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5(1 / 2)

心。

」朱武笑道,「李逵將軍和魯達將軍,臣已經有了安排,此時此刻,相信兩人已經和劉唐將軍一道前往大名府報到了。

」想起李逵和劉唐,我不禁心中感慨,這兩個家伙可是自從青峰山開始便一直跟隨著我的,自我受招安上汴京之後,一別便是數年,再相見又相聚沒幾日便要再度分開,不免心中戚戚!不過那兩個家伙卻跟我全然不是一個德性,似乎沒有廝殺便會渾身淡出鳥來,在汴梁呆了沒幾月便已經吵著要上前線打仗去。

「那么改良的地雷發射器也就是火炮呢?」我喟嘆一聲,將思緒從感慨中拉回現實,接著問道,「以後就給這玩意起他威武的名稱,就叫大炮吧。

」「大炮?」朱武神色一動,贊道,「真是好名稱,陛下英明!微臣佩服。

」我呼了口氣,暗忖大約這也算是登基之後的副作用罷!朱武嘿嘿一笑,接著說道:「那個大炮臣已經遵照陛下的旨意設計建造了一百具,本著容易移動,方便組裝的要求,除了大炮的炮管之外,其余均以輕木制造,以馬拉拖前行。

射程大約為五百米左右,威力十分驚人,土制的堡壘一發炮彈便即炸成廢墟。

」「很好,這玩意可是利器,得好好利用。

」我伸手一指朱武道,「另外制造方法一定要嚴格保密,制造工場亦要多派人手把守,嚴防各國間諜人員竊取秘密!上次地雷的制造方法便被李綱竊得,一定要引以為戒才是。

」「陛下放心。

」朱武肅容道,「臣為了保密專門讓御林軍挖空了白馬山,只留下一個出口,設十道關卡嚴密把守,除了相關人員嚴禁出入,便是一只蒼蠅也難以飛得出去!」「這就對了。

」我拍拍朱武肩膀,問吳用和朱武兩人道,「那國務府有沒有討論過,天朝今後的對外戰爭,應該從誰先打起?」「契丹!」幾乎是同時,吳用和朱武同聲回答。

契丹?我心中一動,竟與我心中想的一樣!契丹是傳統的北方強國,其軍力之強一直凌駕於前朝宋朝之上,尤其是他的鐵甲重騎,更是周邊所有民族揮之不去的噩夢!能夠以這樣的強大民族開刀,果然是大長士氣之事。

朱武冷然一笑道:「契丹人建國已經百年,現在的遼國早已經沒有當年的雄風了!眼下東有女真,北有蒙古,契丹人已經四面楚歌,相信我天朝大軍傾力一擊,定能一舉覆滅遼國,令廣大的關外大地成為我天朝的關外戰區。

」「那么覆滅遼國之後呢?」我肅然望著朱武,問道,「國務府有沒有討論過如何跟蒙古人以及女真人相處的問題?是繼續征服他們呢?還是以和平策略包容他們?」「征服!」朱武想也不想便回答道,「當然是征服!我天朝將士素以戰功以榮,如何能放過一次征服的機會?蒙古人和女真人現在固然是我們要籠絡的對象,但等契丹人消滅,下一個便該lún到他們了!既便是俯首稱臣的高麗,也一樣要派兵征服,徹底淪為我天朝的一個戰區或者轄區為止。

」「好!征服。

」我聽得連連點頭,「征服已知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我天朝的戰士軍威遍布所有角落,真正做到天下大一統為止。

」吳用和朱武的眸子里同時流露出向往的眼神來,我知道這兩個家伙定是在欺待成為史無前例的龐大帝國的首相和亞相的美夢了…………在吳用的完美策劃下,西夏王拓拔元昊的借刀殺人計未能奏效。

潛伏在拓拔宏烈身邊的西夏刺客被斬殺殆盡,得知拓拔元昊險惡用心的回鵲使節當即和拓拔宏烈一道返回了回鵲本土!天元00年10月,西夏王拓拔元昊離奇地死於一場政變,王長子拓拔宏圖宣布繼位!但王位尚未坐暖,在回鵲王阿布提的支持下,拓拔宏烈占據了西夏西北部,一部分西夏貴族投效,成立了大夏國,完整的西夏王國從此陷於長期分裂和無休無止的內戰……天元00年11月,女真人侵入高麗,高麗王李政道向天朝求援,北部戰區大將軍林沖奉命組建遠征軍,試圖借道遼東進入高麗,遭到了契丹人的嚴辭拒絕,兩軍在雁門關爆發激戰,互有損傷,平息不久的烽火再度在天朝和遼國之間燃起……天元00年12月,陷於嚴冬枯季的蒙古游騎一窩峰似地入侵遼國北部結域,以外宣稱奉「天朝皇帝哥哥」之命,夾擊契丹,趁機大肆擄掠,中飽私囊……天元01年3月,把持遼國朝政四十年的蕭太後病逝,遼國皇帝耶律奇任命皇妹清秀公主為統帥,率十五萬鐵騎迎擊蒙古大軍,在大yīn山腳下一舉擊破蒙古游騎,生擒蒙古可汗俺巴孩汗,並將之釘死在木驢上……天元01年5月,天朝大將林沖率十萬大軍北上,試圖聲援南下的俺巴孩蒙古大軍,由於不習慣大漠野戰方式,遭受遼國鐵騎的集群沖鋒之後不支慘敗,損兵折將敗回大名府,天朝第一次北征失利,清秀公主趁勢侵襲天朝北疆,連陷城池十六座……天元01年6月,沒有了後顧之憂的張掖守將張郎終於反叛,在酒泉自立為帝,立國號為「漢」自稱大漢天子,任命原河間匪首晁蓋為護國大將軍,匪首公孫勝為護國大法師,謝希大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統領三軍。

……消息傳來,我自然震怒異常。

眼下我天朝兵強馬壯,正是對外擴張之機,這張郎竟然敢自立稱帝,簡直就是太歲頭上動土,活膩了!莫非他愚蠢地認為,林沖的一次偶然戰敗便認為我天朝大軍將永遠無法征服契丹也就抽不出手來對付他張郎了嗎?莫非他自以為他的彈丸之地能夠抵擋得住關勝西北戰區數十萬大軍的鐵蹄嗎?自登基以來,我第一次駕臨國務府,和諸位大臣共商國是。

「諸位,形勢十分嚴峻啊。

」我目興森冷地逐一從諸大臣臉上掠過,凝聲道,「張郎謀反,對各地的地方官可是個十分惡劣的榜樣,我聽說西南的王輔舊部,有不少人又在唆使年輕氣盛的王士誠了!你們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拿出最有效的措施來,張郎一定要嚴懲,這種榜樣一定不能開,一定要讓天下地方官深刻地認識到,謀反是沒有出路的,只能是自投死路。

」「陛下請放心。

」大丞相應伯爵首先起身發言道,「西南戰區的所有地方行政官員,都已經被臣撤換殆盡!想來是那些丟官棄職的舊吏不甘心失勢,借機挑唆王士誠罷了,相信王大將軍能夠分清是非,不會輕信饞言的。

」幾乎是伯爵話音剛落,議事廳外傳來了官吏的朗聲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