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4(1 / 2)

大半個圓,仿佛連水都要燃燒起來。

--是她!紅發雪膚、寬肩腴臀……這些曼妙的身體特征只能屬於一個女人。

耿照再無懷疑,「嘩啦!」自水中站起,勃挺的猙獰怒龍昂然對著錯愕回頭的女子,居高臨下俯視著她,沉聲喝道:「媚兒!」【後記——紀念我生命中的那些武俠因子】雖說「千古文人俠客夢」,但我想每個人心中的武俠母親都不是同一個面目。

今天就來談談我的武俠血統好了。

在國中以前,我只看過台灣某老版的《射雕英雄傳》漫畫,畫風近於繪制《小俠龍卷風》的老牌漫畫家陳海虹,但並非陳老師所繪。

據我年yòu的印象,倆書的畫風還是有相當的出入。

家中當時僅有「酒樓賭技」、「鐵槍遺恨」、「九指神丐」幾集,第一本是江南七怪與丘處機的賭斗,第二本則是郭靖、黃蓉為治療王處一、連袂闖六王爺府取葯的jīng彩過程。

有讀友說我擅寫群戰,說不定就是這本潛移默化之下的結果。

奇妙的是:這些jīng彩並不連貫的漫畫,當時才讀小學一、二年紀的我居然也看地懂,中間跳過的前因後果就自行腦內補完,如歐陽克是壞蛋、三頭蛟候通海是笨蛋,而楊康則是個混蛋等、不用人說我都非常清楚……我到高中次啊看完大部分的金庸,只保留《鹿鼎記》到大學時代看--至今我都不承認這本是武俠,說他是「反武俠」可能更貼切。

看金庸的同時,我也飛快看過了古龍,可惜古龍的龍頭蛇尾連對高中生也很難交代,他對我最大的啟發大概就是「正義一方的男生可以名正言順的到處跟人上床」,我也必須承認「光滑修長的大腿」等描述對我有著極深淵的影響……古龍就是那種字里行間迸發才氣的天才型人物,無論我想用多么戲謔的筆法輕輕帶過都辦不到。

然而掩上《大旗英雄傳》之後、失望到極點的我,忍不住開始思索著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如非英年早逝,而是像金庸一樣有機會回頭修整作品,我們將會得到何其豐碩的一套古龍全集!天慧結合耕耘,歷練沉痾創意,歲月淘洗人生……光想象就令人戰栗不止,但這終究無由發生。

現在的古龍全集不能說是殘缺或是不完美,或許,這就是它必然的摸樣。

古龍給我的無比遺憾,讓我重新審視了「嚴謹」二字的重要性。

對作者而言,作品只存在「當下」。

我們必須在每次出手時全力以赴,。

而非寄望將來有機會如何,每次修整都必須視為再創作,是獨立的創作經驗,而非創作的附庸。

事實上,也就是越修越回到過去的例子。

金庸的三校版是難以撼動的經典,可惜四校版缺失敗的很徹底。

這或許能成為另一項晚節不保的新里程?我不知道。

在高中時代放棄古龍的同時,我迷上了溫瑞安,他詩化的語言對我影響很深。

當時在聯合報連載的《戰僧與何平》,我每天都整整齊齊用鐵尺刀片割下收藏,不小心割壞了還會去雜貨店再買一份重割,直到某天報紙提早賣完,面對大半本的剪貼簿無以為繼,我才停止了此生第一次的追星活動。

其實我一點都不喜歡《戰僧與何平》的故事,只記得女主角林晚笑被白衣大俠龍喜揚設計強bào的可憐遭遇,至於她後來如何假手「下三濫」何家替自己報了仇,卻沒留給我太深的印象。

這個女人描寫得並不出彩,而溫瑞安其實太擅於描寫鮮活出彩的女子。

至今我仍然堅持溫瑞安的短篇好過長篇,皇冠替他出的《殺了你,好嗎?》武俠短篇合輯是我認定的溫派武俠最高傑作,甚至比赤裸裸描寫人性丑惡的大長篇《刀叢里的詩》更好。

《刀》被認為是溫瑞安反映其冤獄不平的沉痛之作,但我恰恰以為此書太貼近作者的憤烈,從立意到筆法都扭曲到不行,用來研究溫瑞安這個人是不可多得的文本,卻遠遠不是他最好的作品。

詩遣悲懷,本是最眞誠、最直接的靈魂吶喊,但並不等同於在情緒最濃烈的一瞬間全力迸放;那是嘶吼、是發泄,足夠令人震撼,卻無法美過沉淀轉化之後的東西。

《刀叢里的詩》恰恰不是詩,而是溫氏的怒吼,我猜想李後主在趙家朝廷的每個夜晚都曾如此發自靈魂的痛吼過,但直接把它寫出來卻無法得到〈虞美人〉那樣偉大的傑作。

詩人終究會老,會失去他的敏銳纖細,這並不是他變得比較庸俗或不高貴,而是萬物自有時。

生命的衰退會邁向死亡,時光的衰退會致使腐朽,而詩人的靈感泉源的衰退則會讓他失去創作的渴望與力量,所以我們必須趁能寫的時候盡其所能地寫,當衰退來臨時,才不會留下遺憾。

至於衰退的來臨則是一種無法反抗的必然,如四時流轉、飮水呼吸一般,不用害怕也無須羞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