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21(1 / 2)

人臂間各掖圖紙,閃過香爐,「砰!」把托盤一放,一人攤開圖紙,指著適才曾功亮批注修改之處,直脖子道:「大工正,你知我是佩服你的,但這我就萬萬不能同意了。

這當口你要改變敷土的成分比例,咱們司金部不負這個責任——」另一人沒等他說完,立馬搶白,頭幾句是反駁那人的意見,後面說的卻是風馬牛不相及之事;談劍笏聽了半天,終於明白他是為另一事而來,與前頭司金部的中大夫本不相干。

就這樣,逄宮同時與兩人爭辯兩件事,但倆中大夫又交錯著對相干與不相干的事發表意見,有黨有伐,三國混戰,立場不停在句與句之間轉換,居然完全沒人搞混。

天書般的連珠炮對話僵持了一刻有余,監造出身、技術靠譜的談大人,終於從有點理解聽到理解不能,三人卻戛然而止,交換眼色,曾功亮忽露出高深莫測的笑容,兩位中大夫則是連連點頭,一副了然於心的模樣,心滿意足地卷起圖紙,拱手道:「就按大工正的意思辦,我等告退。

」哪有什么意思啊!明明毫無交集啊!談劍笏抱著滾水茶壺般的腦袋,忍不住在心中吶喊,初次覺得四極明府真是可怕的地方,比台丞所說要危險得多。

「談大人,你喝茶。

我們這兒茶葉不錯的,還有我最愛吃的山楂糕。

」曾功亮親切招呼,接手推過lún椅,在廳里晃悠了兩圈。

談劍笏本欲制止,蕭諫紙卻以眼神示意,他只好放下手掌,訥訥拿了片山楂糕。

「這椅子做得不壞。

」曾功亮前後左右都試了試。

「誰的標准?」沒想蕭諫紙毫不買帳,一逕冷笑。

「當然是凡人的標准。

」曾功亮大笑。

「蕭用臣,以你的手藝,這樣已經很不壞了。

走,我帶你瞧瞧什么才是逄宮的標准。

」說著將lún椅往外推。

談劍笏霍然起身。

「不忙,你且待著。

」蕭諫紙淡淡揮手。

「我少時便回。

」「請台丞示下,屬下該等到幾時?」談劍笏恭恭敬敬問。

不帶一絲情緒、公事公辦的聲音和語調,令一向予人溫和之感的談大人仿佛變了個人,不算高大的身影,透著一股難以言喻的威壓。

一霎前才日照明媚、涼風習習的偏廳里陡地暗了幾分,不再流動的空氣隱隱凝結。

蕭諫紙伸出兩根指頭。

「兩刻內必回。

」超過兩刻,我便拆了此間——談劍笏沒說出來,以他的性格,也說不出這樣的話,只恭恭敬敬地一欠身,讓出門道。

然而,絕對不會有人懷疑:若兩刻後,老台丞未毫發無傷地回到這里,明府內將會發生什么事。

「……你有好部下啊!」曾功亮推著lún椅走過長廊,來到一堵灰牆前。

長廊盡處居然是條死路。

「盡職守分罷了。

」蕭諫紙見他伸手在楹柱上掀幾下,灰牆「唰」的一聲橫向滑開,輕盈滑順之至,完全看不出這堵牆厚一尺有余,起碼由五層以上的復合材料構成,對隔絕聲音有著難以想像的奇效。

牆一滑開,吵雜聲立時涌出,蕭諫紙本以為會看到很多人在另一頭忙活,豈料映入眼簾的仍是長長的廊道,仿佛整條走廊被這扇門牆攔腰鍘斷。

噪音的源頭來自走廊兩邊數不清的獨立院落,即使院前照牆砌得老高,可能也用上隔音之術,仍無法隔絕喧囂。

剎那間,蕭諫紙仿佛墜入了玄奧的時光甬道,無法自制地想起鯤鵬學府。

「像罷?咱們當年那個樣。

」曾功亮的笑聲由身後傳來。

「在走廊上、講堂里,隨時都有人在爭吵激辯,要不鬧上教授處求個公斷,要不就地打它一架,拳頭上分出個道理來。

」「我記得你常打輸。

」蕭諫紙忍住笑意,輕輕撫著lún椅的扶手。

曾功亮少時肥胖,成績平平、毫不起眼,唯於學報撰文掐架,堪稱一員干將,從詩文細節到(假想中的)閨房禮節,無所不戰,嘴毒筆賤,仇家遍布學府;自從投稿筆名被心懷怨恨的學報社友揭露,走在路上經常被幾人沖過來一陣毒打,故得了「曾沙包」的渾名。

曾功亮不以為意,盡管被揍得鼻青臉腫,卻甚是自豪,索性以本名撰文,署曰「郔台曾錯」,罵得更毒更賤,聞腥即至、逢人便咬,已至無我無敵的境界。

直到此人離開學府前,無一期學報不是腥風血雨,堪稱鯤鵬開府之最。

「你來找「逄宮」,定有緊要之事。

你那位談大人耿直得很,我猜談開未必妥適。

」曾功亮罕見地未吹噓昔日的豐功偉業,笑道:「有pì快放,沒事的話我還想繼續瞎聊。

」「大跋難陀寺,九轉蓮台。

」「難陀……那案子我記得。

」曾功亮努努嘴,挑眉壞笑:「怎么,你想買一座玩玩?」「毗盧遮那院的首座湛光和尚,以三千兩銀同四極明府買的藍圖,花費十年才將近完成,卻被東海臬台司衙門強征到了蓮覺寺,以供三乘論法使用。

」蕭諫紙並無笑意,淡然道:「之後的事,想必你也略有耳聞。

有人啟動了蓮台機關,鎮東將軍府一名典衛與鎮北將軍的獨生愛女雙雙掩於台底,該是有死無生。

」「那是個好設計。

」曾功亮聳了聳肩。

「只消抽起一根不到一尺的石梁,就能讓整座石台於極短的時間內崩毀,連崩塌時的震動都經jīng密計算,台頂絕難逃生——這部分我個人也貢獻了相當程度的創意。

「不僅如此,還設有嚴密的防破解機制,只消抽掉核心部位的藍圖,修築石台的匠人,決計看不出有這個致毀的秘密機關。

」「你的意思是說,即使是修築蓮台的工匠,也無法得知蓮台可能崩毀,或如何cào作這個崩毀的機關?」曾功亮笑了起來。

「做不到這一節,四極明府就虧大了,咱們不做蠢生意的。

核心部位的藍圖,一直保存在覆笥山,除我之外,只有經手此案的上大夫看過核心藍圖並負責制造,他幾年前過世啦,是個老好人。

」他單手比劃著:「核心包含石梁,差不多一尊石獅那么大,像個石楔砌起的長方箱子,五面各伸出長長短短的鐵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