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妄為亦死(1 / 2)

魚不服 天堂放逐者 2270 字 2020-07-17

所有人皆感震驚, 連之前的爭執都擱置了。

「益州淪陷,懸川關如何了?」

黥面老者揪住那侍衛, 急急追問。

天授王占據了西南三郡, 懸川關死死地扼住了出蜀之路,是真正的天險。

更何況守關的還是名滿天下的寧家, 武將輩出, 世代戍邊。

原本常駐西北邊疆, 自從關外蠻族式微, 身為寧家女婿的楚大將軍陸璋謀朝篡位後, 就把寧家打發到了西南懸川關。皇帝打壓, 官場上的人也見風使舵, 處處給寧老將軍找不痛快, 扣著兵甲軍械,拖欠糧草餉銀,好在太子為寧家女所出, 這些人不敢把事情做得太絕。

近年來天授王勢大, 西南局勢緊張,一方面寧家處境愈發艱辛,一方面這也給了他們喘息之機, 因為陸璋不能直接撤換寧家兵馬, 只能采取分拆舊部、分化兵權的軟刀子。

不過隨著今年太京一場宮變,陸璋暴亡,太子登基,可以說寧家最困難的日子已經過去。

懸川關地勢險要, 寧家又少了後顧之憂——怎么之前那般艱難都守住了,現在反倒出事了?

不止黥面老者,秋景的兩個心腹亦是焦急,那侍衛被這么多人齊刷刷地盯著,頓時額頭冒汗,結結巴巴地說:「是……外郡加急傳來的消息,剛送到兵部。」

至於具體情況,他一個報信的怎么可能知道。

若非事情太大,也不會由他跑這一趟,畢竟程涇川在明面上還只是個校尉。

「秋閣主,程某告罪了。」

程涇川神情數變,最後直接一拱手,轉身出了門。

秋景掃了桌上的機關樞紐一眼,忽然感到有葉子飄了下來。

屋里哪來的樹葉,再說這又不是秋天,更沒刮大風。

秋景警覺地後退一步,抬眼望去,就見到一個熟悉的人影。

「國師?」

孟戚一腿屈起一腿垂落,背靠檐檁斗拱,灑脫不羈得仿佛這是自家房梁一樣。

秋景本能地感覺到孟戚有些地方不同,可到底哪里不同又說不上來。

——是偷了腥、得了意的沙鼠。

她看不出來,是因為孟戚被益州淪陷的消息嚇了一跳,正在犯愁。

「秋閣主,久見了。」

「……也不是很久,是這段時日發生的事太多。」

秋景苦笑著說,之前那次碰面,對手還是野心勃勃想要復國的西涼人,煩惱的還是苗疆聖葯阿芙蓉的可怖葯效。轉眼間對手竟然變成了自己的父親,風行閣也搖搖欲墜即將分裂,江南兵禍就在眼前了。再一眨眼,天授王竟然攻下了益州,首當其沖的就是荊州。

秋景對荊王沒有多少信心,如果說寧泰這邊吏治敗壞,荊州就更不能看了。

放在天授王面前的路有兩條,一是北進中原,一是攻占荊州。

以秋景的看法,荊州可比豫州有油水,雖然歷朝歷代都少有由南征北一統天下的成功例子,奈何江南有錢啊。天授王手下除了聖蓮壇教眾,就是泥腿子匪盜,窮得跟什么似的。

荊州一旦落到天授王的手里,揚州哪里還有好日子過?

遺楚三王也好、齊朝也罷,都知曉吃太飽跌倒的道理,不會輕易揮霍手里的兵馬,可草莽出身的天授王呢?保不齊是要燒殺搶掠的,打下的地方根本不駐守,走到哪搶到哪,直到把江南禍害完了,掉頭再去打中原。

這樣一來,揚州就成了一塊大肥肉,還能指望狗不叼走?

「國師,恕在下失禮了,眼下需得聯絡吳王,整合江南兵馬阻止亂賊。」

秋景一想到自己要先拉齊風行閣忠於自己的人手,在自己父親手底下艱難奪人,再通過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這張網聯絡所有江南商行,努力促成三個藩王的合力御敵,她就感到頭痛欲裂。

不是做不到,是這時間太緊。

越早能定下來,江南百姓就多一絲喘息之機。

秋景雖沒明說,但孟戚是何等人,這等事情他稍微一想就能捋明白。

事實上他「叫住」秋景也是為了這個。

「吳王膽小無用,算不得聰明,耳根子很軟。」

遺楚三王里面吳王是年紀最大的一個,今年已是快要六十歲的人了,如果當年不得楚元帝喜愛,沒被鄧宰相等人看順眼,絕對不可能得到這樣好的封地。

雖然一開始封給吳王的只是會稽郡里的一座城,但這也很了不得,畢竟吳王這個封號就象征著不缺錢用。

孟戚對那些皇子的印象本就淡薄,更何況過了這么多年。

好在遇到墨鯉之後,他逐漸恢復了記憶,想起了很多從前的事。孟戚記憶里的吳王是很識趣的人,盡管不出挑,辦不成事,可至少不惹事。

因為這個皇子能聽別人的話,這是長處亦是短處,早年在太京的時候,皇子的老師伴讀都由楚元帝掌眼,近身服侍的內侍姬妾也不敢肆意行事,蠱惑鼓動皇子,等到楚朝覆滅吳王搖身一變占了天下最富庶的江南四郡,什么亂七八糟的人都來了。

於是吳王就成了屢出昏招,行事莫名其妙的人了。

比方說養了一群江湖人,相信太極觀道人的話,還派人千里迢迢跑到雍州去斬「齊朝陸氏」的龍脈。

又比方說可能受人蠱惑,出了六百兩金子買飄萍閣殺手去西南殺天授王,實則掉進西涼人的圈套,差點讓西涼人攪得江南江北大亂。

「吳王昔年的老師里有一位翰林曾自願隨吳王自太京來封地,等於是放棄了大好前程,如果他還在世的話,今年約莫七十八歲,他說的話,吳王肯定願意聽。還有他的正室程氏,乃是靖遠侯的幼女,才略比不得她父兄,卻不是蠢笨之人,閣主亦可想辦法說動程氏。」

程涇川跟靖遠侯是族親,可這年頭遇到變故,族親流落四方,三代以內的親戚可能面都沒見過,更別說什么感情了。吳王妃肯定不會看程涇川的面子,她連程涇川這個人都未必知道,不過寧王吳王同在揚州,這唇亡齒寒的道理,吳王妃自然會懂。

秋景精神一振,立刻拱手道:「多謝國師指點。」

「天授王那邊透著蹊蹺,懸川關失守之事,還望風行閣仔細打探。」孟戚也不客氣,鄭重地囑咐道,「至少要找到元智大師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