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0(1 / 2)

三世·江山 滄海驚鴻 1235 字 2021-03-17

皇帝兩日不曾見著蹤影,墨池便想念了二十四個時辰。

不是沒動過詢問寧王府中人的打算,但那樣纏人的自己,著實讓墨池難以面對。

之前的那次,她請侍女去打聽「公子」是否到了別院,到了便請來,過後想想,墨池都覺得羞赧。這種急於見到皇帝的緊迫,太像……投懷送抱了!

說白了,她在寧王別院住著,到底是客情,主人家好衣好食地供給,已是難得,若再提出些別樣的要求,那豈不是得寸進尺,太不知好歹了?

到底,還是有著寄人籬下之感的。

雖然,墨池知道,寧王很樂意幫助皇帝「藏嬌」。而自己的要求再說,寧王也是樂得成全的。

已經在這里待了太久了,是該出去轉一轉了。

墨池立在桌前,纖細的手指拂過「綠綺」的琴身,若有所思。

按照當初的約定,麗音閣閣主會派人尋機會與她聯絡。但是半月有余過去了,卻不見半條人影。

八成是被攔在了寧王別院的高牆之外了吧?墨池想。

麗音閣閣主那種人,敗落是遲早的事。

而皇帝擁有全天下的武備與財富,她只要懷疑,只要付諸行動去查,沒有查不到的。

皇帝必然已經查出了她的身份與意圖,也必然查出了麗音閣的圖謀不軌,這對於皇帝的身份來說,根本不是難事。

而真正難的,是她忍耐著,許多時日下來,都沒有揭開自己的偽裝。

墨池不敢想象,若是皇帝撕破自己最後一片尊嚴,將自己當初的意圖和來歷都丟在陽光下曝曬,自己將會如何。

試問,天下能有幾人,讓高高在上的帝王忍耐如斯?

即便沒有陷入對元幼祺的愛慕,即便只是為了元幼祺這份難得的忍耐,以及那么多日子里她的溫柔對待,墨池也覺得,縱是元幼祺立時要了自己的命,這輩子,活得也算值了。

「錚」

不經意間指尖撥動琴弦,竟撥出了半小節的曲調來。

緊接著,墨池就被自己驚住了。

那半小節曲調,熟悉而陌生。

熟悉,因為那是她心中珍之重之、無可比擬的神聖之音;陌生,是因為自從熟知了那個曲譜之後,她從未彈奏過,哪怕是只為自己而彈奏。

那是《高山流水》之曲中的一小節中的幾個音調。

相傳俞伯牙擅琴,曾於山林荒野間彈奏《高山流水》之曲。樵夫鍾子期路過,為琴聲所感,竟能自俞伯牙的琴音之中領會到「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的意境。俞伯牙聞之大喜過望,引鍾子期為知己。

從此之後,伯牙撫琴,子期聽音,《高山流水》遂成佳話。

可惜,後來鍾子期不幸辭世。俞伯牙痛失知己,悲苦萬分,斷弦碎琴,發誓此生再不奏琴音。

當年,墨池初次聽到這個凄婉的故事的時候,震撼之余,亦為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知己之情意唏噓不已。她擅琴愛琴,遂對於伯牙斷弦碎琴的情節印象最為深刻。

彼時的她,並不懂得知己之義為何,更不懂得「情」字之滋味若何。她只是莫名地,覺得這《高山流水》之曲與她因緣頗深,那曲譜上的每一個音階都能夠撥動她的心弦,讓她整個人都為之或悲或喜。

於是,從那個時候起,《高山流水》的曲子,就成了墨池心目中最神聖而不可逾越的存在。

那琴譜她學得極快,就像是本來就會,只不過日子久了,漸漸淡了,然而一旦拾起,所有淡卻的記憶就都重翻了上來,印象更加的深刻。

雖然如此,墨池卻從沒給任何人彈奏過這支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