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9(1 / 2)

謝大將軍教誨,日後定然珍惜每一名士卒的性命!」我喟嘆一聲,沉重地點頭道:「我大宋積弱已久,屢受外敵侵辱,正是同心協力共抗外辱之時,所以要格外地珍惜士卒的生命!林沖將軍所率二十余萬禁軍將士,本屬我大宋jīng銳之師,喻之為大宋之脊梁也不為過,其歸屬走向將直接影響整個華夏民族的興衰,如何能夠不慎重?西門慶雖貴為大將軍之尊,但比起整個民族的安危又算得了什么?如果本將的身死,能夠換來林沖將軍的迷途知返,率兵回歸朝廷,西門慶又何惜一死?」說著說著,我已經完全進入角色,xiōng里情cháo澎湃,激盪不已,仿佛頃刻之間,我的生死真的即將決定整個民族的存亡!而我毅然選擇了自己亡,民族存,悲壯和激烈的氣息在我xiōng膛里翻騰不休……「大將軍!」關勝陡然托地跪倒地下,發出沉重的一聲悶響,嘶聲道,「末將便是拼著一死,也定要林沖將二十萬禁軍帶回汴梁!」關勝一頓,目露激奮之色,接著說道:「不惜一死奮勇殺敵之士卒,我大宋有成百上千萬,亂軍之中取敵上將首級之武將我大宋也有成千上萬人,所缺者,唯大將軍一人耳!有了大將軍,我大宋雄兵才真正成其為大宋雄兵,末將從軍十數年,還從未遇上一位統帥能有大將軍如此膽魄,便是李綱也遠遠不如!末將深信,在大將軍的率領下,我大宋必將四海拓疆、包容宇內,成為空前絕後的龐大王朝!」我干緊將關勝扶起,嘆道:「本將哪里當得起關將軍如此謬贊?」一邊的張清卻冷哼道:「大將軍,張清不擅言辭,但心中所想與關將軍一般無二!只求大將軍能夠早日平定海內,舉兵對外,那時候才是我輩武將真正建功立業之時!」我再嘆一聲,臉露惻然之色,沉痛地說道:「是啊,自相殘殺終究是親者痛仇者快之事!」臉色一變,我接著森然道:「但事非得已,既便是一母同胞還是要殺,而且要格外殘忍的殺!正所謂快刀斬亂麻以求在最短的時間里結束戰爭!為了整個大民族的興盛,犧牲一小部分人的生命又算得了什么?」「大將軍放心。

」關勝抬起頭來,森然地望著我厲聲道,「征伐偽南宋之時,末將定不會心慈手軟,戰陣對決恩師李綱,末將亦不會有任何手下留情之可能!那是因為,我大宋的希望在——汴梁!」「好!」我朗聲道,「明天,本將就和兩位將軍啟程前往茂林,由關將軍將這番話說給二十余萬禁軍將士們聽。

」第二天,吳用和朱武極力反對我和關勝、張清兩將前往茂林,我執意不從。

兩人退而求其次,讓花榮率領三千御林軍隨同保護!在吳用和朱武看來,由花榮的三千御林在,至不濟也能夠保護我安全返回,我心下卻另有打算,也便答應了兩人的請求,同意花榮率三千御林軍隨同前往。

一路無話,曉行夜宿,三天後大軍便進了通州地界,一望無垠的平原開始有了起伏丘陵!謹慎的花榮便派出更多的偵騎四處偵查,絕不放過周圍任何可疑之處,更不放過任何可疑人物。

讓我意外的是,花榮身上的裝備少了張長弓,卻多了一支火槍!當我問及此事時,花榮抬手便是一槍,一只從天上飛過的禿鷹便不幸做了他槍下游魂,花榮得意地吹了吹槍口上裊裊升起的青煙,說道:「這玩意兒又快又准,殺傷力大還射得更遠,比弓箭管用多了!」我便心下一動,或者花榮才是更好的御林軍指揮。

至於岳飛,將來必然成長為一代名將,把他局限在汴梁一地似乎過於可惜了。

就在此時,忽有探馬來報,在官道經過的老虎崗下發現可疑跡象,疑有大群伏兵埋伏,哨騎因為擔心驚擾伏兵沒敢過於靠近偵查!我聽得心下一驚,這老虎崗是汴梁通往茂林的必經之路,如果有人在此設伏,那么就讓整件事情變得越發朴逆迷離了!這莫非真的像吳用猜測的那樣,有可能是個jīng心策劃的陷阱?那這設計之人也太高明了吧?我始終不太相信,林沖會和別人串通起來設計陷害我!而且,林沖如果要殺我,根本無需用這種yīn謀詭計,反正我將要去他軍中,到時候一抓再砍頭,不就什么事情都解決了?用得著在半路上如此大費周章嗎?花榮立即警覺起來,領著親衛兵親自前往偵察,大軍自然立即停止了前進。

關勝和張清也開始警覺起來,渾身的氣勢開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淡淡的殺機隨著兩人氣息時隱時顯,我知道這兩員武將已經做好了廝殺的准備了。

關勝忽然向我說道:「大將軍,這里是通州地界,通州都尉姓李名通,乃是李綱族弟,麾下總有近萬兵馬!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李通!?李綱族弟!我心下越發一沉,這事情果然還摻雜了李綱!李綱這老頭,終於開始要動手了嗎?只是這一出手,便揪住了我的要害想要將林沖的二十余萬禁軍生吞活吃,胃口也太大了點吧?第七卷坐擁江山第六章男兒本色(下)我拍馬來到前軍,正好遇上臉色沉重的花榮從老虎崗上返回。

「大將軍,老虎崗上果有伏兵!」花榮在馬背上向我一禮,沉聲道,「以末將估計,人數總在一萬上下!這伙人竟事先在這里伏下大軍,必是大將軍此行走漏了風聲,末將以為,大將軍還是應該按軍師的吩咐,就此打道返回汴梁。

」「返回汴梁?」我微微一笑,說道,「李通擺下如此盛大的歡迎場面,如果連招呼都不打一聲就走,豈非顯得太也沒有禮貌?」花榮神色一動,望著我森然道:「大將軍之意,是和伏兵打上一仗?」我嘿嘿一笑道:「莫非花將軍還懼怕李通的一萬伏兵?」花榮不屑地笑道:「休說一萬,便是十萬,花榮又何懼之有!」花榮說罷,策馬而去,號令隨著他在大軍中穿行連續不斷地傳達下去……「第一衛前進三百步,列陣三橫列,填葯裝彈准備射擊……」「第二衛前進一百步,列陣三橫列,填葯裝彈預備……」「第三衛原地待命!」「親衛隊隨我來,舉火燎山,將伏兵bī出來!」……三千御林軍緊張而有序地運動起來,列成花榮所命令的前中後三軍陣形,每一陣又列成三排橫列,每列三百余人的寬闊正面!花榮則帶著一百余名親衛隊高舉點燃的火把,向老虎崗上沖了過去……我不禁為花榮的想法拍案叫絕。

老虎崗上林茂草盛,現在又是深秋時節,這火一旦燃起勢必非同小可,如果伏兵不想待在官道兩側的密林里被活活燒死,又不想空手而返的話,最好的辦法便是立即從埋伏的密林里沖出來,向嚴陣以待的御林軍發動進攻。

而且,我相信李通肯定會選擇立即進攻,因為無論如何我的三千御林軍都顯得勢孤力單,比他的過萬大軍相去甚遠。

關勝和張清拍馬靠了過來,有些擔心地問道:「大將軍,御林軍只有三千人,雖然訓練jīng良,但李通畢竟人多勢眾只恐難以取勝。

末將以為最穩妥的辦法莫過於立即撤退,從最近的州縣搬來援兵再和李通開戰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