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1(1 / 2)

影票房熱度更加證實了這部電影不是曇花一現的泡沫,第二天電影放映的平均上座率幾乎驚人地達到了83%以上,有部分影院更是達到滿座的可怕上座率。

上座率如此驚艷,這時候不僅華致院線,其他院線的影院老板也紛紛來尋求《扮演者》片源,網絡和現實的媒體為了熱點和流量也十分主動的報道《扮演者》的新聞,如此正循環之下票房成績繼續給力地往前邁進,不斷吊打同期電影。

而後第二天票房統計結果出來,不降反增的一億兩千萬的成績也著實讓人大吃了一驚,高速增長的票房直到一周後才有所減緩,這個時候電影總票房已經達到了五億。

除去要分給院線的和發行方的用,在刨除電影的投資和宣傳用,五億票房毫無疑問不僅讓電影回本而且還大賺了,而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之中。

對於一部題材算不上熱門的懸疑犯罪片來說,目前為止的票房已經是非常優秀的成績。

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們大多都會在朋友圈或者微博上推薦,傳染性的形成口碑效應後,紛紛帶動周圍的朋友親人走進電影院。

不過是一千萬元的小成本懸疑犯罪電影而已,比起同期投資動輒上億的其他電影來說,《扮演者》的特效畫面當然遠遠算不上出,但劇情卻足夠跌宕起伏震撼人心。

尤其是電影里的那個經典畫面,陸清澄笑著抬頭說,「生命真是脆弱呢,許警官。」

據說有影迷僅僅是為了這個畫面,就單刷了電影十遍………景桐覺得這個原因也實在是很迷了_(:3」∠)_

電影再怎么再怎么好看拿了再多的獎也好,投資公司更多的也還是關注票房多少利潤幾何,這才是一部非文藝電影電影真正的價值提現所在。

《扮演者》雖然去金馬獎上接連拿下了兩個大獎,不過無論是導演還是公司一開始就沒有把這部電影打造成純粹文藝片的打算。

夾帶著悲情文藝元素的正劇電影,星耀一直是如此定位《扮演者》的。

王導當然是因為這是自家夫人的的劇本,他不敢亂改,而公司則是因為這樣的電影,更加符合星耀公司對於名氣和榮譽的渴求。

雖然第一部電影不能要求太嚴格,但是如果可以的話,星耀當然也希望第一部電影就能徹底打響公司的招牌。

所以,既能拿到一定獎項又能博取不錯的票房的電影,才符合星耀公司對於第一部電影的需求,而這也是當初星耀公司選定了《扮演者》電影並毫不猶豫注資拍攝的原因。

之前星耀對《扮演者》的宣傳用預計是兩千萬,現在眼看電影潛力無限,立馬就開始追加宣傳用,於是景桐非常羞恥的看到整個輿論里,對全劇組對她的誇贊幾乎要吹到天上去了。

「天生演員」這種稱贊還算比較斂,有的自媒體平台直接非常煽情的稱,「景桐是國內演藝圈十年來獲的最美遺落明珠」

明珠小姐本人已經非常臉紅了,你們就快停停就別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