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5(1 / 2)

地舔噬著白骨,沒一會兒,骨架就燒成了一攤白灰,和爐中其余的香灰混雜在一起難以分辨。

你回施法的手,掏出你在破廟里找了半天才從供奉的佛壇角落找到的一個巴掌大的琉璃瓶,原本灰不拉幾的小瓶擦干凈後露出了華光內蘊的本相,琥珀色的外觀、透潤的質感,兩面都刻著瀟灑疏落的蘭竹圖,整體技藝巧奪天工,讓你驚呼撿到寶了,甚至有一瞬間想把它昧下來自己用,可找遍破廟也沒找到其他能盛裝骨灰的容器,只能作罷。

打開琉璃瓶的蓋後,你下意識地對著太陽往里面看了一眼,干干凈凈的,連一絲灰也沒有,這才把書生的骨灰裝了進去。

這時,天上的日頭已近午後,害怕夜長夢多,久則生變,把琉璃瓶裝進背囊後,你就輕裝啟程向山下走去了。

至於劇情?去他媽的劇情,能不能活下來還兩說呢,你可不想在那個一看就不祥的破廟里過夜等死。

正當你慶幸於遠離了鬧鬼的劇情時,你的背囊里,原本合的嚴嚴實實的琉璃瓶輕輕震動了一下,蓋子就自己開了,像是巧合似的,瓶中的骨灰隨著你的走動一點一點灑了出來,又從背囊底竹編的縫隙中漏了出去,灑到了你身後的地上。

就這樣,你一路走,骨灰一路灑,還沒走到半山腰,瓶中的骨灰就已經灑了個干干凈凈,一絲不剩。

這時,琉璃瓶滾了滾,瓶口碰到蓋子,啪地一聲又合住了,像是沒有開過一樣毫無痕跡。

山路崎嶇陡峭,你一邊拄著隨手從樹上折來的樹枝作拐杖探路,一邊小心翼翼地避開多刺而茂密的草叢,全神貫注於腳下,完全沒有察覺背囊里的動靜。

如果你敏感一些察覺到了,這可能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當然,一無所知的你還在沾沾自喜。

正如前面所述的,這是座小山,方圓就那么點大,就連路痴的你也沒花多久就走下了山來,沿著樵夫農人踏出來的土路走了沒多久就是一個村庄。

小村竹樹環合,水田環繞,午後的太陽烈的很,是以田里只有寥寥幾個農人在勞作,不遠處便是圍著竹欄的田舍,幾個總角小兒蹲在小院門口玩石子,一條大黃狗躺在一旁懶洋洋搖尾巴,突然鼻子一動,遠遠地就看到了你,頓時警醒地狂吠了起來。

經它一叫,小童們也看到了你的走近,停住了手中的嬉戲,卻沒有什么戒心,幾雙黑亮的大眼睛中盛滿了好奇,其中一個活潑的還站起身來和你搭話:「你是讀書人嗎?來我家喝口水再上路吧!我娘可喜歡讀書人了!」

你原本也打算找個本地人搭話,問問最近的城鎮在哪里,見小童盛情邀請,於是笑著和他搭起話來:「是嗎?那你念書高不高明?」

其他的小童頓時哄笑起來,忘了羞怯,就此打開了話匣子,嘰嘰喳喳一人一句地接道:「二喜哪里會念書!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他娘帶他去村里最聰明的秀才公葛先生家想讓他拜師,結果人家葛先生才教了一天就連人帶束把他轟回來了,說什么此子、愚、愚鈍不可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