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妄語古今(1 / 2)

魚不服 天堂放逐者 1697 字 2020-07-17

禮部的何侍郎看到六皇子回來了, 頓時松了一口氣。

這開年第一樁差事, 就是這么要命。

何侍郎腹誹著,他不待見劉澹這個武夫,對到處亂跑的六皇子也很有意見, 可是能怎么辦呢?他又不是太傅,皇帝的兒子打不得罵不得,即使犯了大錯,也輪不到他教訓。

何侍郎板著臉,給那錦衣少年行過禮,硬梆梆地勸道:「殿下,這附近有些荒僻。近來還有一些強人匪盜涌進縣城, 下官等人在路上就遇到了好幾次斗毆拼殺, 殿下也是看到的。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殿下若是被這些目無法紀的人傷到,下官回京要如何向陛下復令?」

「何侍郎多慮了, 江湖匪徒若是將我抓了去,最多就是索要一些錢財,你就算放著不管, 也沒什么事。」六皇子的語氣比他還硬, 嘴角邊更是掛著諷刺的笑。

氣氛變的微妙起來。

劉澹看了看六皇子, 又看臉色鐵青的何侍郎,覺得這里面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事。

宗廟里的祭祀繼續進行, 六皇子拿了香, 按照禮儀叩拜了祖父牌位, 又在幾個低著腦袋連頭都不抬的道士引導下,燒了寫有祭天詞的紙。

然後就是求雨了。

皇陵這邊當然沒有神婆蹦躂,道士舞桃木劍,但是仍然要走求雨的流程。

香爐前放著一只金蟾蜍,以及一罐子井水。

用紙扎出猛虎與龍的形狀,描以赭、石青、藤黃,畫得十分鮮亮。

然後做出龍爭虎斗之勢,由人舉起,繞供桌緩緩前行,足足走了七圈後擲入火中。

再捧上大瓮,里面是事先抓好的四腳蛇(蜥蜴),取出之後交給主持祈雨祭禮的人一根鞭子,做勢鞭打四腳蛇。

最後這項,叫做鞭龍。

因為有種說法,認為不下雨是龍太懶了。

祈雨時除了要去河流等水源處取水「請龍」,還需要「驚龍」,就是把龍給引出來,讓它跟猛虎相爭。

虎自然是沒有的,連虎骨虎皮的價格都很高,於是人們就殺家畜代替,後來慢慢轉變為扎紙做龍形虎形相斗。民間舞龍搶珠,大祭則有專門的禮樂配「驚龍」之事。

可不下雨的地方就是不下雨,做這些也沒用,所以不知何時開始,祈雨時就多出了鞭龍這一條。所謂請不動、引不出,那就打吧!用鞭子抽!

連龍都打了,再不下雨就真的沒轍了。

虎都不一定能找到,上哪兒找龍?再說龍的意義非凡,也不是隨隨便便打的。

沒有人敢鞭打龍的石雕,就算是龍形的物件也不行,一般都用蛇,講究一些的就用四腳蛇。前朝有人作詩稱鞭龍化甘霖,便是這件事了。

劉澹見過不少次祈雨,不知道為何他總覺得今天後背有些發涼。

不應該啊!錢袋都給出去了,煞星也打發走了!

祭祀進行到一半,劉將軍沒法東張西望,只能用眼角的余光瞥一瞥四周,再給自己的親衛使個眼色,讓他們多加留心。

筇縣在雍州東南,可以說是王朝的腹地,挨不著南邊的敵人,也沒有亂民。

能出什么事呢?劉澹百思不得其解。

宗廟後面的屋脊上,墨鯉沉著臉看著下面的「鞭龍」。

他耳力過人,能聽懂各地方言,那幾個道士念叨的話他全都聽得清清楚楚。

竹山縣這二十年來沒有鬧過旱災,山洪倒是有過,當地不缺水,祈雨節就成了廟會,大家也拜龍王吃春餅,最多取水到田間做個請龍的架勢,連驚龍都用不上,更別說拿鞭子抽了。

墨鯉還是第一次看到,求雨能求成這樣的。

那些方士拿著符籙,讓這個神那個神聽命去儲風搬雨,還能當個熱鬧看;燒符籙厲聲呵斥龍王降雨,因為不是四海龍王也不會行雲布雨,所以聽著也沒什么;對著一條四腳蛇,說要鞭龍,不打不下雨,龍脈就很不高興了。

「這是齊朝定下的祭禮?」墨鯉皺眉問。

「……不是,許多地方都有,這風俗少說也有幾百年了。」

孟戚以前覺得這是方士求雨不成,破罐子破摔地耍賴。

——連龍都敢打,還不把人嚇住?

這樣騙了錢沒求到雨的方士,就可以成功溜走了。

也不知為何,這做法竟然流傳開來,還越傳越廣,以至於成了一項固定的風俗。

孟戚也有點不痛快,不過他沒有墨鯉的那樣介意,孟國師自認自己是山靈。山靈是人們說的龍脈,可他又不是真正的龍,對這種事還是睜一只眼閉一眼罷。

「大夫,越是缺水的地方,祈雨的花樣就越多。」

祈雨是一個挺長的過程,他們二人之前在筇縣,百姓還在請龍驚龍的環節呢,要到正午過後才會鞭龍,所以墨鯉直到這時候才發現不對。

「這算什么花樣?不下雨就打龍,田地欠收他們還揍土不成?」

墨鯉差點想要掉頭就走,皇陵這邊也看不出什么線索,濃濃的煙味熏得他頭昏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