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1(1 / 2)

們給本將軍閃開。

」被我晴天霹靂似的一聲大喝,走馬燈似地廝殺中的三將不自禁地停止了廝殺,掉頭向我望來,便是董平也暫時忘記了要殺我的事實,有些出神地望著我,不知道我要說些什么。

我凝住目光,深深地盯著董平烏黑的眸子,森然道:「董將與本將,同為大宋將士,縱然要殺本將軍,也得有個理由吧?」董平目光一厲,森然道:「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何需理由?」「哼!」我冷冷一笑,朗聲道,「我西門慶做事向來問心無愧,如果董將軍當真有殺本將軍理由,不需動手,本將軍必自裁以謝天下!」我這番話說得慷慨激昂,聲如裂帛,連周圍的禁軍輕騎也聽得一清二楚。

董平更是聳然動容,深深地盯著我再不言語。

旁邊的關勝更是作色道:「關某為人,董將軍素來深知!關某像是那種趨炎附勢的卑鄙小人嗎?董將軍,要留便連關某的命也一並留下。

」董平臉上再度色變,轉頭深深地望著關勝,臉上的神色漸漸地開始凝重起來。

我心中一喜,看來董平已經有幾分相信我的話了,正所謂打鐵趁熱,我接著說道:「董將軍若是不信,可綁了本將軍前往茂林相見林沖將軍以及童公公。

」董平臉色一變再變,yīn晴不定。

我緊張地盯著董平臉上神色的變化,臉上神色卻是鎮定如常沒有任何變化。

良久,董平始才長嘆一聲道:「大將軍可即速返回汴梁,茂林再不要去了。

」我心中一動,霍然望著董平,心忖董平此言必然大有深意!莫非林沖大軍真的已經發生了不可預測的變故?董平雖然相信了我的話,認為我並非亂臣賊子,但他仍然反對我前往茂林,顯然是認為我前往茂林會有危險。

我真誠地望著董平,誠懇地說道:「董將軍,可否實言以告軍中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董將軍為何認為本將軍不宜前往茂林?」董平再嘆道:「末將一時半刻也是說不清楚,大將軍可速離,遲則生變!」正說話間,原本緊緊圍住我們的禁軍輕騎忽然從一側裂開了一個缺口,一名太監在十數名大內侍衛的護衛下騎著高頭大馬沖了進來,太監yīn惻惻地掠了董平一眼,冷然道:「董將軍,為何還不將西門慶這亂臣賊子拿下?卻在這里泡磨菇?」董平臉色一變,再度躍馬挺槍向我沖來,嘴里大喝道:「逆賊休走,再吃我董平一槍!」關勝和張清臉色一變,拍馬護在我面前。

董平堪堪沖至關張二將之前,陡然間拔轉馬頭,手里的jīng鐵長槍已經如毒蛇出洞,霎時洞穿了那太監的咽喉,血光飛濺中那太監竟是連哼都沒有哼一聲便翻身從馬背上栽落,一命嗚呼!董平既殺了太監再不手下留情,手起槍落,在太監身後的侍衛反應過來之前,已經接連挑落了三名侍衛。

其余的侍衛終於反應過來,發一聲喊試圖沖出禁軍輕騎的包圍,卻被董平一聲令下團團圍住,很快便被屠殺殆盡。

我目瞪口呆地看著這番變故,感到滿頭霧水,根本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

董平殺光了所有的侍衛,這才翻身落馬,大步走到我面前,單膝跪地,朗聲道:「末將董平,拜見大將軍。

」我急忙上前扶起董平,連聲道:「董將軍快快請起。

」心中的高興卻委實無法以言語來形容,真可謂水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怎也沒想到,居然能這么快便獲得董平的諒解!化敵為友。

「董將軍,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扶起董平,問道,「本將軍都有些不知所措了。

」董平嘿了一聲道:「這話說來可就長了!大將軍可曾記得,這北伐大軍真正的統帥並非林沖將軍,而是童貫老太監?」「記得!」我老實地點頭道,「童貫還是我舉薦的呢,當時情非得已也是無可奈何。

」董平似笑非笑地看了我一眼,嘆息道:「大將軍一句情非得已,卻累得我數萬禁軍將士血灑沙場呀……唉,這個童貫,行軍打仗根本一竊不通,卻偏偏喜歡發號施令,胡亂干預林將軍的部署,結果自然是可想而知。

」我頗感汗顏,還真沒想當緊為了打壓司馬光討好童貫,一時舉薦了童貫出任北伐軍統帥,卻給這些將士帶來了一場災難。

「這也就算了,憑我二十萬禁軍的奮勇殺敵,縱然計劃被童貫打擾得七零八落,要擊潰晁蓋的幾萬亂軍卻根本就是小菜一碟!」董平搖頭道,「但壞就壞在這個童貫,不但自己胡亂干預林將軍的部署和計劃,便是他麾下的那伙太監也被分派到各旅各衛,對各旅各衛的統兵將領胡亂指揮干預,還成立了所謂的憲兵隊,一旦領兵武將不服便可當場斬殺,已經十幾位將領做了這些閹貨的刀下亡魂了。

」「什么!?」我大驚失色,望著董平道,「那這仗還怎么打?」「可不是么!」董平嘆道,「若非這些閹貨干預,殲滅晁蓋那里用得著這么長的時間,更無需白白犧牲數萬兄弟的性命,嘿,我董平從軍以來還從未打過這般窩囊的仗啊。

」我心下凜然,望著董平道:「如此說來,這禁軍大權已經控制在童貫手里,林沖將軍已然被架空了,是嗎?」董平黯然道:「童貫畢竟是真正的主帥掌握生殺大權,林將軍只是副帥只能聽令行事,雖然兄弟們憤怒莫名,但沒有朝廷的命令,大家如何敢妄言犯上?」我聽得心中一沉,如此說來,這二十萬的禁軍大權居然落到了童貫手里!在汴梁的時候,我和童貫雖然曾經狼狽為jiān、沆壑一氣,但那是因為我們有共同的敵人,可眼下局勢風雲變幻,趙佶的大旗已經倒下我也成了炙手可熱的實權人物,頓時便和童貫站在了對立面,這廝會如何看我委實不得而知!將心經心,如果我是童貫,在得知汴梁發生的所有大小事情之後也斷不會心甘情願帶著這二十萬禁軍回返汴梁的,最理想的做法莫過於割據一塊地盤做自己的藩王!莫非這只是童貫一時性起想做藩王,而與薛可兒全無相干?但我連自己都無法說服,根本就不相信這樣的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