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不若待時而動(1 / 2)

魚不服 天堂放逐者 1684 字 2020-07-17

秋景說一人收拾骸骨足夠。

秋景身懷武功, 想回風行閣不是難事,倒是程涇川沒有半夜不驚動任何人翻城牆的本事

三人踏月色歸途, 高大的城牆投下濃重的暗影。

回頭遙望, 見不著千里之外的烽火,亦不見城外山坳里的余煙。

人活一世, 為名為利, 奔波勞碌, 最終留下的東西卻是寥寥無幾。

墨鯉起初不能理解裘思這種瘋狂, 現在他忽然又有些明白了。

——無非是太看重「自己」, 認為自己高於世間的一切, 能主宰他人喜怒生死。

世間有無數人不惜出賣良心, 出賣一切奮力上爬就是要做到「自己」比別人重很多, 自己的命也比別人值錢很多的位置,只不過他們比較世俗好懂,也很常見, 裘思這種屬於另辟蹊徑很有迷惑性, 可本質上他們是一樣的。

墨鯉捏了捏孟戚的手,借著袍袖的遮掩,瞧不出端倪。

孟戚抬頭, 忽而一笑。

龍脈一樣會逐漸消亡, 滄海桑田,世間哪有一成不變的事,只是比起世間人,他們經歷的事情會更多, 見過的艱辛悲苦車載斗量。縱然如此,難道龍脈就不喜這世間的生靈了嗎?

他們並非高於凡俗之輩的存在,他們一樣是這世間的生靈。

墨鯉想著,又將目光落在了程涇川身上。

這個人將來,會變成那副模樣嗎?為了那份抱負,大肆殺戮……

程涇川不由自主地轉頭,他對目光極其敏銳,察覺到墨鯉看自己的眼神有古怪,立刻出聲道:「今日之事,多謝孟國師與墨大夫了,若沒有二位援手,我還真不知如何是好。」

「程將軍言重了。」孟戚挑眉,殺了裘思,大概確實對程涇川是一大幫助。

程涇川是何等聰明人,還能讀不懂這言外之意?

他立刻苦笑著說:「不瞞國師,其實這些天……或者說這些年一來,我都在想裘先生究竟想要什么。他不在乎名利,對權勢也不過分看重,要說為黎民蒼生著想那更是笑話,所以只能當他是一心復楚,想做出一番大事。」

畢竟總不能是閑在家里沒事,忽發奇想要干這費神費力的殺頭造.反勾當。

人皆有弱點,拿捏住了就能辦到許多事,這是程涇川從裘思身上學到的。

程涇川曾經以為裘思的弱點是秋景,為此他還松了口氣,一個什么弱點都沒有還什么都不要的人,無疑是可怕的。

現在程涇川知道自己錯了,他不得不深思細想,一遍遍回憶裘思的言行舉止。

——「天下還不夠亂。」

——「三王偏安一隅,齊朝內憂外患,這樣的僵局要持續許多年。」

——「百姓跟文士盼望的盛世,在你我的有生之年都見不著,所以我們必須掌握寧王的轄地,以此為踏板,起兵江南,至少要跟齊朝劃江而治。」

這三句,是裘思對程涇川,對那些一心復楚的人說得最多的話。

程涇川喟然:「因他說這些話的時候,我能感到他是誠心真意,雖不太信,可也找不出其他原因,畢竟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我與玉衡等侍從都是被他一手栽培出的人,他們估摸著跟我也是同樣的想法,那幾句也是實話,天下大勢確實如此。」

孟戚皺眉,想了想還是沒有出聲諷刺。

程涇川沉浸在回憶中,沒有留意,徑自道:「今日聽國師之言,令我豁然開朗,忽然想通了很多事。裘先生……他只是想要換一個更大的,讓他施展得更痛快的戲台子罷了。」

很久之前裘思壓抑著自己,做一位郁郁不得志的文士,借以掩飾不慎露出的破綻。

後來裘思終於找到一個借口,毫不猶豫地離家南渡,因為裘家太小,什么也施展不開。

裘思真正想要做的事,能讓這個瘋子高興的事,是不斷地挖掘出別人的偏執跟抱負,給這些人極好的條件,滿足他們的胃口跟欲望,最後再讓這些人身敗名裂一命嗚呼。

酒.色能成癮,權欲亦會上癮。

裘思越玩越大了,寧泰乃至江南都不能讓他感到滿足,偏偏他有承擔得起這份野心跟瘋狂的能力,有本事將無數人玩弄在鼓掌之間。

「……他果真是敢想敢做,更有華美辭章、復楚之念來掩飾真面目,可憐玉衡等人至死不知這些。」程涇川語氣凝重,卻又透著輕快釋然,因為他已經意識到,自己對裘思來說根本不是什么繼承人,裘思也不打算將幾十年辛苦做出的一切交給任何人,他在裘思眼里只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去更大戲台子上演一場英雄抱負的主角。

至於結局是戰死疆場,還是壯志未酬一病不起,就得看裘思的喜好了。

畢竟程涇川還年輕,裘思的年紀卻不小了,戲本子里的人怎么能活得比寫本子的人更長呢?總要有個天災人禍,來個世事難料,把青史做話本任意書寫,將梟雄名將皆做棋子任意擺布,一念分勝負,一句定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