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7(1 / 2)

,口說無憑,誰能拿我們怎的?真要bī急了,動武我也不怕的。

你夫君的本領可厲害啦。

」橫疏影閉眼微笑,面頰偎著他的xiōng膛,猶如依人小鳥,片刻才道:「我在那個屍坑里也不知待了多久,身上壓滿殘肢斷體,又疼又悶。

後來救了我的,卻是抱在懷里的男嬰。

」救她的那名小兵,果然想盡辦法折回,但屍坑堆滿焦爛的余燼石塊,又被白雪覆蓋,他孤身一人飢冷疲累,豈能慢慢發掘?正自束手,坑底忽傳嬰兒嚎泣,忙循聲落鏟,好不容易才把姊弟倆挖出來。

「這定是老天爺的旨意!天不絕你澹台家!」小兵更加堅定信心,遂帶著兩個孩子展開逃亡。

「沿途他跟我說了上官處仁與我爹的事。

」橫疏影道:「那時他就在帳外,親耳聽見上官處仁叫我爹娘收拾細軟,准備逃亡,我爹卻回絕了。

他也跟我說帶走我爹的人叫苗騫,親手砍死我娘的那官長叫馮二喜,叫我牢牢記住,說:「爹娘之仇絕不能忘呀!忘了就不是人,是畜生!」「我問他:「那叔叔叫什么名字?」他咧嘴一笑,搖頭道:「我就一小人物,一輩子沒出息,這條命是上官將軍給的,本該還了給他,你別記我,用心記緊要的。

要不是這小子哭得響亮,實話我也救不了你,以後你就當他是親弟弟,互相扶持,倆娃兒都要平安長大。

」「我們一路往南走,剛進央土地界不久,叔叔就病死了。

到死我都不知道他的名字。

」她一個小女孩抱著嬰兒沿路行乞,能放進嘴里嚼得爛的,就喂給弟弟吃,那男嬰體質健壯,耐得住折騰,竟也一路熬了過來,比小兵還韌命。

那時東洲初定,元氣尚未自戰亂里恢復,殘垣破戶隨處可見,難民沿途不絕,像這樣流離失親的孩子多了去,誰也沒心照管這對小姊弟,直到她們遇見了一名瞎眼的老人。

「那人衣衫雖舊,卻漿洗得很干凈,我那時見多了灰撲撲的人,自個兒也灰撲撲的,初見他時,只覺這人白得耀眼,簡直像是天上來的神仙。

」說著抿嘴一笑,仿佛又變回那個六、七歲的小女孩。

老人並非孤身一人,他身背琴匣、手持竹杖,一手搭著一名年輕小伙子的肩頭,兩人一前一後相傍而行。

橫疏影悄悄尾隨,想趁機偷點什么東西吃--她一眼便知這兩人不是難民,這是在流浪中養成的直覺。

誰知懷中弟弟「哇」的一聲哭出來,那小伙子一躍而出,老鷹捉小jī似的拎起小女孩,晃眼又飛回了破廟里的篝火邊。

「娃兒,你弟弟臟腑受創了,你知道么?」瞎眼老人道:「聽他的哭聲,傷得都成痾創啦,將來長大,說不定要成羅鍋子。

」小女孩道:「伯伯,你給他治一治,好不?」老人搖頭。

「他若已是羅鍋子了,我便救他。

現下還不是,我不能救。

」小女孩急得掉淚,淚水淌下面頰,灰撲撲的泥塵上化開兩道蜿蜒雪跡。

小伙子在一旁咿咿呀呀半天,小女孩才知他是啞巴,倒是老人聽了,微露詫色,側首道:「抱來我瞧。

」小伙子對她伸出雙手,做了懷抱的動作,滿臉急切。

小女孩一怔間,決定相信他,低道:「我來。

」抱著弟弟上前,交給了老人。

「這娃的左小腿骨壓壞啦,將來長大了也是跛子。

商鳳,你的意思是這樣么?」那小伙子啊了兩聲,垂手而立。

「女娃娃,你運氣不壞,你弟弟是瘸子,再無救治。

現下,我可以出手幫助你們了。

」老人翻著一雙灰翳密布的怕人瞳子,正色道:「老夫叫商橫。

帶你們進來的這位是我的弟子,名叫商鳳。

從現在起,你們姊弟就跟我走,你叫什么名字?」叔叔同她說過,她的身世會帶來殺身之禍,千萬不能跟別人說姓澹台,要是有人問起,就說叫阿苗,弟弟叫阿喜。

「用仇人的名字當名兒,這樣就不會忘記。

」他撓頭道:「叔叔笨哪,記事兒費勁。

用這法子牢靠些。

」「我叫做阿苗,弟弟叫阿喜。

」老人笑笑沒說話,讓商鳳拿些炒米就水給姊弟倆果腹,又熬了肉脯粥。

小阿苗差點連舌頭都吞下去,邊吃邊想起叔叔,盡管流淚卻沒停下吃喝,那股狠勁就像沒下頓似的。

吃飽喝足,老人取琴橫在膝上,就著熊熊篝火撫了一曲,那如訴如泣的琴音震撼了小女孩;回過神時,她抱著弟弟嚎啕大哭,仿佛見到久違的慈愛長輩,受盡磨難的小小身子再撐持不住,肩膊一松,把滿腹委屈一股腦兒嘔將出來。

「沒事了,沒事了。

」老人拍拍她瘦癟的背脊,又彈了首歡快悠揚的曲子,助她入眠。

從那天起,小女孩迷上了那把如有魔力的十弦琴。

商橫老人帶著她和阿喜,四人越過大半個央土,不知不覺過了數月,她只覺天氣越見悶熱,荒野中的綠意從黃綠、翠綠、濃綠轉為黑綠,毒辣的艷陽曬得人頭發昏,對飲水的需求漸漸大過了食欲。

但這趟旅行一點兒也不無聊。

起初她纏著老人問東問西,總不脫那把黑鳥般的十弦琴,老人雙目雖盲,心思可透亮,笑道:「說這么多都是假的,要不試試?」小阿苗--現在她已經習慣這個名字了,「澹台疏影」遙遠得就像一場惡夢--連連點頭,興奮大叫:「我要!」商橫老人帶她們出海又登岸,換過車馬,終於到了一座小小的城。

這兒的人、屋舍、衣裳器物,連說的話都跟小女孩所知有著微妙的差異,簡直像是另一個世界,連阿喜也興奮得咿咿呀呀動個不停,背他倒是比過去都辛苦。

老人被接入一棟豪華行館。

印象里,商橫與商鳳這對師徒從不缺銀錢,即使用度異常節制,幾乎過著苦行般的日子。

小阿苗從小就在顛沛流離、飽嘗冷暖的環境中長大,對「交易」非常敏感,無論使用銀錢或以物易物,都有著出人意表的天賦;很快的,她就成為這支小小旅團負責采買交涉的代表,比有口難言的商鳳稱職得多。

「商先生長途跋涉,敝人銘感五內。

」行館的主人吞吞吐吐,面有難色:「但貴方似乎弄錯了,這個……敝上雅好歌舞,非少艾不歡,商先生縱使琴藝高超,恐怕無法入宮表演。

這是在下的一點心意,將備妥車馬大船,專程送先生返回央土,還請貴方換……換個人來。

」商橫面色yīn沉,翻著灰眼,冷冷道:「縱使要換,也沒得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