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至其有所求(1 / 2)

魚不服 天堂放逐者 1625 字 2020-07-17

錦衣衛多多少少總會知曉一些宮闈隱秘。

他們比朝臣知道得多,又比內宦知道得少。

內廷的事情往往還沒有傳出宮門, 就被控制住了, 皇帝喜歡什么厭惡什么這都是忌諱中的忌諱,絕對不能打聽, 打聽了就要掉腦袋。

十六年前,陸璋殺盡了楚朝宗室。

京城里都是血流成河,更不要說內廷了, 沒有一面宮牆不曾染血。

可能是這個緣故,齊朝的宮人膽子都很小, 根本沒有碎嘴多話的。他們更像皇宮里一棵樹一株草,或者是華美殿堂里最不起眼的擺設, 無論見到誰都低著腦袋。

走路沒有聲音, 穿一式的衣袍。

宮女梳一式的發髻,戴同樣的首飾。

別說遠遠望去,就算挨近了都很難認出誰是誰。

偌大的皇宮, 無數的宮婢內宦……仿佛有名有姓,還是人的就那么幾個。

宮鈞身為錦衣衛副指揮使,他不認識後宮妃嬪身邊的得力人,只認識內廷十二衙門里掌事太監跟掌事姑姑, 只對皇帝跟皇子身邊的內侍有印象。

這些人有權勢,也知道很多事情,跟錦衣衛跟朝臣都能說得上話, 但是不該說的他們一個字都不會說。

然而有些秘密, 不是「不說」就能瞞得住的。

宮副指揮使是多么精明的一個人, 他能深挖細查地發現六合寺方丈的真正身份,只要落在他眼前的蛛絲馬跡,就不會放過。

他倒不是想依靠這些獲聖寵、拿把柄,而是為了避免自己在不知道的情況惹上什么麻煩,以及最重要的——

將來啊!

哪怕是錦衣衛副指揮使,皇帝也可以說撤就撤。

一朝天子一朝臣,宮鈞不僅要保證陸璋在位的時候,他的官帽是穩的,還得思考皇帝沒了之後的事。

事關養老,馬虎不得。

這也不是宮鈞一個人會有的心思,他的上司正職的錦衣衛指揮使不也在盤算著這個主意?

「太子這些年來身體越來越差,怕是活不到繼承皇位了。這是當今的隱患,包括錦衣衛在內,很多朝臣都在琢磨著下一任東宮的人選,想要示好,至少也要結個善緣。」

宮鈞謹慎地斟酌著用詞,然後繼續用傳音入密說,「不過朝臣們很快就偃旗息鼓了。不算夭折了的,宮中只有四個皇子,除去病入膏肓的太子,再除去還未成年的六皇子,剩下的兩個都有這樣那樣的不足。」

二皇子左耳失聰,身懷缺陷幾乎沒有身登大寶的可能,除非陸璋的兒子都死完了只剩下他。

三皇子怯懦無能,才學疏淺,根本沒有做東宮的資質,他的優勢都是親兄弟給襯托出來的。

「……六皇子倒是有些小聰明,可他性情古怪,常有驚人之舉。如果要在三皇子跟六皇子之中選擇一個繼承大位,朝臣們必定會支持三皇子。」

懦弱的皇帝好擺布,庸碌無能也好過突發奇想地折騰大臣。

陳朝就出過一個不顧舉朝反對,堅持御駕親征,結果被西涼國打得一敗塗地傷重不治的皇帝。

「如此說來,三皇子占有絕對的優勢,二皇子必須要謀反?」孟戚語帶冷意。

從本心上說,孟戚對誰要造.反這件事不感興趣,齊朝皇帝陸璋令他厭煩,然而改朝換代並非小事,就算是篡位也有可能影響到太京的百姓。

十六年了,京城好不容易恢復了一些元氣。難道轉眼又將卷入火海?

孟戚深深皺眉。

假如那個謀反的皇子很有能耐,可以兵不血刃迅速地干掉陸璋登上皇位,孟戚也不會有什么意見。

現在厲帝陵被炸了,那個皇子還跟青烏老祖有勾結……

孟戚怒意難消,這筆賬他一定要算!

「既然如此,你剛才為何說哪個皇子都有可能謀反?」

「……因為三皇子不是真的愚笨,他的性格如何不好說。三皇子身邊的內宦非常懼怕他,如果這全部是裝出來的,他處心積慮是要做什么?太子的病會不會跟他有關系?這些事都很難說。」

「有意思,那個不在京的六皇子呢?」

「他在私下說過一些不敬之言,要說反意,他是表現得最為明顯的一個,不過六皇子無權無勢,朝臣又不看好他,他就算想做什么也沒有可能。」

孟戚琢磨出了不對,他疑道:「陸璋對這幾個兒子沒有偏向?」

皇帝寵愛的孩子,繼承皇位的可能性總會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