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1 / 2)

七零吃貨軍嫂 樂蜀 1241 字 2021-02-28

丁小甜聽完笑得合不攏嘴,又向古老師道謝。

古老師呢,當然說不用謝,以後大家就是同事了,還要彼此關照才好。

丁小甜爽快地說沒問題。

光榮小學的食堂分成學生食堂和教師食堂。

學生食堂打飯打菜需要學校財務室蓋章的飯票和菜票。

而這些飯票和菜票也要用糧票和錢去向學校財務室購買。

光榮小學校差不多有一千個學生,還有一兩百人家庭條件不錯,家長會拿糧票和錢向學校財務室買飯票和菜票,給自己的孩子,讓他們拿著飯票和菜票在學校食堂吃飯。

尤其是夏天,有些學生的家離學校遠,很多學生中午都會在學校的食堂打飯吃,吃完之後,就跟同學在學校操場扔沙包跳繩打兵乓球等。

總之,玩上一中午,下午繼續上課。

教師食堂的飯菜是不要錢的,只要在該校上課的老師都可以進去吃飯,每位老師四兩米飯,兩個菜。菜都是素菜,只有每周六中午會有個肉菜吃。

對於這樣的福利,丁小甜顯然是很滿意的。

雖然她只能吃中午這一頓。

走進教師食堂,丁小甜看到里面有五張大圓桌,圓桌旁已經坐了不少老師正在吃飯。

食堂里有個胖胖的師傅正在拿勺子給人打飯打菜。

每個老師過去拿兩個碗,遞給胖廚師,他用木飯勺從裝飯的大木桶里舀兩勺飯在一個碗里,那就是四兩米飯了。又用長柄鐵勺從面前的兩個裝菜的大桶里舀起來兩勺菜在另一個碗里,那就是今天中午老師們吃的菜了。

古老師帶著丁小甜去把飯菜打回來,兩人坐一張桌子上吃飯。

今天中午的菜是青椒炒豆腐干,還有一個紅燒茄子。

丁小甜嘗了嘗,兩個菜的味道都很一般,唯一比普通人家炒這兩個菜強點兒的是,舍得放油。

對於普遍缺油的那個年代的人來說,這樣的伙食真得算不錯的,也難怪光榮小學校的老師很被社員們羨慕。

說起來,光榮小學的老師能有這個待遇,跟縣里的縣委書記趙國誠很有關系。

趙國誠是土生土長的光榮公社的人,他在做宜南縣的縣委書記之前當過光榮小學的校長。

後來調到縣里工作之後,為了回報家鄉人,就讓縣財務局撥款擴建了光榮小學,並且建了學生食堂和教師學堂,還撥下了專款讓學校老師享受了的一日兩餐。

宜南這里本來就是革命老區,尤其是光榮公社,更是出了很多老革命。

因此趙國成用回報革命老區老革命家的家鄉為名,讓縣財政局撥款擴建小學校和為該校的老師提供一日兩餐的提議,一提出來就得到了所有縣委干部和上面領導的支持,縣里的財政局也是迅速審批過後就撥款了。

這是六七年前的事情,光榮小學的老師因此也成為了不少人羨慕的對象。

後來,不少人托關系想成為光榮小學正式編制的老師。

然而,趙國誠似乎早就料到了這一點,他做了硬性規定,凡是要成為光榮小學的正式老師,必須要向縣教育局打報告,教育局要拿去給他看過,他認為符合又紅又專的規定,才會批准這人成為光榮小學正式編制的老師。

有趙國誠親自把關,這六七年以來,光榮小學也只進了不到十人,成為正式編制的老師。

至於代課老師,就沒那么嚴格的要求了,由公社的領導和周校長自行選拔。

只不過,光榮小學的正式編制的老師每年生病請假的也不多,不過兩三個,能撈著來當代課老師的人也挺少的。

周校長和公社領導挑選的代課老師第一條就是要出身好,最好是軍人家屬,革命烈士或者老革命後代。

恰巧,丁小甜不僅僅是老革命後代,還是軍人家屬,再加上一條,還是少有的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