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事將奈何(1 / 2)

魚不服 天堂放逐者 1776 字 2020-07-17

寢殿里飄著濃濃的葯味。

陸忈靠在軟枕上, 半閉著眼睛喝葯。

放碗的時候, 手有些不穩,碗差點磕到漆盤上。宮人郁蘭眼疾手快地抬手一伸,准准地將碗擱到了雕花托盤里,隨後躬身退下。

宮鈞雖然低著頭, 但是沒有錯過這次小意外,他心里咯噔一跳,不禁懷疑起太子的身體狀況。

「宮同知頗有才干,短短數日內就查出了這許多東西。」

太子翻著手里的奏折, 慢條斯理地說。

「有賴殿下的倚重, 下官方能通行無阻, 借著太京府衙跟北鎮撫司之力,為殿下效力。」宮鈞不止會擺官威,說起這種官場上的謙卑話, 也是一套一套的。

太子審視了宮鈞一陣, 然後慢吞吞地說:「是嗎?孤怎么覺得這里面缺了什么?」

宮鈞身體一僵。

關於孟戚的事, 他只字未提。

宮鈞不清楚太子對前朝國師是什么看法,根據他搜集到的消息, 二皇子謀逆造.反有青烏老祖的手筆, 陸璋重傷二皇子逃脫這是孟戚做的。根據那一塊楚朝宮制的金裸子, 可以查到盪寇將軍劉澹,宮鈞特意派人在鬧市上轉了幾圈, 果然看到了沒有絲毫遮掩行蹤意圖的孟戚跟墨鯉, 那兩人竟然若無其事地逛著鋪子, 每天都去不同的酒肆茶樓。

當時忙得無法回家的宮鈞看到報來的消息時,氣得多吃了一碗飯。

「殿下明鑒,京城中魚龍混雜,有許多真真假假的消息,因人手有限,微臣只加緊查證了那些意圖不軌的人。」

宮鈞恭敬地垂首道,他在心里迅速思量太子究竟知道了什么,面上卻分毫不顯,從容地稟告道,「太京戒嚴之前,就有許多江湖匪類混入城中,這些人身份復雜,太京府衙的監牢已經關滿了人。對於那些沒有通緝在身的可疑之人,微臣妄自決斷,命人嚴加監視,沒有直接動手抓捕。如今報給太子殿下的,都是確鑿無誤的消息,不敢拿市井傳言湊數。」

什么仙人橫渡青江,胡扯的傳言!

東市最近有兩個陌生的美男子出現,無聊的傳言!

宮鈞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凈,太子嘴角邊泛起笑意,審視這位錦衣衛副指揮使的目光也變得破有深意。

「哦?孤怎么聽說,有人提到了前朝國師?」

「殿下明鑒,確實有這樣的傳聞,然而楚朝的孟國師如今算來年紀已過八旬,而城中如此年歲的老者,仔細算來也不過二十余人,皆為太京百姓。故而臣認為,這些都是無憑無據的謠言,殿下切勿相信!」

宮鈞說得義正辭嚴,太子既好氣又好笑。

氣得是宮鈞睜著眼睛說瞎話,笑的是這宮同知還真是個人才!

從前太子培養自己勢力的時候,專門琢磨過錦衣衛跟禁衛軍里官職較高的人,貪財好色的人針對弱點跟把柄去控制,野心勃勃的人可以利誘。

宮鈞卻是個油鹽不進的家伙,無視過太子的暗示,不肯輕易站隊,好像一心一意要走孤臣的路線。可是跟劉澹不同的是,宮鈞對博取聖寵也興致缺缺,活得像是文遠閣里七十歲的宰輔,整天只想著保住官位,保住門生故吏,等著拿賞賜告老還鄉。

太子命宮鈞來查張相,還遭到了屬臣的反對。

在他們眼里,宮鈞是一塊又臭又硬的石頭,冥頑不化,不一定會真心辦事。

然而他們不知,對於宮鈞,太子是有幾分了解的。

「宮同知,你從禁衛軍的異動,抽絲剝繭找出張相的爪牙以及他們為了滅口殺死戶部小吏的證據,孤很滿意。如果你願為孤所用,從此赤膽忠心,孤便賞你白銀千兩,以及一座位於太京的五進院子,二十個家仆,許你有生之年長住太京。」

太子頓了頓,又道:「這二十個奴仆,乃是出自皇城外御獸園,先皇沒有游獵以及豢養猛獸的喜好,宮里妃嬪多要聲音婉轉的鳥兒跟乖順的幼崽,便養了不少,平日里勤加照顧,喂食遛彎,替它們洗浴打理甚至接生幼崽,可謂是樣樣皆會件件精通。聽聞宮同知家中養了八只狸奴,仆人手忙腳亂,家中常有物品被打碎弄壞,這都是不善照顧的緣故,譬如孤的阿虎,最多也就是蹲在房頂不下來罷了。」

說著便讓宮人將阿虎抱來。

那狸奴一進殿,便掙脫宮人爬上軟榻,主動地把腦袋湊到太子手下。

宮鈞:「……」

宮副指揮使眼睛都紅了。

都是狸奴,家里的那八只卻對他愛理不理。

除非他手中有吃食,冬天身上蓋了被子,夏天身邊有冰盆,否則這些狸奴從不主動湊過來。

「殿下關懷,微臣感激不盡。」宮鈞暗暗咬牙抵住誘惑,江湖道義還是要講的,國師跟大夫救了他跟屬下一命。不能恩將仇報,轉眼就把人賣了!

宮鈞語氣恭敬地說,「太子殿下有命,微臣豈有不盡力的道理?銀兩、宅邸以及……仆役,實在受之有愧。殿下不日登基,吾等錦衣衛,原本就該為君王效死力。」

他心里腹誹,陸璋都死了,他想要安安穩穩地做錦衣衛副指揮使,想賺錢養家,還能有什么選擇?難不成去投靠張相?

張相欺君罔上,卻沒有謀朝篡位的膽子。

就算倒貼宮鈞一千兩銀子,宮鈞都看不上。

「宮同知明白就好。」

太子也不逼宮鈞必須交出跟孟戚有關的消息。

要讓人真正心悅誠服的為己所用,有千百種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