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季衡也只是對他有氣無力地笑笑罷了。

皇帝讓翁大人跟著自己,翁大人還在揣測季衡的身體之事,一路躬身垂頭,跟在皇帝的御輦旁邊,一路到了麒麟殿里去。

皇帝一回去就直接進了內室,然後遣走了宮人,只留了翁太醫在跟前,皇帝直截了當道,「翁愛卿,你剛才為君卿診脈,實情如何,你說吧。」

翁太醫一驚,趕緊就跪下了,「微臣不敢誤判,實情正是中暑。」

皇帝冷哼一聲,道,「睜著眼睛說瞎話,你想朕讓人拖你出去處斬嗎。」

翁太醫聽皇帝這話,覺得十分奇怪,因為皇帝這本該怒火萬丈的話,實則是說得軟綿綿的,像是還帶著一點喜意,翁太醫腦子里轉過了很多念頭,最後是為自己的大膽設想驚得身體抖了幾抖,他隨即想到皇帝曾經向他問過的,以前的大同府那位女變成男兒身的例子,皇帝又問過的有些人亦男亦女,甚至還來葵水的事。

翁太醫只覺得大腦嗡的一聲巨響,然後聽到自己的聲音顫抖地說道,「季大人那脈象,實則喜脈,大約兩月有余了。」

他說完,都覺得自己心臟要停跳,要直接死過去。

但是皇帝的一聲歡呼將他給救了回來,皇帝心花怒放得甚至有些神經質,不斷念叨地說,「朕就知道,朕就知道會是如此,朕有孩子了,吶,朕……朕要有孩子了,朕要做父親了……朕就知道……哦,蒼天呀,朕感謝您的恩賜,朕的孩子……」

皇帝狂喜得像是在發瘋,翁太醫戰戰兢兢地抬起頭來偷偷看皇帝,只見皇帝面色緋紅,在房里走來走去,眼睛亮得驚人,而且他發現皇帝和他一樣,手都有些顫抖。

翁太醫在一陣耳鳴之後,才理智回籠,心想徐妃所生的大皇子難道不是皇上的種嗎,皇上這話說得就像那個孩子不是他的一樣。難道真不是?

翁太醫正胡亂猜測,發瘋的皇帝因為瘋得太狠,直接撞上了一邊的柱子,把他痛得一聲叫,這下才冷靜下來了。

冷靜下來的他努力讓自己板下臉來,對翁太醫命令道,「你以後就照顧君卿的身體,朕重重有賞。」

169、第三十八章

皇帝因季衡懷孕這件事高興激動得昏了頭腦,甚至亢奮得身體發麻,又有些不知所措,這種感情同以後有了傳承,有了繼承人又完全不是一回事,因為之前其實他已經有過一個孩子了,因最近大皇子身體不好,他是時常就要去看看的,雖然於抱孩子一道上他還很有所欠缺,每次都把大皇子抱得因不舒服而哇哇大哭,但他還是漸漸對大皇子有了很多了解,大皇子小得時候長得很像徐妃,漸漸大了一些了,倒也顯出了皇家血脈的長相來,仔細看甚至和他很有些相像的,但皇帝對大皇子完全沒有這種作為父親的愛和自豪,說不出來是為什么,即使是抱著大皇子,也總有種這是個陌生人的感覺。

季衡懷孩子了的事,卻完全不是這種感覺,皇帝想了想,覺得大約是因為那個孩子是他和季衡的融合,是他和季衡結合的象征,是他和季衡的延續。

或者不是這些任何原因,只是人類發自內心本源的一種父親的自豪,一種歡喜,一種無法抑制的激動。

他在心里不斷感嘆,君卿呀,君卿,我們有孩子了。

他其實是不信神佛的,歷史上那些崇尚神佛的帝王,不一定就建了一個盛世江山,也不一定就做出了善事,有些反而是作惡多端,信神簡直是一種將自己做出的無法背負的事情往神佛上嫁接的行為,只是為了讓自己不用背負那么重的心里負擔罷了,楊欽顯認為,那只是懦夫罷了,而他,不是。

楊欽顯他現在還年輕,而且太年輕,他雖從小吃過不少苦,並不一番風順,但他依靠自己而今也是大權在握,且自信自己能夠治理好這偌大江山,駕馭手下那一班各有心思的臣子。他有善,是人間之大善,要讓治下的江山,海晏河清,黎民安居樂業;他也有惡,也更是人間之大惡,犯我國家和威嚴者,皆罪不可恕,非死不能贖其罪,侵犯他權利者,亦如是也。他知道他手里的權利是一把天下最鋒銳的武器,所向披靡,而人之生死,全在他的一念之間,這一念的善惡,他也不會去想其善惡,因為皇帝不能有這樣簡單的善惡。

楊欽顯他作為皇帝,沒有任何因這權利帶來的喜悅,也沒有因此感受到的沉重責任,一切於他,只是他本身而已。

也許是六歲就登了基,他覺得自己已經融成了這皇帝本身。

但現在,他因為季衡有了他的孩子,他覺得自己脫離了這皇帝本身,他是個純粹的簡單的人,一個簡單的男人,一個簡單的要稱為父親的男人。

他甚至樂意去拜一拜神佛,感謝他們賜予他這個孩子。

皇帝雖然冷靜鎮定了一陣,對翁太醫下了那個命令之後,他接著又傻笑了一聲,腦子里還是被一片讓他不知所措的狂喜所完全侵占季衡有他的孩子了。

翁太醫也冷靜下來了,他看到皇帝各種反常行為的確是太反常,皇帝雖然平常看著神色溫和,內在卻是多么地冷酷嚴厲和殺伐決斷,時常來為皇帝把平安脈且看著皇帝親政這些年的所作所為的翁太醫,心里是非常清楚的,這樣一個老成沉穩到讓那些在權利中心浸淫了幾十年的老臣也不敢小覷且敬畏,此時,他卻像個最簡單的少年一樣,發瘋,亢奮,傻里傻氣,不知所措,激動到難以控制自己……

翁紫蘇又冒犯地盯著皇帝看了兩眼,看到皇帝那一向深沉的眼里放出的光,看到他那似乎是要感動得哭出來的表情,他才倏然意識到皇帝其實才剛到及冠。

在宮里伺候了這么多年,翁紫蘇從來都忘記了皇帝的年齡,他是此時才意識到,皇帝這才剛及冠。

翁紫蘇突然也感慨了起來,其實皇帝的心里,一直住著這么一個孩子吧,只是皇帝的身份壓住了這個孩子,只在此時,才釋放了出來。

翁紫蘇雖然這么想,但是卻不敢有任何一點表現,更不敢有任何一點輕視,因為皇帝之怒,乃是雷霆之怒,他可承受不起。

在翁紫蘇的腿跪得發麻的時候,亢奮得也腦子發麻的皇帝總算是體會到了一點疲憊,這點疲憊自然沒法和心里的開心相提並論,但好在是他可以讓自己徹底冷靜下來了。

他在榻上坐了下來,然後才看向了翁太醫,恢復了平常那平和卻威嚴內斂的聲音,說,「愛卿平身吧。」

翁太醫謝恩了就起了身,皇帝看翁太醫起身時甚至踉蹌了一下,他才意識到自己讓他跪了很久,他看了一眼放在一邊櫃子上的自鳴鍾,略有些驚訝,心想竟然過了這么久了,就對翁太醫說,「愛卿去搬個凳子自己坐吧。」

恢復了冷靜的皇帝同樣也變得非常和藹,翁太醫因為皇帝這狂喜和反常,反而忽略了季衡那異於常人的身體且壞了孕會帶來的震驚,他知道自己以後將要做的事情是什么了,這事就如當年他為皇帝放血解毒一樣,是一種很大的冒險,但是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機遇。

別說季衡作為季家長子又是狀元之才,身份顯貴,卻擁有那么奇特的身體可供他作為病人和奇特例子研究和醫治,這是多么難得的事情,就說他肚子里有皇帝的孩子,皇帝因為他懷孕又是這么個愛得痴狂的發瘋法,好好讓這個孩子出生會帶給他的好處,自然也是難以言說的。

翁太醫真去搬了個凳子坐在了皇帝不遠處,皇帝垂著頭沉默了一陣,翁太醫看皇帝沉默了下來,就知道他是真的冷靜下來了,這樣的皇帝,是平常的皇帝,也是誰都惹不起的只能恭敬的皇帝。

皇帝過了好一會兒才重新抬起頭來,目光也恢復了平常的幽深和平靜,對翁太醫說道,「愛卿剛才探了那么長時間的脈,胎兒狀況可還好。」

既然皇帝已經這么冷靜鎮定了,翁太醫自然是早就讓自己恢復了最冷靜的狀態,於是將腦中已經想好的答案拿出來說了,翁太醫知道以皇帝的心思,是要知道得越詳細越好的,於是他就長篇大論地仔細地做了解說,大意是,季衡肚子里的胎兒狀況是還不錯的,沒有虛弱之相,只是看季衡並不知道自己有孕的事實,恐怕不會注意到注意事項,且據他所知,季衡的衣裳都是要用熏香的,以前還聞到過他用檀香和薄荷香依蘭香等,這些都是容易造成滑胎的,而且現在天氣熱,季衡在滿是書的蘭台閣里修史,里面書冊有些霉氣重,恐怕也會對季衡的身體造成影響。

皇帝聽聞季衡肚子里的胎兒狀況還不錯,就稍稍放下了些心,他也知道季衡在不知自己身體狀況的情況下不知道會做出些什么傷害胎兒的事情,但是皇帝現在還沒想好要怎么讓季衡明白他懷了身孕的事實,且還能夠不發怒,能夠安心養胎生子。

皇帝在初時知道季衡的身體是亦男亦女的時候,雖然也是狂喜過頭,且他內心深處是更樂意將季衡當成女子的,因為季衡是女子,就能夠做他的妻,和他一生一世夫妻恩愛白頭偕老,但是,這事,一向心機過人的皇帝卻沒拿來對季衡做任何威脅,也是皇帝明白,作為一個女子,季衡必定要受很多限制,哪里有男兒身來得方便,季衡若是女子,那必定只能是他一個人的女人,那才對得住季衡,所以非讓季衡做母儀天下的皇後,這才足以讓季衡放棄男兒身就女兒身。

但是皇帝提出了讓季衡做皇後,沒想到季衡並不願意,還因此幾次三番兩人鬧矛盾,而在皇帝得到了季衡之後,才明白了,在季衡心里,天底下沒有什么可以讓他拋棄男兒身而就女兒身。

季衡不願意做女人,甚至皇帝感受到了季衡的那種決絕,要是是女人,還不如不活了。

所以至今皇帝已然不敢再對他有任何逼迫。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讓季衡接受自己懷孕的事實,且還要安安心心生孩子,這對皇帝來說,是個不亞於當年存活下來且奪權親政的難題。

皇帝在沉吟了片刻後,又對翁太醫說,「愛卿,你是個聰明人,朕也就不和你繞圈子了。」

翁太醫可不敢穩穩當當坐著聽皇帝將自己當朋友一般地聊天,於是趕緊從凳子上起身躬身恭敬道,「微臣知道當如何做,不敢有負皇上所托,微臣赴湯蹈火,萬死不敢不盡心。」

皇帝點點頭,道,「其一是管住你的嘴。」

翁太醫趕緊應是,皇帝也知道他是管得住自己嘴的,但是還是這么提醒了一句,也是要翁太醫將此事作為聖旨放在心上,不然到時候他是不會客氣的。

皇帝又沉默了片刻,才用低沉的聲音道,「誠如朕之前曾向你打聽過的,君卿的身子是亦男亦女的,下面既有男兒的那套物事,也有女子的,去年十月時,才初次來潮,但是體內虛寒,肚痛難忍,今年也有過類似狀況,朕聽了呂執道的話,給他送了藏紅花阿膠膏等物,只是不知他可曾用過,今年四月,朕和他有了肌膚之親,朕看他身子狀況並不大好,倒沒想會有了身孕。」

皇帝這話說得流暢低沉穩重,不像在說私事,倒像是在說邊防大事一般,翁太醫作為太醫,又研習婦科了好幾年了,自然也是以一個醫者的心態來聽得,決計不敢讓自己在心里有好事之心態。

聽皇帝說完了,他就道,「季大人是出身時身體就弱,偏虛,女子發育之時又未做調養,故而才虛寒之症較重,但是這種狀況下也不是不易受孕,有些人,是十分容易受孕的,民間有婦人,年年生育的也有。」

翁太醫滔滔不絕地又說了很長一陣,主要是分析了季衡的身體狀況,在皇帝沒有發問的情況下,他就將季衡的身體以後要如何調養說了個大概出來,然後又說會再去多去尋找和研讀有季衡同樣狀況的人的例子,然後將季衡的身體調養好,務必使季衡安全生下皇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