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1(1 / 2)

年,如今管個後宅清凈的二房自然不在話下。

只她不敢在刀嬤嬤面前露出端倪,做出認真學習,進步極快的模樣來一步步的學,一步步的做,努力塑造出一個天分極高的新手形象。

她自幼便有聰敏之名,雖進步極快,刀嬤嬤並未疑心,反倒十分歡喜,她是個奴婢,再怎么能干,也被身份所限,被眼光見識所限。

支氏萬事不管,大姑娘只喜歡琴棋書畫,現在終於有二姑娘站起來頂住二房的一片天了!

刀嬤嬤喜的給菩薩多上了三炷香,祈求菩薩賜給葉青殊一個好婆家,卻又不必急著早嫁,至少要留到十六歲,唔,十八歲也不算遲的!

……

……

時間在葉青殊的「努力學習」中快速滑過,芳月也冒充芍葯的閨中小姐妹了好幾次芍葯「姨婆」的各色小吃。

炎熱的夏天過去時,刀嬤嬤覺得葉青殊這塊璞玉到了一展鋒芒的時候,遂決定讓葉青殊見見外院的管事,放出風說葉青殊要親自查賬,讓眾管事將本季的賬冊提前三天送過來。

賬冊很快送了來,葉青殊和刀嬤嬤日夜趕工,第三天一早,眾管事便從二房的角門進了名尚軒,刀嬤嬤都是在那里見各管事。

刀嬤嬤穿著駝底團花杭綢褙子,棕色馬面裙,發髻上簪著老銀扁方,干而嚴肅,板著臉應著一應管事的問好,又命丫鬟奉茶。

眾管事心里藏著事,茶喝下去半盞還不見支起的十二幅蜀錦屏風後有人出現,便有按捺不住的問道,「刀嬤嬤,不是說二姑娘要親自見我們?」

刀嬤嬤瞥了那管事一眼,那管事心中一突,正要說話,刀嬤嬤已放下茶杯開口道,「眾位都是府里的老人了,和我老婆子也算是共事了這么多年,有些話我老婆子卻是不忍心不說的」。

眾管事齊都站了起來,拱手行禮,「還請嬤嬤賜教」。

刀嬤嬤坦然受了禮,擺手示意眾人坐下,「咱們府里的老爺,大家是知曉的,十九歲高中狀元,三十歲為翰林掌院,前些日子更得聖上親口誇贊,說句不自謙的話,咱們府的老爺那是絕對當得聰明絕頂四個字!」

眾人齊都應和,與有榮焉,「當得當得,這京城誰不知道咱們老爺書讀的好,官做的更好,就是咱們出去行走也有面子!」

刀嬤嬤意味深長一笑,「咱們這位二姑娘雖只有九歲,卻至少得了老爺的八分聰明!」

眾人一聽,心頭就是一跳,冷汗頓時就下來了,得了老爺的八分聰明?那是什么概念?

老爺那可是大官,管著偌大的翰林院,是連皇帝也誇贊的,得了八分,想看出他們那一點點花花腸子還不是抬抬手的事?

有人正要開口,就聽後面輕巧的腳步聲響起,眾人神色就是一肅,忙都站了起來。

腳步聲漸漸靠近,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奴婢芳圓,見過眾位管事,姑娘今兒有些不舒服,就不來見眾位管事了,這有幾本賬冊,姑娘說看的不大明白,還請拿回去重做,三日後再來」。

芳圓說完行了一禮,放下手中托盤告退,刀嬤嬤起身掃了眾管事一眼,「既然姑娘不舒服,我老婆子也不留你們了,拿了賬冊各自回去吧,三日後再來」。