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平叛(2 / 2)

他心中蘊含著濃重的怨氣,從小就十分嫉恨深得劉義隆寵愛的大哥和二哥,所以此時下起手來一點情面都沒有留,恨不能把人往死里整……

劉劭在城破的時候就在皇宮正殿里上吊自盡了,在劉劭當政期間被封為始興王的二皇子劉被殺了不說,連劉的姘頭海鹽公主連帶著她的兒女都沒有放過。

劉駿還說得很有理有據,誰知道你生下來的小崽子究竟是你跟駙馬趙倩的,還是你跟劉**生下來的孽種,我當然是不能留著了。

劉駿也沒有放過劉劭的幾個兒子,當西瓜一樣砍了個干凈,唯一的一個女兒也賜死了。劉劭在位時自稱為宋元帝,劉駿就給人家改名叫「元凶」,蓄意報復的意圖格外明顯。

成天追在劉御屁股後面喊「玉堂妹」的劉彬之也沒逃過一劫,跟著三個哥哥一塊被處斬了。

劉御坐在燭台前看著蘇濤的來信,逐字逐句看完了,心中頗有些不是滋味,劉駿在普一上位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大開殺戒,暴虐到這種程度,這並不是一個合格君主該做的事情,這個人沒有一丁點的忍耐力。

不過事已至此,他也沒怎么放在心上,把手中的信函點燃燒毀後,撩起眼皮看了看跪在自己腳邊的蘇濤:「不管怎么說,這次能夠成功逼迫得劉劭謀反,應當記你一份功勞。」

本來從二皇子劉下手找突破口是劉御的主意,不過是他讓蘇濤轉告給武陵王的,沒有這條主意就沒有現在的宋武帝,按理說蘇濤應當是數得上號的功臣。

劉御話音一落,不見蘇濤如同往常般立刻接口,再看看他身上與平常無異的總管服飾,故作詫異地一挑眉梢:「怎么,他榮登大寶都已經半個月了,論功行賞還沒有賞到你頭上?」

劉御說完後見蘇濤把頭垂得更低了,一拍扶手笑了:「哦,原來是這樣,怪不得這次大軍在四個月內就攻陷了建康城,原來立了大功的人這樣多,這么多人齊心合力,自然所向披靡、勢如破竹。」

蘇濤這次抬起了頭來,苦笑道:「殿下何須這樣諷刺小的,原是小的人卑位低,功勞也有限,不值一提,才不被皇上所器重。」

劉御能站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角度冷嘲熱諷一番,蘇濤卻根本沒辦法做到放平心態,他自己什么情況自己清楚,不僅僅有當初在二皇子事件上的出謀劃策,還有後來帶領軍隊沖陣殺敵,他的功勞並不比其他人少。

結果劉駿上位了,壓根沒有落落他,反倒是對幾個出兵相助的藩王大加封賞,那幾個藩王除了出了點兵力,論軍工真比不上他。

劉駿生性多疑而好猜忌,除了他自己,其余人誰都不信,尤其是一個自己都是靠著殺兄弒弟才上位的人,壓根就不可能信任自己的兄弟叔伯們。

蘇濤心中很明白,這幾個藩王到頭來誰都落不得好,難得善終,正相反,自己如今任著一個地位平平不打眼的小職位,在劉駿這種人手底下反倒容易長命百歲。

但是明白是一會兒事兒,真正接受又是另一回事兒,蘇濤心中深深覺得自己受了大委屈了,新鮮出爐的宋武帝劉駿就是個識人不清的草包。

想到這里,蘇濤禁不住抬頭悄悄看了看劉御,心道幸虧自己聰明,早就巴上了劉御身後的高人,不然跟著劉駿,這輩子難有出頭之日。

蘇濤眉宇間俱是憤憤不平之色,劉御掃了一眼,看得通透,卻並不點破,反正蘇濤對劉駿不滿對自己只有好處,淡淡道:「我讓你去尋雷老先生遺體,結果怎么樣了?」

蘇濤對此抱有十足的信心,答應道:「小的已經尋到了老先生的遺體,按照您之前的吩咐,已經葬在雞籠山腳下了」

劉御撫摸手腕上佛珠的動作停頓了一下,微微抬高聲音詢問道:「確定是老先生的遺骸?」

「回殿下,雞籠山上大多是壯年男子,再不濟就是僧侶,老先生年過古稀,又蓄著發,搜尋到的遺骸唯此一具,理當不會有錯。」蘇濤不慌不忙答道。

他自從覺得劉駿這人著實靠不住之後,就決定要一心一意侍奉劉御,因此對他吩咐的差事格外上心,對於雷次宗的事情也是再三確定後,才入土安葬的。

劉御一聽,見蘇濤態度還算端正,略一點頭:「你派人去拾一下尋陽府中的細軟之物,母親如今懷胎六月,恐怕照顧得不是那么周到。」

王憲是在劉御帶著劉子業抵達尋陽後不久診斷出有了三個月身孕,不過這胎做得並不穩,她這段日子還一直為出征在外的丈夫擔驚受怕,幾次有滑胎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