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9(1 / 2)

風似乎比紅的更合襯,要不再多做一套?

他心里想著「要不」,筆下早就照著曹廠公那套白飛魚服畫起來了。他也不懂明代的服裝設計圖怎么畫,就畫了個無臉人身穿里衣、外衣,正、側、背面的三張全身立圖。因為料子上自有織金團花,這圖只要勾個線稿,色都不用鋪,畫起來也不甚工夫。

他對著電影趕了一下午,到傍晚時總算將衣裳、配飾分別畫出來,只覺得頭疼眼困,恨不能爬上床睡一覺。門外卻有人一下下敲著門,低聲問他:「大哥可要用些晚飯?你都在里頭關了一下午了,也沒用點心,我擔心你餓得早。」

崔燮聽出是崔啟的聲音,便打開門閂拉他進來,掩著呵欠說:「不用了,這一下午忙忙的也不覺著餓。既然還沒到晚餐的時候,你跟我去見祖父祖母,告知他們以後你要留下來的事。」

他拽著小崔啟,飄飄搖搖就往外走。實則是崔啟一路上扶著他,就怕他大少爺哪一腳邁得低了,就把自己絆地上去了。

幸好這一路有驚無險,平平安安地走到了上房,給二老請了安。宋老夫人許久沒見捧硯,見他回來倒有幾分欣喜,笑問:「你這是從遷安來的?家里過得還好嗎?你老子不是說開了個鋪子,買賣過得去吧?」

崔啟笑道:「托老夫人的福,一切都好。我爹那買賣也是少爺幫襯我們開的,不然我們一家子奴才,在遷安人生地不熟的,哪兒來的本事就做起買賣了呢。」

老夫人以為他說的幫襯是借了崔榷當官和崔燮國子監生的光,慈愛地笑道:「那也是你爹肯吃苦、腦子活。」

崔燮也跟著誇贊他們父子:「還是他們父子幫我的多。沒有他們在外頭掙錢,我哪兒能安心讀書,考中小三元,叫皇上點進國子監呢?所以如今我想著,崔啟年紀不大,跟我在家里念念書,在咱們家店里學學,將來有了本事再回去接手他爹的鋪子,也算他沒白跟我一場。」

老夫人本就不拿捧硯當外人,聽見崔燮說自己中「小三元」也是他們供出來的,更覺得這對父子勞苦功高,便笑道:「你怎么安排都行,撥一間院子給小啟哥住,往後就拿他當親戚走動著。」

又跟崔啟說:「你們也是,自己的買賣也還待投銀子呢,怎么還替燮哥做起衣裳了?家里還請得起裁縫,用不著你們的。唉,這衣裳料子看著可真好,我們燮哥穿著怎么這么合身……」

她身邊伺候的一個養娘湊趣兒地說:「可不是,大哥一進門,我還以為是天上的金童進咱家了。這衣裳襯得人好,料子好,通身的紋綉也好……做這么件衣裳,怕不要十兩銀子吧?崔掌櫃真是知恩。」

崔啟連忙說:「這不是我們做的,是一位錦……」

「是孫兒從前的一位恩人朋友的。」崔燮拍了拍他的手背,湊到老夫人身邊說:「那位謝大人曾因緣巧合救過我一回,後來也常送東西幫襯我。原先他在京里,我在遷安,不方便見面,今日我就帶了些禮物去拜見他,卻不想反又受了他幾件衣裳。」

老夫人聽見那個「救」字,就顧不上問衣裳了,急忙問他是在哪兒遇過險。崔燮不敢跟他說自己被人拿刀挾持過,便說:「是去老家時得了病,蒙謝兄幫我請了大夫,才得平安回鄉。」

他一提回老家,老夫人就知道他那病是哪兒來的,不由嘆了一聲:「你老子……」

崔燮握著她的手說:「孫兒已經好了,從前的事就不提了。不過謝兄對我有幾度相救之恩,今日又有贈禮,我也打算叫人給他做幾套衣裳當回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