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6(1 / 2)

請越浦城最好的大夫、用最好的針葯,診金由府庫一應支付,五百兩以下毋須請示,徑行辦理。

此事視同軍令,連坐施行,大夫治不好,我砍了你們倆的頭。

」慕容柔一向節約,連他自己經年用葯,也花不了五百兩的診金。

任宣聽得一怔,抬頭愕然道:「將軍!屬下不……這……」慕容柔重哼一聲,不耐揮手,打斷他的支吾。

「你莫想錯了,這是為了讓你早點回來當差。

眼下是什么時候,豈容卧病在床!若非顧念你護衛夫人,才受得此傷,單治你個「棄職怠守」的罪名,便不用殺頭,也要打足你兩百軍棍、刺配北關!」拈起桌上一枚竹牌扔去:「限你三日之內返回述職,不得有誤。

接令!」任宣雙手接過,拄刀俯首:「屬下……得令。

」心情激動,身子微微顫抖。

慕容柔視若無睹,容色已較先前平霽,淡道:「還有,君喻一回來,立刻讓他來見我。

喚耿典衛進來。

」「是。

」任宣扶著腰刀,一跛一跛走了出去。

耿照入得廳來,慕容柔隨手一比階下:「坐。

」「多謝將軍。

」慕容柔打量他幾眼,似正想著該如何發問,半晌才道:「岳老師到哪去了,你知道么?」耿照搖了搖頭:「在下不知。

」岳宸風屍體墜落江中,早被濁流吞沒,他這話可一點都不假。

慕容柔點頭,垂眸道:「我要謝謝你將內子平安救回,對我來說她非常重要。

但這並不代表岳老師之事,我不想要個水落石出。

」抬頭一睨,嘴角微揚,笑容似譏似諷,令人心涼。

耿照寒毛直豎。

慕容柔只提了一問,此問不但早在預想之中,還是眾多假設里最容易應付的問題之一……究竟是哪個環節發生問題,還是慕容柔真有讀心的異能?他腦中思緒飛轉,一邊力持鎮定,不讓情況繼續往失控的方向發展。

慕容柔只是淡淡一笑。

「岳宸風是何等樣人,我心中一清二楚;你也一樣,耿大人。

」他平靜道:「在你眼中,岳宸風是無惡不作的大惡人,然而比起我曾經做過、甚至即將要做的,岳宸風之惡,不過小jiān小惡而已。

我並非不知其惡,而是在我的「惡」之前,他的作為只是徒顯無聊。

既然他能為我所用,我可以暫時容忍這一丁點的小小wū漬。

「能夠為我貫徹惡道之人,我願暫赦其惡;這點你也一樣,耿大人。

」他越是說得平靜淡漠,耿照越覺驚心動魄。

傳說中慕容柔有嚴重的潔癖,人皆說他「眼底顆粒難容」,他的惡道究竟如何可怖,竟連岳宸風的胡作非為都只是「徒顯無聊」,能任意包容無視?這種時候,閉口靜聽無疑是最最聰明的選擇。

耿照卻覺xiōng中一股不平涌上,仿佛不吐不快。

「敢問將軍之「惡」,究竟是什么?」慕容柔淡淡一笑。

「如果我說是綏平四海、開創太平盛世,你信不信?」耿照自是不信,脫口道:「這……開創太平盛世,怎能算是「惡道」?」「自古以來,沒有任何一個太平之世,不是從斷垣殘壁間建立起來的;每一位終結亂世、開創太平的帝王將相,雙手均染滿血腥。

」他看耿照滿臉不豫,仍是那副微帶譏諷的淡漠神情,口吻不疾不徐。

「你以為太平盛世到來了么?在我看來,太平之世從來都沒降臨過。

它一直在門口徘徊,只差一步,伸手便能觸及……這看似不費吹灰之力的咫尺距離,我們卻等了三十年。

隨著光yīn逝去,停滯不前的目標其實就是越來越遠。

」耿照愣在當場,一句話也說不出。

如此大逆不道之言,竟是出自翦除反根叛苗最力的鎮東將軍之口,說出去都不會有人相信。

「如今四海升平,天下已有三十年未動刀兵,這樣都不叫「太平」……」耿照皺眉:「將軍心中的太平盛世,究竟是何模樣?」「很簡單。

」慕容柔神態自若,從容道:「兵出北關,踏平異族;令南陵諸封國繳出璽印,君王降為白身,去藩國、改郡縣,統歸朝廷管轄;西山道韓閥撤除封號,交出兵權,道中大小官員改由朝廷指派,一如其余各道;東海武林諸門派各自解散,狩刀繳劍,鹽鐵收歸國家專管專賣,平民百姓除了農具,不許持有或鑄造武器兵刃,違者不赦!「到了這一步,天下再不需要四鎮將軍,須予以拔除,任內效忠朝廷者,使歸故里,做一田舍翁;驕悍不馴者,借其首腦一用,以儆效尤!兵權復歸皇帝陛下,四方無患,令大部分將士卸甲歸農,致力生產。

這,才是真正的天下太平!」他想也不想,一口氣說完。

耿照無比震撼,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慕容柔鳳目微抬,眸中射出jīng光。

「沒能完成這些,你眼中所見的「太平」,通通都是假象!你可知北關囤重兵、築嬰城,每年須耗用多少軍費?韓閥盤據西山,歲歲無一兩白銀貢獻,反而向朝廷拿錢養兵?南陵諸國,各懷異心,一朝生變,要犧牲多少軍隊才能弭平?「還有央土連年旱澇,百姓流離失所,想發民夫治水除弊,來個一勞永逸,你知道要毀掉多少家庭,累死多少百姓?這事殺的人、造的孽,絲毫不遜開疆辟土,興兵打仗!「要杜絕這些憂患,沒有一件不需要流血。

有時甚至得用成千上萬人的性命,才能換來成果;你不願殺人,那便什么也辦不成。

街頭巷尾的說書人不會告訴你,太平盛世其實是用鮮血換來的,但不管你知不知道,這點永遠不會改變。

」耿照被他的氣勢所懾,喃喃道:「太平終究是……以血換來的?」慕容柔冷哼不答,片刻忽然道:「當年烈祖自東海太平原起兵,帳下擁有兩名稀世智囊、人稱「龍蟠鳳翥」者,蕭、陶而已,傳說一人出則安天下,龍鳳並至,直是百世難遇的契機,豈止安邦定國而已,當建立萬代不滅的聖王之國。

「這兩個人打起仗來果然很厲害,出謀劃策,直如鬼神。

以他倆之能,一旦欠缺流血殺人的覺悟,最終仍什么都不是,不但沒能建立什么百世萬代的聖國,本朝自肇建以來風雨飄搖,還未必強過了前朝。

」耿照愣一下,才省起他口中的「烈祖」乃指本朝開國皇帝獨孤弋。

獨孤弋英年早逝,不及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故以「烈」為廟號;「烈」字寓有天年不永、中道而折的意思,但老百姓喜愛這位豪邁英武的青年君王,都管叫「太祖武皇帝」。

至於「龍蟠」與「鳳翥」之號,今日卻是頭一回聽見。

慕容柔說得極順口,一點也不覺得有什么,繼續說道:「蕭諫紙自詡儒宗,以兵法、權謀輔佐武烈,立下大功,本該坐上「開國第一勛臣」的位置。

然而他恨極了兵家、法家、縱橫家之術,稍見成果,便迫不及待推動那套內聖外王之說,終於功虧一簣,被斗得垮台,左遷東海,從此失去了能夠改變天下的力量。

「而陶元錚恰恰與他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