把混淆的信念從360度的各個角度區分清楚。

在一個團隊要創造無限價值的時候,在一個人要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的時候,必須用成果來說話。

沒有成果的人生是空d的,我們學習很多東西,體驗很多東西,不是為了學到而是為了做到。

人生是一場體驗,贏的體驗就是最好的印證。其實「做到」是對自己的人生價值最好的詮釋,「做到」是對自己能力檢驗的最有力證據。

第47節:啟發性發問找到人生無限可能(1)

想到就能做到——啟發性發問找到人生無限可能

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種可能性?我們怎樣才能不斷地發現這些可能性?

五步心態修煉法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了解自我可能性的方法——啟發性發問。

啟發性發問,通常是通過一些拓展性的問題,啟發我們釋放出生命的潛能,讓我們贏得通向成功的更多可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成長和提升。

啟發性發問,可以幫助我們發現自身都沒有察覺的隱藏部分,釋放出心態的潛能。

通過啟發性發問,還可以區分出我們自身的盲點,同樣能發掘出被隱藏的潛能。

為什么披露隱藏部分和區分盲點能釋放潛能?

這些原理在反映全方位互動的「喬?哈里窗戶(johariwindow)」模式里面有詳細的闡述。

在心態修煉、激發心態能量的過程中,立體式d察是一個基礎,它可以廣泛地接收信息。而啟發性發問則能更深地挖掘信息,沖擊我們固有的信念,從而使我們受到啟發,願意看得更多、更寬、更廣。

啟發性發問的重點,不在於問,而在於啟發。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認為,人生來就已經知道所有需要知道的知識,只不過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漸漸遺忘罷了。所謂的真理其實就是「回憶」起早已存在心中的事情而已。

他曾經找來一個沒受過教育的小男孩,問了他一個很高深的數學問題:

「如何在不用任何工具的情況下而能將一個四方形剛好拉長一倍?」

小男孩自然不知道,急著讓蘇格拉底告訴他答案。

蘇格拉底並沒有直接給予答案,而是一步一步地問問題。一連串的問題之後,小男孩終於自己找到了正確的答案。

那個小男孩非常開心,他大喊:「我成功了!」

所以,我們一定要堅信,真正的智慧和答案永遠都在自己手中。通過啟發,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智者。

啟發性發問的秘密

在我們運用啟發性發問的方法來激發心態能量時,要如何對自己發問或者是問些什么呢?

啟發性發問,不是「連珠炮發問」,也不是問「搜腸刮肚的問題」。這些發問方式,都不能達到啟發性發問的效果。

沒有方向地亂問會把自己弄暈,更加找不到方向。

啟發性問題是圍繞6個方向來問的。

5w和1h:

誰?(who);

何地?(where);

做什么?(what);

為什么做?(why);

何時做?(w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