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4(1 / 2)

不是賣給信善,就是贈給大財主。他這金剛經是做成了經折裝的,比他過年時手繪那兩本又致了些。封面裱了提花細綾,每頁紙面印有淡色蓮花托底,卷首畫印西天大雷音寺,拖尾畫印白衣繪觀音,布施出去一看就比那些普通經書虔誠幾倍,和尚與善信們豈有不喜歡的?

他就是看好了這里面的商機,想提前借寺廟之力推廣自家的金剛經。先叫人都知道了他家經好,等到清明、浴佛兩節,眾人爭著布施經卷時,自然要先緊著他們書坊的買了。

到時候還可以搞個私人訂制,購買量大的可以在經書後單印一頁「某某信男信女刊刻敬施」的字樣。

他想的倒挺好,計掌櫃卻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倒像在看不知事的晚輩似的。往常計掌櫃都把他當作沈萬三似的信重,倒很少這樣看他,崔燮不禁也有些心虛,又加了幾座:「難不成還能有十來座?」

計掌櫃扔是搖頭,嘆道:「少東家只數數咱們這里有多少座山就該知道,寺觀只有比山更多的,豈有比山更少的?咱們遷安是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方,逢山便有寺,足足建有六十二座寺廟,光是有敕賜匾額的就有兩座。還有一座觀音寺,公子這經卷上印的就是觀音像,那里非布施不可的。」

這么個小縣城好幾十座廟,不合理吧?這都是誰建的?一縣才五千多戶人,供著六十來座寺廟,和尚們吃得上飯嗎?

計掌櫃頗為自豪地說:「本縣多是虔誠善信,布施柴米從不含糊。發水那年師傅們也借出廟宇宮觀,舍了好些米糧來救人,是以如今香火還更旺哩!縱觀永平府下這么些州縣,乃至府城,只除一個直隸灤州能比咱們多幾座寺觀,別的哪個也不如咱們!」

好好好,我知道和尚們吃得上飯了,咱們也得指著和尚吃飯,所以這回經書怎么個布施法吧?

計掌櫃回憶了半晌,說:「縣東有個宣覺寺是必要布施的,然後是兩個受過敕匾的清寧寺和保寧寺,一個觀音寺。這幾家的香火也最盛,一家布施上百卷也就差不多了。咱們鋪子里打年前就能有一月千兩上下的流水,如今刊刻的書又不多,拿出幾百兩花在這上也不礙的。」

其實就是為了給東家自己祈福,花個幾百兩敬佛也不算多的。

作者有話要說:民國印的遷安縣志上是這么多座廟,明朝未必,但至少有個資料比自己編的准,就這么寫了

第43章

經書是能長賣不斷的。嚴格來說,也沒有幾個人是為了讀經才買的,而是為了給信仰花錢。元旦、清明、浴佛節、中元時都是銷售高峰,市場廣闊,虔信的客戶們又都不吝花錢。只要他的印本好,到日子就能輕易賣出去,推銷到外州府也容易,不用像出《聯芳錄》時那樣層層鋪墊地炒作。

只是印經書時,這個店名得改一改。

他們書坊後院見住著王大公子的外室,多少有些艷話傳出。之前賣的是美人畫箋和風流才子詩集、神魔愛情小說,坊市隱約的風言風語還不礙的什么。如今要賣經書了,頂著這么個名聲,那些布施經卷的只怕也要嫌他們書坊不夠清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