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可遇不可求(1 / 2)

魚不服 天堂放逐者 1819 字 2020-07-17

孟戚當然沒有興趣做皇帝。

他知道太子真正想問的也不是這個,而是想說動他留下。

——不管是做皇帝, 還是輔助誰, 都得留下。

「找不到賢臣, 就把主意打到了我的頭上,膽子不小!」孟戚眯起眼睛,神情不悅。

太子怡然不懼,徑自道:「國師在楚朝為官三十余年,親眼見證、親手締造了升平盛世……」

「慢!」孟戚抬手制止, 漫不經心地說, 「太子高看我了,我只是國師, 才能平平, 也未有過顯赫功績, 不過是練了一身好武功。」

「在楚朝遺留的奏折、以及楚元帝的起居錄里,關於國師的記載乍看不算出彩, 僅是一位能臣, 孤不知道這是刪改後的結果,還是國師善於隱匿自己。」太子頓了頓, 又道,「孤見過很多人, 即使未曾謀面, 也能憑借他們的習慣跟喜好推測他們的想法, 唯獨看不透國師。」

楚朝國師孟戚, 非常的神秘。

這種神秘不僅因為他極少做一些露面牽頭的事, 而且他沒有親屬族人,連籍貫都是含糊不清的,有些記載甚至前後不一致。

人總會因為故鄉、以及長久生活的地方擁有鮮明的特征。

譬如口音、食物的口味偏好,某地民間的風俗習慣等等。

而孟戚都沒有,與他同時代的人都說不清他是什么地方的人,索性就把他記成了游離四方的有志之士,生逢亂世遇上了明主,這才青史留名。

讀史不用心,很容易把他忽略過去。可要是對他感興趣的話,便會發現這個人身上的蹊蹺,歷來得皇帝看重的僧道之流,都忍不住要從皇帝那里扒拉點好處。諸如獲封某某真人某某大師的名號、金銀法器玉石錢幣、鑲金絲鋪珠玉的僧袍道袍,甚至童男童女,賜宅邸給田庄。

楚元帝賞賜臣子宗室的東西,以及什么時候賞賜的,都能從文書與起居錄里找到。

孟戚得到的那一份中規中矩,可以說是不起眼,混雜在一堆賞賜中間,分量也不多。除了綢、錦緞、貢品瓜果,就是夏天的冰塊、冬天的柴炭,宮里的八寶粥……是近臣與重臣年節時的基本賞賜。

其他臣子就不同了,完全能看到那人的喜好,

愛飲酒的有御酒十二壇,怕熱的人得到的冰賜分量就多,另外還有名劍、古籍,甚至是河套羊肉西域香料這種賞賜。

能根據葯材看出臣子的身體好壞,能從長命鎖、小兒玩物、宮花發釵的數量判斷臣子家中親眷的情況。

太子不止要學治國,還要學為君。

賞賜臣子的時候投其所好,適當的體貼關懷,算是基本的學問。

然而用君王的角度看,孟戚就顯得古怪又棘手,三十多年不生病,三十多年不娶妻不生孩子,不喜飲酒,對神兵利器也沒什么興致。

有些物品,楚元帝只賞了一次,然後就沒再出現過,顯然不得這位國師的心。

這般無欲無求,如果不是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神仙中人了。

齊朝太子深深地看了孟戚一眼,就差疑心孟戚是山中精怪所化,應運而生,前來扶持楚朝大業。等到楚朝氣數盡了,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孤讀過楚朝所存的所有文獻,尤其是那些影響深遠的治國策略。說來慚愧,因不知民間疾苦,許多都一知半解,恨不能親身聆聽那些賢能之臣的高見。東宮還藏有幾卷抄錄的文書,不知國師是否願意教導我的六皇弟……如若不然,有那等天賦不凡,一心治國為民的人登上皇位,我亦可安心閉眼。」

孟戚聞言,不由得皺眉。

說實話,那個六皇子實在不怎么樣。

性情偏激,咄咄逼人,還有股非要跟人較真的勁兒。

這般性格換了旁人,也不是什么大問題,可要是皇帝,某天忽然脾氣上來了,非要跟臣子爭一口氣,絕對會釀成慘劇。

墨鯉終於從狸貓的圍堵里脫身了,他輕輕吁了口氣,見孟戚不說話,就主動解圍道:「實不相瞞,吾等在雍州見過六皇子一面。」

剩下的話墨鯉就沒說了,太子頓時眼露失望。

「你不在意齊朝江山?」墨鯉將方子交給郁蘭,頭也不抬地問。

太子有氣無力地說:「我死之後,等到父皇老了……或者等不到他老,天下就要生變,陸姓遲早保不住的皇位,我在意有什么用?」

那也未必,墨鯉心想。

太子沒有注意到墨鯉的表情,他精神不濟,半合著眼睛說:「國師既然不是為了玉璽而來,又在這里耐心聽我說了這許多話,還請友人為我診治開方,我斗膽猜測,國師也不是為了行刺皇帝或抓拿叛逆而來……是二皇弟勾結的江湖人有什么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