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娘子屏息靜氣地坐在那里,只說願意為皇帝效力萬死不辭。

皇帝又說道,「只要你替朕辦事,你家的罪責,朕不僅從此不再追究,且這次你父親過世,朕會派欽差前往吊喪,並賜予你父親忠君之匾額,他這身後榮寵,也是盡夠了。」

十一娘子這下是真的十分震驚了,沒想到皇帝會對她父親這般好,想到父親為自己留下的體己,十一娘子這下是真的萬分感謝皇帝了,眼眶都紅了地又下跪謝恩。

皇帝繼續說道,「事成之後,朕自會給你金銀田庄賞賜,讓你安享一生。只是,若是你嘴不夠緊,且起了異心。朕也不會再留你,許家,也不要想能好好的,朕定將你許家也連根拔起。」

十一娘子實在不知道自己能夠擔任什么重責,能夠讓皇帝下如此重賞,又有如此重責,便以頭搶地,說道,「民女萬死也定辦到皇上的交代,要是泄露半句,但憑皇上處置。」

皇帝便說,「如此,你起來吧。」

十一娘子心里已經有了底了,知道自己從此是要給皇帝辦事了,因為給皇帝辦事,自然是完全不能拒絕的,只能接受,且辦好,那么,就好好辦好,既然皇帝給了承諾,想來她辦好事情後,還是能夠全身而退的。

十一娘子起了身,皇帝居然又好心地讓她去坐下,然後才又說,「朕交給你的事,對於你,實在不算難,只要你留在蘅蘭行宮里就行了。」

十一娘子驚訝地又抬了一下頭,皇帝也沒有在意她的無禮,「便是如此了。你看到什么,都不要說出去。有人傳太子殿下,或者以後朕的皇子是你所出,你也不要理睬,便是了。」

十一娘子心里疑惑,但是既然是皇帝如此鄭重的交代,她便也趕緊應下了。

皇帝於是就對她抬了一下手,示意她告退,她便懵懵懂懂地起身告退出去了,因為皇帝早有交代,柳升已經讓人安排她去了蘭芷樓旁邊的一座院落里住下。

十一娘子到了這叫做「月華苑」的院子住下,里面自有伺候她的宮女太監,不過按照配置來看,並不算多,只有很少幾人,且都是沉默寡言之輩,不過院子里的設置倒非常好,十一娘子也是見過大世面的,但也還是要感嘆皇帝的行宮不同於別處,只是里面未冷清了些,而且十一娘子覺得皇帝對自己的安排莫名其妙,故而有些不安,但是又不好打探事情,只得接受了這種安排。

剛住下,就有人前來為她量體裁衣,且送來不少女子所用物件,讓十一娘子覺得自己簡直是被當宮妃看待了。

只是不知要不要給皇帝侍寢。

想到這侍寢一事,十一娘就坐在椅子里發起呆來,覺得可能性很小,因為要是皇帝真看上自己,完全不必說那一通話,直接把自己安排成一個宮女就行了,在宮里招一下手,自己還真得必須去伺候,何必如現今這般麻煩。

十一娘子連大牢也坐過了,自然是很能適應環境,雖然想著家里,又想著姑母,但到底讓自己安下了心來,接受了必須在這行宮里住下去的事實。

皇帝回到蘭芷樓時,許氏自是還沒有離開的。

許氏給皇帝行了禮,皇帝眉目柔和地請她了禮,還很是熱情地讓她安坐了,然後就對季衡笑著說,「君卿,你去看看麒兒,朕先同夫人說兩句。」

季衡不知道皇帝要和許氏說什么,不過既然皇帝這么明白地表達了意願,他總不能不離開,就起了身離開,皇帝一直看著他的身影消失在了門口,而房間里伺候的人都出去了,他才對許氏說道,「夫人,君卿又有了朕的孩子,不知你可知此事。」

許氏心思微妙,卻低眉順眼地說道,「衡兒已經對臣婦講過。」

皇帝便笑道,「可見朕同君卿的緣分,這短短時日,便是又有了。說朕同他乃是天造地設一對也並不為過,是吧。」

許氏心思復雜地勾了勾唇角,沒有應,皇帝面帶笑意地看著許氏,許氏過了一會兒才鼓起勇氣抬起頭來看著皇帝道,「皇上,還請恕臣婦無禮,衡兒這般為您生兒育女,卻沒有名分。衡兒定下不再娶妻,以後要是臣婦和他爹走了,他可就真是孤苦伶仃了。臣婦想到此,就徹夜難眠。」

這件事,許氏和皇帝爭辯過一次,上一次皇帝說不會讓季衡一個人,這一次,皇帝卻沒有說這些空話,而是起了臉上的笑容,整個人變得肅穆起來,道,「朕也想給他名分,可他最抵觸為女子,朕想要他為後,他不會願意。夫人覺得如何最好呢。」

許氏也不知道,所以她愁著眉,嘆道,「皆是臣婦沒有將他從小按女子教養之罪。」

皇帝撐著腦袋一言不發,他盯著許氏看了幾眼,又去看房間里的自鳴鍾,然後突然說道,「不知他為男後可願,夫人也知道,君卿看著最是隨和,其實最是執拗,若是朕一人,恐怕是勸不過來他的。若是有夫人相勸,當更能事半功倍。」

許氏呆呆地看著皇帝,「男後?」

作者有話要說:關於大家猜測十一這里又會出幺蛾子的事情,我保證這里沒什么事,請大家相信作者的人品,絕對不會干下雨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的窮極無聊的事情,非要把親兒子們虐一遍又一遍……

解釋幾個問題:

1,不可能對外公開孩子們是季衡所生這件事的,原因很簡單,要公開,那么就要公開另一件事,或者是說季衡是女扮男裝,那以後季衡作為女人就只能長居深宮不能見人了,皇帝很樂意,但季衡不會樂意,所以皇帝也是白樂意了;或者就要說季衡是陰陽人,這就更不可能了,皇帝季衡季家誰都不會樂意,畢竟這會引來所有人的側目;

2,十一不會長居宮中,最多在里面呆上十個月,而十一那么聰明,自己肯定會願意,十個月對古代女人來說,就是綉幾幅綉品的時間,根本算不上一個事,反正宅哪里不是宅,就宅在行宮里,能得皇帝賞賜,以後又有了靠山不會受人欺負,十一決定不嫁人便不會不樂意;而孩子們是不可能認為十一是自己生母的,以季衡的才智,定然是會在懷二包子的過程中,就讓楊麒兒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誰。所以那些猜測包子會認為自己母親是十一的這種狀況不會出現。

3,為何皇帝不讓世人胡亂猜測包子出生,因為包子在某些方面長得像季衡,這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到的,要胡亂猜測也不行呀,還不如引導輿論。

好像大約就是這么多了,後面應該都還是溫馨內容吧,你們要相信我,我想不出什么虐招了。

284、第八十章

皇帝腦子異於常人,一向是能夠想到些驚世駭俗的事情的,當初季衡身體秘密在他面前暴露,他絲毫沒有覺得其中的不妥,絲毫沒有產生常人會產生的嫌棄之意,第一反應就是季衡這個樣子,是不是能夠生孩子,繼而就歡喜起來,像是著了魔一般地想要季衡做他的後宮,後來發現季衡最厭惡別人把他當成女子,更是不願意做他的後妃被拘在深宮,他才消停了要季衡做他後宮的想法。

但是至今季衡不僅為他生了太子了,而且現在又懷上了孩子,他實在不想他的好端端的妻子,他的孩子的生母沒有任何名分,只是要真給季衡名分,也只能給他諸如封王封侯太傅少傅一般的加封,卻沒有更多的了。

其實他實在是想要季衡做自己的皇後。

但他也知道,要是讓季衡去做女子,季衡定然是不願意的,而且要天下人如何想呢,讓天下人知道他女扮男裝?或者知道他身體的異狀,亦男亦女?前者皇帝倒是喜聞樂見,後者皇帝自己也不願意,他的妻子,哪里容得天下人指點閑話,他們只配對季衡頂禮膜拜。

但是前者季衡他自己不會願意,皇帝已經明白,季衡不願意的,無論怎么讓他就范了,最後也只會是兩人之間的一個疙瘩,不會好。

而許氏那一番話,讓皇帝突然福至心靈,如果是男後呢,季衡可願。

皇帝對許氏點了一下頭,「是。朕封君卿為朕的男後,他可自由出巡,如親王般為朕辦事,享食邑和供奉,百年之後同朕合葬。他的孩子都可在他的名下,是他的孩子,以他為母,他可坐在朕的右邊,為朕的左膀右臂,常伴朕的左右,再也不必離開朕,那些嘴碎之臣,也無話可說。」

說到這里,皇帝的心里對季衡的定位越發清晰起來,他是他的妻,他的愛人,他的兄弟,他孩子的生母,是陪他一世之人,為他出謀劃策,為他平定天下,正是他的手足,是他的一部分。

皇帝抬手,右手輕輕擊打了一下左手,然後緊緊握住:不正是這樣嗎,他的君卿,合該當是他的男後。

皇帝異想天開,只覺得前途光明,先只想到季衡此處的難處,大臣處的難處,他暫且不想去想。

皇帝目光如炬地看著許氏,道,「夫人,你覺得如何?」

許氏已經呆愣住了,史上也並不是沒有提過男後,即使許氏是女子,但因為也算是廣讀史書,也是知道有朝代提過男後的,只是,這放在當前她自己的兒子身上,總覺得過於虛幻。

許氏道,「這……怕是於禮節不合。」

皇帝眼神沉了一下,道,「夫人乃是君卿的母親,夫人如何能說這種喪氣話。禮節不合,何為禮節?當初聖人定下的規矩就是禮節了,但聖人也不過是人罷了,太祖定下的規矩就是禮節,但太祖定下的規矩,很多於今時今日也不得用了,該改時也得修改,不然現今的人可沒法過好日子,所謂禮節規矩,不過也是人定下的罷了。朕娶妻,其家世人品天下皆知是好的,難道他不能母儀天下,為何不能為後。」

許氏愣愣看著皇帝,只見皇帝面色沉肅,眉宇之間帶著殺伐之氣和堅定,讓她甚至心生出了一絲害怕,仔細想一想之後,她就說道,「若是衡兒自己願意,臣婦自是無話可說的。」

許氏知道事已至此,男後乃是給季衡最好的名分了。

皇帝不滿地道,「朕是希望夫人能夠勸一勸君卿,你這話,倒是不願意去勸了?」

許氏搖頭,「臣婦怎會不去勸,只是,要是君卿自己不願,臣婦也不會逼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