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使能者出力(1 / 2)

魚不服 天堂放逐者 1635 字 2020-07-17

秋陵縣這場地動,即使鄰縣也有傷亡, 災情迅速報到了平州府。

照理說, 事情應當立刻上報給朝廷,同時請求中書省批文賑災。

可是現在已經接近年關, 快馬報信往太京還得幾天, 再往後數四五日,就趕上各大衙門封筆封印的時候。

物資調派不齊就不說了,誰會奉命去賑災?

趕這個當兒報信,不僅觸皇帝的眉頭, 還招朝廷里那些重臣的嫌,一般都是壓下不報等年後的, 至於理由,說著荒謬聽起來更荒謬——誰不想好好過個年呢?

平州府確實想要壓下不報,可是事情偏偏出在秋陵縣。

秋陵縣有什么?

盪寇將軍劉澹,他在查司家金礦的事。

劉澹是皇帝信重的臣子, 這番前去,自然是領了皇帝的命令。

要是皇帝關心金礦的事,大過年把錦衣衛指揮使找去, 隨口問劉將軍那邊查得怎么樣了, 結果聽到秋陵縣發生地動, 死傷無數,平州府還沒把災情報上去!這倒霉會是誰?

於是平州知府二話沒說, 立刻寫了奏章, 快馬加急報往太京。

中書省的張宰相先看到了奏章, 很是不悅,隨後意識到了劉澹帶來的影響——齊朝有提防武將的習慣,平州多盜匪,秋陵縣這會兒災民多,如果盪寇將軍腦子發昏,找到金礦後扯起反旗叛變了,陛下震怒追查,災情不及時上報的事,中書省是不是有責任?

退一步說,就算劉澹對陛下忠心耿耿,可是秋陵縣遲遲不得賑災,這天寒地凍的,肯定要出亂子。劉澹要是寫奏章來告狀,壓下了災情的中書省必定首當其沖。

張宰相一琢磨,覺得這事很好,可以利用了對付政敵姜宰相。

張宰相立刻動用人手,把奏折混入一堆無用的折子里,偷梁換柱擱置一旁,給腰腿犯病臨時回家的姜宰相挖了個大坑。

結果計謀剛開個頭,就沒了下文,因為姜宰相半道上回來了。

雖是一把年紀的老臣,但是記憶力過人,一看就知道桌上的奏章被動過了,他把那份奏章翻出之後,氣得胡須直抖。

姜宰相不知道政敵會出什么招,索性來一招釜底抽薪,把秋陵縣的災情報上去了。

不出所料,皇帝大怒。

年關鬧天災,這是什么意思?說他得位不正?

好在姜宰相早有准備,他是私下稟告的,又做出一副關切劉澹的模樣,說平州天寒地凍,秋陵縣連一棟完好的屋子都沒有,災民尚且不說,劉將軍不知如何了。

齊朝這位皇帝,最愛標榜自己與前朝的楚元帝不同,表面上對臣子很好,隔三差五就要賞賜大臣。

劉澹是救駕功臣,一個寬厚仁德的皇帝,顯然不能放著這樣的臣子有難而不去管,再說皇帝還記掛著秋陵縣的金礦呢,各地動.亂,國庫空虛。

皇帝一想,覺得劉澹死了也可惜,當下派了錦衣衛秘密出京,又讓陂南三縣協助賑災。姜宰相為皇帝寫了旨意,秘密發出,只要京城里沒人議論這場天災,朝廷還是能過個好年的。

——盡管劉澹傷重躺著不動,可他的存在,還是給秋陵縣帶來了轉機。

臘月二十四,陂南縣的賑災米糧到了。

大鍋熬粥,香味飄得很遠。

墨鯉與孟戚動身准備啟程,這些天他們幫著鄭捕快從地窖里找了些吃食,可惜數量有限,還活著的人基本上是凍不死吃不飽,每天惶恐不安。

有幾個傷勢沉重的病患熬不過去,死了。

墨鯉進山沒有找到草葯,偶爾采到的幾株看起來總有些異常,可是墨鯉說不出來是哪兒不對。

就跟地窖挖出的糧食一樣,吃起來有些怪。

墨大夫最初認為是糧食沾染了灰燼的緣故,再怎么清洗都有殘余,後來聞到賑災的米粥香味,才發現不是這么回事。

難道是水有問題?

墨鯉仔細看過,水沒有毒,一切都很正常。

秋陵縣是一個奇怪的地方,待得久了,墨鯉便感到一絲焦躁,想了半天,他覺得可能是水土不服。

龍脈站在別的龍脈地盤上,感到不適能叫什么?只有水土不服能夠形容了!

孟戚看起來倒不像有事,或者說他因為患病的緣故,經常情緒不穩定,墨鯉也分不清孟戚的反常是不是「水土不服」。

這個疑問一直留到了今天,快要離開秋陵縣了,墨鯉還是沒能想通。

「大夫?」

「……你剛才說什么?」墨鯉回過神問。

「沒什么,大夫可是腹中飢餓?」孟戚悠閑地打趣道,「我這里還有兩片肉干。」

墨鯉這些天吃的東西很少很少,跟沙鼠差不多了,因糧食有限,大家都要省著點吃,孟戚便沒有過多注意,畢竟他自己病情發作起來經常三餐不吃,不知道怎么活到現在的。

——大概靠深厚的內功吧!

楚巫一族真是充滿了謎團。

孟戚隱晦地打量墨鯉的後背與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